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常见疾病
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 又称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 病因:
–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病因较复杂。 – 成人复发性腮腺炎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延期愈合而来
临床表现
• 腮腺区轻微肿胀,导管口发红,流出粘稠蛋清样液,病 程久者,腺体萎缩发硬,腮腺导管条索状。 • 一般无全身症状。儿童患者有自愈现象 • 腮腺造影: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
治疗
• 针对发病原因:纠正机体脱水及电介质紊乱,维持体液 平衡 • 选用有效抗生素:脓性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 其他保守治疗:热敷、 理疗、外敷药物。饮用酸性饮料 增加唾液分泌,漱口液漱口。 • 手术治疗:切开引流
腮腺脓肿切开引流术
• 脓肿形成时,必须切开引流 • 切开引流指征: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局部有跳痛 并有局限性压痛点,穿刺抽出脓液;腮腺导管口有脓液 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 切开引流方法:切口从耳前到下颌角。切开皮肤、暴露 腮腺咬肌筋膜、寻找脓灶、冲洗、引流。置放橡皮引流 条
诊断
• • • • • • 病史及临床表现 彩超 CT 涎腺造影诊断 细针吸细胞学检查 术中快速冰冻活检
治疗
• 施行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
– 位于腮腺浅叶的肿瘤,应行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 术。 – 位于腮腺深叶的肿瘤需同时摘除深叶。保留面神经。
• 近年来提倡功能性手术治疗方法。此要点是只进行包括 肿瘤的腮腺局部切除、保留面神经、腮腺导管、部分浅 叶及深叶腺体。
一、多形性腺瘤 (pleomorphic adenoma)
临床表现
• 最常见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发生于小涎腺者,以腭 部最常见。 • 发病年龄: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 肿瘤生长缓慢,常无自觉症状; • 肿瘤界限清楚,质地中等,扪诊呈结节状,一般可活动; • 当肿瘤突然出现生长加速,并伴有疼痛,面神经麻痹等症 状时,应考虑恶变的可能。
– 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黏稠,钙含量高; – 下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形,腺体分泌液逆重力方向流动,导 管有弯曲
临床表现
• 颌下腺炎伴涎石常见于中、青年。 • 导管口阻塞症状:
– 进食时腺体肿大,感觉肿胀和疼痛。停止进食后不久腺 体自行复原,疼痛亦随之消失 – 导管口粘膜红肿,挤压腺体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溢出。 – 导管口内的结石,双手触诊常可触及硬块,并有压痛 – 涎石阻塞引起腺体继发感染
三、粘液表皮样癌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占第一 位。 • 发生于大涎腺者以腮腺居多,发生于小涎腺者以腭部最多 见,其次是颌下腺和舌下腺,其他小涎腺也可发生,特别 是磨牙后腺。 • 女性发病率较高于男性。
临床表现
• 高分化型多呈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肿瘤体积大小不等, 呈分叶状,境界清楚或有轻度粘连,质地中等硬度,有时可 有囊性感。 • 低分化型生长速度快,质地硬,无囊性感,界限不清,活动 度差,与周围组织粘连甚至固定,可有疼痛,偶有面神经麻 痹症状。当皮肤粘膜受累时可出现溃疡,经久不愈。
治疗
• 小唾液腺囊肿:硬化剂注射治疗、手术切除 • 舌下腺囊肿:舌下腺及囊肿切除术
第四节、唾液腺肿瘤
• 唾液腺肿瘤分类
– 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沃辛瘤。 – 恶性肿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
• 又称混合瘤,以其结构中出现粘液、软骨样组织为特征。 • 它是由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两种来源的细胞所组成。 • 粘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是由肌上皮细胞分泌而来。
治疗
• • • •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具有自愈性,大多在青春期后痊愈。 原则是增强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发作。 保持口腔卫生,刺激唾液分泌 腮腺造影有一定治疗作用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 局部原因引起,使导管口狭窄。少数 由导管结石或异物引起。
临床表现
• 大多发生于中年。多为单侧受累,也可双侧 • 腮腺区反复肿胀,与进食有关,有“咸味”液体从导管口流 出。 • 腮腺造影:显示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部分狭窄、部分 扩张,呈腊肠样改变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治疗
– 由于肿瘤的浸润性和神经侵犯性,正常周 界难以确定,行全腺叶切除。 – 腺样囊性癌的颈淋巴转移率很低,故一般 不必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只有当颈部 出现肿大淋巴结且高度怀疑有颈淋巴转移 时则考虑作治疗性颈淋巴的清扫。
复习题
•
1. 2.
