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唾液腺常见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可有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史 腮腺反复肿胀,导管口可有脓性液体流出 有自愈倾向 造影示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扩张,排空延迟 儿童应与流行性腮腺炎鉴别 成人应与舍格伦综合征相鉴别
治疗
急性期,按炎症处理原则治疗 慢性期,腺体按摩,促进导管分泌通畅 保持口腔卫生 增强抵抗力,防止感染,减少发作次数
导管内注入药物:碘化油、抗生素 腺体按摩,促进导管分泌通畅 保持口腔卫生,减少逆行感染 手术治疗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凡在唾液腺腺体或导管内形成结石,统称涎 石。85%左右发生在下颌下腺。涎石常使唾 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腺体急性或 反复发作的炎症(下颌下腺炎)。
病因
• 1、涎液滞留: • 2、异物: 牙刷毛、鱼刺、骨刺、牙石 • 3、细菌的逆行性感染: • 4、机体无机盐代谢紊乱:
导管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腮腺造影: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
腊肠样改变 与以下疾病鉴别: (1)成人复发性腮腺炎:末梢导管呈散在点、球状扩张 (2)舍格伦综合征继发感染:中年女性,口干、眼干、结蒂
组织病,末梢导管呈散在点、球状扩张
治疗
去除局部病因:去除涎石,钝头探针扩张 导管口
临床表现
• 多发生于20-40岁中青年人。 • 下颌下腺的涎石最为常见>腮腺>舌下腺;导
管内涎石远较腺体的涎石多见。 • 阻塞症状: 进食 酸性食物 表现为腺体肿
大、胀痛 ,口底常可及导管结石 • 慢性炎症: 腺体增大,变硬,轻压痛导管口
红肿,导管口有少许脓液益出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反复肿痛发作,导管溢脓,扪及导管结石 X片检查确诊:下颌横断合片(前部结石),下颌下腺侧位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急性~不宜作造影检查,以免炎症扩散。 需鉴别的疾病有:
(1)流行性腮腺炎:儿童常见,唾液分泌清亮 48小时内, 血淀粉酶↑,>48h,尿淀粉酶↑。
(2)嚼肌间隙感染: 下颌智齿冠周炎,肿胀中心 及压痛点位于下颌角部,张口受限
治疗
全身抗炎治疗、支持疗法、对症处理,早期局部热敷 保持导管通畅,如无阻塞,可应用促唾药物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逆行性感染 腮腺内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
Hale Waihona Puke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Chronic obstructive parotitis
又称腮腺导管炎,以往与复发性腮腺炎统称 为化脓性腮腺炎
病因:大多由局部原因引起(智齿萌出,导 管粘膜咬伤),少数导管结石获异物引起
临床表现
• 中年多发,单侧多见,发作时轻微疼痛 • 腮腺反复肿胀,半数与进食有关 • 晨起导管口有咸味液体流出 • 挤压导管口流出“雪花样”蛋清样唾液 • 病程久者,颊粘膜下可扪及粗硬、索条状
唾液腺常见疾病
Salivary gland diseases
唾液腺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小唾液腺
第一节 唾液腺炎症
Sialadenitis
性质 细菌性(化脓性),最常见 病毒性:流腮 特异性
部位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
唾液腺炎 Sialadenitis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慢性颌下腺炎和涎石病
片(后部及腺体结石),钙化低的阴性结石难以显示 与以下疾病鉴别: (1)舌下腺肿瘤:无导管阻塞症状,无结石 (2)下颌下腺肿瘤:进行性肿大,无进食肿大及炎症发作史 (3)下颌下间隙感染:牙病史,红肿热痛,无涎石阻塞症状
治疗
1、保守治疗:很小的涎石及疾病的早期。 V.C或柠檬酸含服。
2、手术摘除涎石或/及腺体切除术 涎石在导管内,腺体尚未纤维化,一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Acute pyogenic parotitis
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 腹部大手术术后 邻近组织急性炎症扩散
临床表现
腮腺区、导管口红、肿、热、痛。腮腺区肿大 以耳垂为中心;(这一点对诊断有重大意义) 可将耳垂抬起。导管口有时可见脓性分泌物溢 出。T.↑可高达40℃,P.R↑,白C总数↑,中性白 C比例↑,核左移。
下颌下腺涎石比较多见的原因:
• (1)下颌下腺导管最长,因而唾液易浓缩。
• (2)导管开口大,并位于口底,易受损伤。异物易进 入导管内。
• (3)导管走行方向是从后下往前上行走,同时导管的 形成较弯曲,涎液易滞留。
• (4)下颌下腺(混合性腺体)分泌粘液的量较腮腺多, 流动性相对差,易粘结异物。
• (5)下颌下腺涎液更偏碱性,钙与砱酸盐的浓度易较 高(与腮腺比较)。
脓肿是散在多数性,波动感不明显,呈硬的浸 润块,且剧痛。可扩散成腮腺间隙蜂窝织炎
临床表现
腮腺内邻咽旁间隙(含颈内A.V.9~12对 脑N),内上通颅底向前可通翼颌间隙, 颞下间隙等,并与颞颌关节相邻。——可 引起这些间隙感染,骨髓炎、颞颌关节炎, 颅内感染等。
腮腺内有面N——可出现暂时性面瘫,但 炎症控制后会好转。
由于脓肿形成后,不易扪得波动感,因而不能以扪得 波动感作为脓肿形成的指征。
切开引流指征:
• (1)药物及其它保守治疗疗效,局部有明 显凹陷性水肿。
• (2)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 • (3)腮腺导管口脓液排出不畅。 • (4)穿刺腮腺抽出脓液。
手术方法:
• 在耳前及下颌支后缘从耳屏往下至下颌角 作切口,切口要大(多脓腔之故),注意 分开各个腺小叶的脓腔及面N的解剖,进 入深层应钝性分离,不能用剪刀剪。
般可行单纯的涎石摘除术。
第二节 舍格伦综合征
(SjÖgren’s Syndrome)
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继发性
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 又称干燥综合征,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 全身可适当的补液,V-C激素;对症治疗。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Chronic recurrent parotitis
以前统称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包括慢性阻 塞性腮腺炎
成人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为儿童迁延不愈而来
病因
先天性发育不全 自身免疫功能异常 细菌逆行性感染
临床表现
以5岁左右常见,男多于女 部分有流行性腮腺炎史 腮腺反复肿痛,导管口可有脓液或胶冻状溢出 发病间隔不等, 部分青春期后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