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零部件识图基础》课程标准共17页

《汽车零部件识图基础》课程标准共17页

《汽车零部件识图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二、课程任务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能够掌握和贯彻国家新标准的有关规定,快速查阅工程图样中常用的国家标准;能够快速识读工程图样,弄清汽车零、部件结构、尺寸、技术要求,想象出该零、部件的三维图形;能够根据给定的三维图形正确绘制工程图样、标注尺寸、提出合理的技术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汽车零、部件测绘出该零、部件的技术图纸。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后续汽车机械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打下必要的基础,是后续在生产管理及技术提升方面必备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正投影理论、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掌握正确地使用绘图仪器画图,并具有一定的绘图技能和技巧。

(3)能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能识读和绘制正确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具有三维形体构思和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一般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基础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打基础。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绪论(一)教学目的1. 明确课程目标与学习任务;2.明确本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3.掌握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本课程的目标和学习任务;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3. 本课程学习方法指导。

(三)小结通过绪论部分的学习,应能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标、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学习方法等。

项目一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一)教学目的(1)了解图样是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和思想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

(2)熟悉和理解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3)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4)掌握绘图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制图的基本规定(2)尺寸注法(3)常用的几何图形的作图基本原理及方法(4)平面图形的画法(5)手工绘图的技能训练(三)重点难点(1)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2)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与步骤(四)小结(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2)对国家标准了解与执行(3)尺寸的标注与分类项目二正投影作图基础(一)教学目的(1)能够根据给定的立体图正确绘制三视图;(2)能正确运用正投影法根据给定的平面上的两个点找出第三个点、判别点的可见性、比较两个点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点的坐标正确绘制出各投影面上的点;(3)能够根据给定平面上两直线的投影正确绘制各种位置关系直线的第三投影、判别点是否在直线上、判别两直线的位置关系;(4)能根据给定条件(点、直线)正确绘制平面的三个投影、根据给定平面上点的两个投影绘制第三投影、判别点是否属于平面。

(二)教学内容(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2)点的投影;(3)直线的投影;(4)平面的投影。

(三)重点难点(1)各种位置直线和面的投影图的画法及投影特性(2)根据投影图判断两直线相对位置(3)一般位置平面上的点的投影作图方法(4)几何体表面上点的作图方法(四)小结(1)正投影的基本特性:真实性,积聚性和类似性;(2)三视图的概念: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3)点、线、面的特点与特性,相互投影关系。

项目三基本体作图基础(一)教学目的(1)能够正确表示平面立体和圆柱体的三视图;(2)能够根据平面体或曲面体上点的两个投影做出第三个投影;(3)能够分析和绘制常见被截切形体的截交线和两回转体轴线相交时的相贯线。

(二)教学内容(1)基本体的三视图;(2)平面体的投影作图;(3)曲面体的投影作图;(4)切割体的投影作图。

(三)重点难点(1)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的三视图;(2)棱柱、棱锥的投影及其表面上取点或线;(3)圆柱、圆锥、圆球的投影及其表面上取点或线;(4)切割体的投影及绘制截交线的方法和步骤。

(四)小结(1)掌握截交体的性质,交线与图形;(2)求作截交线的投影的方法;(3)掌握相贯线的性质,交线与图形;(4)求作相贯线的投影方法。

项目四汽车零件轴测图(一)教学目的(1)能熟练运用坐标法、切割法、叠加法绘制给定三视图的正等轴测图。

(2)能够根据给定条件正确绘制斜二测图。

(二)教学内容(1)认识汽车零件轴测图;(2)正六棱柱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3)圆盘的斜二测图的画法。

(三)重点难点(1)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

(2)斜二测图的作图方法。

(四)小结(1)正等轴测图和斜二测图的优缺点;(2)物体各个方向都有圆时,一般都采用正等轴测图;(3)当物体只有一个方向的形状比较复杂,特别是只有一个方向有圆时,常采用斜二轴测图。

项目五汽车零件组合体(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掌握各种表面邻接关系的画法;(2)熟练掌握各种组合体的基本组合形式及组合后视图的画法;(3)熟练掌握各种组合体的读图、视图及尺寸标注,做到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4)学会徒手绘制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和尺寸注法的技法。

(二)教学内容(1)组合体的形成及分析方法;(2)组合体的组合形成;(3)组合体视图的方法;(4)读组合视图的方法;(5)组合的尺寸标注方法;(6)组合体的正等测轴测图。

(三)重点难点(1)组合体视图的画法;(2)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四)小结(1)形体分析的目的,要求、关系、形成;(2)视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3)尺寸标注基准的选择;(4)轴测图的画法和要求及方法。

项目六汽车零件的表示方法(一)教学目的(1)掌握基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画法、规定标注和各种表示法的应用范围;(2)学会运用常用的简化画法及标注。

