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一)
基本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提升目标: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默一默
nì笑()dǎo()告熠熠
..() chà()异汲.()水 qī()息
补充:
泰戈尔,(国籍)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奖。
主要作品有诗集、、,长篇小说等。
二、读一读
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并说说这两首诗写了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目的:为了完成基本目标1,让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预设:《金色花》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榕树》中榕树是故乡的化身,是妈妈的化身,孩子面对榕树的沉思与幻想,是思念故乡、思念妈妈的表现。
三、想一想
再读这两首诗歌,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自己的赏析。
设计目的: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把握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完成基本目标2及提升目标。
四、练一练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燕子衔泥筑巢,鸳鸯在恬然静睡
2.本诗描绘的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反映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意思对即可。
)笼统和看到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之情。
(答出“安适”、“喜悦”的意思即可)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分)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1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