名词解释:
– 化脓性感染: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慢性阻 塞性腮腺炎、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 病毒性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学) – 特异性感染:结核
• 舍格伦综合征(自学) • 唾液腺黏液囊肿 • 唾液腺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第一节:唾液腺炎症
• 好发部位:腮腺最常见,其次为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 腺极少见。
• • • • • • • • • • •
• • • •
一、名词解释:交界性肿瘤;活体组织检查;交界痣 二二、简答题: 1. 如何区别良性及恶性肿瘤? 2. 列举活体组织检查在肿瘤诊断中的重要性。 3. 简述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原则。 4. 5. 简述舌鳞状细胞癌的特点 简述恶性肿瘤手术中应严格遵守的“无瘤原则”。 三、填空题 1、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以____及____为多见;恶性肿瘤____为多见。口腔癌发生部位以____为 最多。 2.2、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全面研究后再选择适时的 治疗方法。 3.3、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防包括____、____、____。 4.4、色素痣分为____、 ____、 ____。 5.一般认为,____和____均为皮内痣或复合痣,这类痣极少恶变。 6.5、成釉细胞的治疗主要为____治疗,因该肿瘤有____周围骨质的特点,需将肿瘤周围的骨质至 少在____处切除
二、沃辛(Warthin)瘤
• Warthin瘤又名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 ,腮腺和腮腺内的淋巴组织同时发育,腺体 组织可以迷走到淋巴组织中,这种迷走的腺体组织发生的肿 瘤变,即为沃辛瘤。
临床表现
• 好发于男性,发病与吸烟有关 • 可有消长史,是因为肿瘤中的淋巴样间质容易发生炎症反 应。 • 常见部位是在腮腺下极,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 质地软,有时有囊性感。 • 肿瘤常呈多发性,可双侧或单侧出现多个肿瘤。术后出现 肿瘤,不是复发而是多发。
• 慢性下颌下腺炎症状:进食时反复肿胀,检查腺体 呈硬结性肿块
诊断
• 临床特点:进食时下颌下腺肿胀及伴发疼痛,导管口溢脓 及双手触诊可扪及导管内结石。 • 辅助检查:下颌横断牙合片。对已确诊为涎石患者,不 作涎腺造影。 • 鉴别诊断:舌下腺肿瘤、下颌下腺肿瘤、下颌下间隙感染
治疗
• 一般手术治疗,目的是取出涎石,促进唾液排出,缓解症 状,全身抗炎治疗。 • 下颌下腺导管取石术 • 下颌下腺切除术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 病因:主要继发于 全身系统性感染 大手术后禁食 严重腹泻、呕吐 高烧、全身脱水 代谢紊乱疾病
涎液分泌减少 病源菌逆行感染
• 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肺 炎双球菌少见。部分可合并厌氧菌混合感染。
临床表现
• 局部病变:以耳垂为中心,红肿,皮温高, 压痛,腮腺导管口红、分泌减少,病变后期 挤压腮腺,脓性分泌物。 • 病程后期脓肿向相邻组织间隙扩散,穿破腮 腺筋膜及相邻组织,可由外耳道溃破溢脓, 亦可在颌后或下颌角区形成皮下脓肿。
治疗
• 去除病因为主:成人患者如发现有结石则去除结石;导 管口狭窄则扩张导管口;导管内药物冲洗(碘甘油、抗 生素)。 • 刺激唾液分泌:饮水,腮腺按摩,保持口腔卫生。 • 手术治疗:保留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
四、涎石病与下颌下腺炎
• 涎石病: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 病变。 • 好发部位:颌下腺最常见,其次腮腺,偶见于小唾液腺 • 涎石病病因:
涎石症; 沃辛瘤(Warthin)
•
1. 2.
简答题:
试述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简述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切开引流的指征。
复习题
•
1. 2. 3.
填空题:
造成下颌下腺导管阻塞的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 唾液腺炎症根据感染性质可分为____、____和____等三类。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具有____,大多在____。
诊断
• 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程、全身中毒反应及局部穿刺,抽 出脓液而确诊。 • 辅助检查: 血象高,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不宜作腮腺造 影,以免促使感染扩散。 • 鉴别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嚼肌间隙感染
– 流行性腮腺炎:大多发生于儿童,有传染接触史,常双侧腮腺 同时发生。腮腺肿大、充血,但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唾液分泌 清亮无脓液。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增高等。
第三节、唾液腺黏液囊肿
• 唾液腺黏液囊肿是最常见的唾液腺瘤样病变
– 小唾液腺粘液囊肿和舌下腺囊肿
临床表现
• 粘液囊肿:好发于下唇和舌尖腹侧。囊肿半透明、浅蓝 色小泡。咬破后有蛋清样透明粘稠液体流出,囊肿消失。 愈合后再次形成囊肿。 • 舌下腺囊肿:分单纯型、口外型、哑铃型。
– 单纯型位于舌下区。呈浅紫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 – 口外型位于下颌下。容易误诊为颌下腺囊肿。 – 哑铃型为上述两型的混合
治疗
• 主要是采用外科手术彻底切除。
– 对腮腺高分化肿瘤,采取解剖并保留面神经切除腺叶及肿瘤的手术 方式。对于面神经的处理原则:已出现面神经麻痹或手术中发现面 神经被肿瘤包绕或存在明显粘连时才考虑切除面神经,否则应尽量 保留。作神经端端吻合或神经移植术。 – 如伴发颈部淋巴结转移应进行颈淋巴清扫术。对低分化者可进行选 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唾液腺常见疾病
唾液腺解剖功能特点
• 唾液腺(涎腺):由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大唾液 腺以及位于口腔、鼻腔和上颌窦黏膜下层的小唾液腺组成。 • 唾液腺分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