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2PPT课件
• 《为了忘却的记念》:“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忍看朋辈成新鬼”,思想感情就起了 怎样变化。
• “眼看”,是眼睁睁看着的意思,说的 是无力救助;“忍看”,则饱含悲愤之情。
10
观点:文学的语言要富有联想意义
•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 这三句都是说苏轼在无锡惠山品茶一事,比较这 三句,哪一句更富文学色彩?说明理由。
•
23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王嫱、西施——
“柳腰桃面”
才子都是——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谈风景必是—— 春花秋月 叙别离——
走近大师
朱光潜(1897--1986)安徽
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
论家。清代,桐城出了以方苞、
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一批文
学家,称为“桐城派”。 朱光
潜早年在“桐城派”古文私塾
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后在
英法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
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
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
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理由。 • 轻风拂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轼
17
明确
18
第二课时
思考:
一、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
因为“斟酌文字”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二、古人有哪些“咬文嚼字”的实例?
19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 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让同学们猜谜语:小老鼠钻书柜
咬文嚼字
1
解题导入
咬文嚼字
学生通过查词典释义:咬文嚼字指过 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 神实质),也可形容卖弄才学或强词夺理 。
这些解释无一例外都带有贬义,但在这篇课 文中它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下面我们通过学习 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来解读这
一新意。
2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 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 见新,朴字见色。
——清·沈德潜
20
明确: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一、“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直指意义—— 燃烧体冒烟 联想意义—— 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 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
21
深入探讨
15
拓展延伸
• 《史 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对
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是开“史家之绝唱”, 比如学过的《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怒 发 冲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
• 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 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 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 斟酌。
16
作业
• 1、课后题一前三道小题 • 2、下面两种意境,你比较喜欢哪一种?写
1、全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作者用了哪些材料来证明 观点?
课文观点: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5
观点:文学的语言与感情有关:句式改 变,情感随之而变 。
•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 读一读比较这组句子,说说在用字上有什 么变化?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
(1)“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 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 了语气。自读课文第二段《红楼梦》与《水浒》 中的例子体会什么发生了改变情感才随之而变?
6
(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怎样评价?
作者评价语:课文第二段:“你这” 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 并不适宜。 “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 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总 结: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7
观点:文学的语言要有文学的意味:增减文
字,意味不同。
11
小结:四个例子,四个角度
(板书)
•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 联想与否,意蕴不同
12
合作探究: 1、前五段各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层层递进 2、在前面五段中朱先生从句式、字数、
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怎样的道理?
明确: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 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 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 嚼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 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
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
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
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
合情合理的想象
•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 诗,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
(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1
•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
的情趣。
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
•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 (比喻,对偶的)修辞。
22
启示
• 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 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 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 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 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 到艺术的妙境。
8
观点:不同字眼,不同意味:文学的语言要描绘
出想要表现的意境。
•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韩愈修改了哪个字?你认为谁的好?
各有意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
感情上的推敲。 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 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9
类似可举的例子很多。例如:
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
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
学》《诗论》《谈文学》《西
方美学史》等。其中《西方美
学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
3
阅读课文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并借助课本注释及工具 书准确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义。
援例 锱铢必较 斟酌 镞 岑寂 词藻 蕴藉 付梓 尺牍 陈言务去
4
合作探究
四人一 小组合作探究
13
自主探究
理清文章思路
要求:1、分层概括段落大意 2、积极展示成果
14
理清思路
咬
文 一(1-5)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嚼 ( 这一部分共举了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 字 进行论述)。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全
文 二(6-7)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一 共
(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8
段
)
三(8)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创作和欣赏作品中 要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