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4.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

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25.公元前115 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方案,规定: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

后来,西汉政府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

上述措施()A.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B.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C.旨在限制商业发展D.削除了各地经济差异26.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

材料意在强调()A.社会传统信仰改变B.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C.儒学自身存在不足D.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27.1900 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楼兰发掘出252 年、265 年、310 年等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

1933 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烽燧遗址首次发现片麻纸,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49 年的木简。

由此推知()A.西汉时纸已传到西域B.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C.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D.魏晋时新疆普遍使用麻纸28.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主张“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

这反映了郭嵩焘()A.坚持传统的“夷夏之辨”B.具有近代民族主义观念C.倡导“中体西用”思想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9.图5 是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作品《但闻心语响》。

该漫画反映了()A.革命派对清廷预备立宪失望B.民众期待建设新社会的心理C.袁世凯称帝引发社会的不满D.革命以后社会风气发生改良30.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

这说明中共认识到()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B.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C.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D.国共合作中应保持党的独立性31.1961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 的方法。

这一政策旨在()A.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B.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D.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32.古代雅典公民对于城邦戏剧活动非常热心,据说每年都有一千多雅典公民参加戏剧演出。

演出的经费由城邦来负责,各项剧目在城邦的有序组织下进行。

上述城邦集体活动()A.保证了雅典各阶层的权利B.意在培养雅典人的艺术素养C.成为传播民主思想的舞台D.增强了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33.16世纪以来,英国的土地继承逐渐普及了长子继承制。

长子继承制避免了家庭财产的平均分配,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并向资本转化……强大的贵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

这一制度()A.受到古代中国宗法理念影响B.有利于英国政治制度的转型C.导致了英国中央集权的削弱D.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34.多少世纪以来,把某些休闲活动保留给地位高的人,已成为西方社会结构中的一个要素,例如18 世纪的农民不跳小步舞,不玩惠斯特牌游戏。

19 世纪末期以后,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交往的纽带。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工业革命的推动B.自由主义的传播C.世界市场的形成D.社会主义的兴起35. 1970年,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为“三个支柱”的“新和平战略”。

这说明美国()A.放弃了与苏联争霸B.对外战略由亚洲转向全球C.力图维护世界和平D.争取对外关系的主动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在黄宗義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

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

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不但是黄宗義,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从传统经世的旗帜下走向分化,其派别主要有:试图把经学大义运用到实际政治中去的“通经致用”派; 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实现富国强兵的“科学技术”派; 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以维护伦纪圣道的“中体西用”派; 推行君主立宪,并以此为工具进行变法的“维新变法”派。

这一分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各种思想斗争此起彼伏,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与脉络。

——摘编自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12 分)(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19世纪40年代之前西方工业国都在实行贸易保护措施; 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以后到19世纪70年代各国主要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19世纪70年代各国又开始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二战以后至60年代末,美国率先提出和实施自由贸易政策,主导并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70年代以后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又被各国逐渐采用。

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贸易保护仍然是各国贸易政策的支撑点,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由于竞争的激烈会不断实施贸易保护。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45.【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材料职业技术教育恰恰是当前我国整个教育事业最薄弱的环节,其重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就业者的政治文化技术准备缺乏要求,在于历史遗留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根深蒂固。

因此,要在全党和全社会进行教育,树立行行光荣的观念,树立劳动就业必须有一定的政治、文化和技能准备的观念。

在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改革有关的劳动人事制度,今后各单位招工,必须首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

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法规,逐步实行这种制度。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充分发掘现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并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

同时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在城市要适应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在农村要适应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劳动致富的需要。

——摘编自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特点。

(8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 世纪80年代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意义。

(7分) 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材料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德国按《凡尔赛和约》支付赔款问题成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与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

1924年协约国制定德国赔款支付计划,即道威斯计划。

其主要内容是: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并由协约国贷款8亿金马克以稳定其币制,在赔款总数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规定德国赔款年度限额,即由第一年10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到第五年增至年付25 亿金马克; 德国支付赔款的财源来自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 发行110亿金马克铁路公债、50亿金马克工业公债; 德国的金融外汇、铁路运营以及税捐征收事务受国际监管。

在赔款问题上以后如发生纠纷,一律交由仲裁委员会解决,任何一国不能单独对德国实行制裁; 由私人银行向德国输入资本,帮助德国复兴。

美国摩根公司答应向德国提供道威斯计划所需的贷款。

——摘编自王立新《美国共和党政府的国际秩序思想及其对欧洲稳定与安全的追求》(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威斯计划》的内容。

(7 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道威斯计划》的作用。

(8 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反对程颐、朱熹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提倡“致良知”,从自已内心中去寻找“理”。

“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他认为“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 行而民莫不说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

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为其良知之同也。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他强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

在为学方面,他主张“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总之,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

——摘编自钱穆《阳明学述要》(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思想的内容。

(8 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阳明思想的意义。

(7 分)24.C 25.A 26-30CABBD 31-35 CDBAD41.(25分)(1) 表现:由强调道德修养转向关注社会现实; 主张建立制度限制君权; 实事求是的考证学术风气兴起; 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6分)原因:儒学经世思想传统的影响; 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商品经济发展; 理学僵化;近代科学的传入。

(6分)(2)特点:以救亡图存为穿旨;学习西方; 付诸于实践; 休现近代化;派别众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