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多面正投影的能力,为读绘零件图装配图奠定较好的基础;(3)了解第三角投影的画法。

(二)教学内容:(1)视图;(2)剖视图;(3)断面图;(4)局部放大图;(5)常用简化画法;(6)图样基本表示法的综合应用;(7)第三角投影简介。

(三)重点难点(1)基本视图的形成与画法;(2)剖视图的种类与标注方法;(3)断面的种类和标注。

(四)小结(1)技术制图的有关国家标准;(2)视图、剖面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简化图的规定画法和要求。

项目七汽车零件图(一)教学目的(1)能理解汽车零件图的内容与作用;(2)能确定典型汽车零件的表达方案和尺寸标注;(3)能识读、运用汽车零件的常用工艺结构;(4)能在汽车零件图上进行合理的技术要求标注(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5)能识读汽车零件图。

(二)教学内容(1)认知汽车零件图的内容与作用;(2)认知汽车零件的常见工艺结构;(3)认知汽车零件图中的各种技术要求;(4)进行轴类零件表达方案与尺寸标注;(5)轮盘类零件表达方案与尺寸标注;(6)叉架类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7)箱体类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三)重点难点(1)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尺寸标注(2)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四)小结(1)视图标注技术要求(2)绘制零件图时形体表达要清晰完整尺寸标注要正确,不出现重复或遗漏。

(3)了解零件的分类,轴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

项目八常用件及标准件结构要素及表示方法(一)教学目的(1)会画内、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及内外螺纹旋合的画法;(2)知道螺纹的代号含义及标注;(3)能够对单个圆柱齿轮和两圆柱齿轮啮合正确作图;(4)能够用视图正确表达键、滚动轴承、弹簧等零件。

(二)教学内容(1)螺纹与螺纹紧固件;(2)零件上的螺纹结构(标准功能工艺结构)及尺寸注法;(3)零件上常见的标准工艺结构画法和尺寸标注;(4)销、键、轴承、弹簧、齿轮特殊表示法及标记。

(三)重点难点(1)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2)键的连接画法;(3)齿轮的主要参数和规定画法。

(四)小结(1)螺纹的基本要素及规定画法;(2)常用键的画法、型式及标记;(3)齿轮的转动形式,规定画法法和技术参数的计算;(4)弹簧的参数及画法。

项目九汽车部件装配图(一)教学目的(1)掌握汽车部件装配图的内容及表达方法;(2)掌握汽车部件装配图的尺寸标注要求及方法;(3)通过汽车部件装配图了解常见装配结构;(4)能够识读汽车部件装配图;(5)能够绘制中等复杂汽车部件的装配图。

(二)教学内容(1)汽车部件装配图的内容与表达方法;(2)汽车部件装配图尺寸与技术要求;(3)汽车部件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明细表;(4)读汽车部件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三)重点难点(1)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2)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四)小结(1)装配图的内容和表达方法;(2)装配图的尺寸标注;(3)读装配图的步骤;(4)由装配图拆成零件图基本要求和方法。

五、实践环节1.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投影练习、补缺线、补视图、绘制典型零件图、简单的装配图。

2.实践教学形式与考核方法教学的形式:学生识读汽车零、部件图,并手工绘制简单的汽车零、部件图。

考核方式:平时表现(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课堂提问及课堂练习)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六、课程课时分配表七、教学组织设计汽车零部件识图是汽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用机械图样形象、直观地表达汽车零、部件的结构、尺寸、技术要求。

(1)本课程既有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要求学生在学习掌握投影理论和投影方法的同时注意分析物体模型,零件、部件的形状与结构特点,积累对物体的感性认识,总结它们的投影规律。

(2)学习本课程自始至终把物体的投影与其空间形状紧密联系起来。

不断“由物想图”和“由图想物”,既要想象构思出物体的形状,又要思考作图的投影规律,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3)理论联系实践。

在零、部件测绘阶段,应综合运用基础理论正确表达和识读工程实际中的零、部件,同时又要通过画图实践加深对基础理论和作图方法的理解,以利于工程意识和工程素养的培养。

八、教学质量标准1.理论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并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定基本能力,并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继续提高。

为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各种实训课乃至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2.技能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熟悉国家有关标准,熟悉标准件、常用件的作图方法,选用原则,掌握绘制中等难度的零件图、装配图,能够读懂中等难度的零件图、装配图。

九、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出勤、实操占40%;2、期末考试成绩占60%;3、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0.4 + 期末考试成绩*0.6。

十、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使用教材:《汽车零部件识图》李立斌、吴光华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材:《机械制图》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程制图》李俊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姜勇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十一、课程改革思路《汽车零部件识图》是汽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是汽车行业用以组织制造和指导生产、了解汽车零、部件结构和性能,进行汽车零、部件加工、检验、装配、调试、维修要求的技术语言,它用机械图样形象、直观地表达汽车零、部件的结构、尺寸、技术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