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桥梁工程检查报告现场检测人员:报告编写:校核:审核:批准:声明:1、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未经本中心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检验证书或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3、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20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4、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目录1 桥梁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技术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检测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检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规范、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检测内容及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查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查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测评定标准及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养护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设备的投入及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构件编号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外观质量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桥面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部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部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属设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主要检测结果对比................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桥梁技术状况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桥梁简介该桥梁位于佛山禅城区中山公园旁,该桥主桥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桁架拱,净跨径为,失高。
主拱肋高度,横向由7片拱肋组成,间距为。
引桥为现浇板,跨径为,现浇板厚度为40cm。
该桥修建于1977年6月。
桥面总宽,行车道宽,两侧人行道(含栏杆)均宽。
桥梁设计荷载为:汽-13,拖-60,人群。
桥面铺装层采用青混凝土,伸缩缝采用沥青填缝,栏杆结构采用铸铁栏杆,桥台使用现浇150号混凝土,基础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打入桩。
该桥整体布置示意图见图1-1,横断面布置图见图1-2,整体立面图照片如图1-3所示,桥梁整体正面照片如图1-4所示。
图1-1 总体布置图(单位:cm)图1-2 桥梁横断面布置图(单位:cm)图1-3 桥梁整体立面照片图1-4 桥梁整体侧面照片2 检测目的通过对桥梁进行常规定期质量检查,复核桥梁基本概况资料,查明桥梁结构当前状态下存在的缺陷、病害,如桥梁结构的非正常变形、裂缝状况(长度、宽度、分布、条数、是否会继续发展等)等。
同时,根据桥梁各构件病害情况及其对构件的影响程度,评估病害对桥梁结构安全使用性能的影响,整体评价桥梁结构的工作性能;结合损伤及病害发生的原因,提出养护建议,为制定桥梁养护计划提供可靠的基础技术资料。
3 检测依据主要规范、标准(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荷载标准》(CJJ77-98)(2)《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3)《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03)(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其他依据(1)《广东省城市桥梁检查和检验评定办法》(实行粤建建字【1999】105号)(2)郸城区政府采购项目合同书(项目编号:CCGP2011086G,醒目名称:郸城区2010年度城市桥梁定期检查工程),2011年10月27日(3)定期检测报告(报告编号:K2010(91)0033,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监测总站,2010年2日)(4)桥梁相关的工图纸等技术文件4 检测内容及方法检查内容按照合同书的要求,本次定期常规检查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照桥梁资料卡(附录B),现场校核桥梁的基本数据。
(2)当场填写桥梁定期检查记录表,参照附录D评分等级、扣分表的描述,记录各部件缺损状况并做出技术状况评分。
(3)实地判断损坏原因,估计维修范围及部位和方案。
(4)对难以判断其损坏程度和原因的构件,提出作特殊检查的建议。
(5)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的城市桥梁,提出现在以至暂时限制交通的建议。
(6)根据桥梁技术状况,确定下次检查的时间。
检查范围(1)桥面系:桥面铺装、桥头搭板、伸缩装置、排水系统、人行道、护栏等。
(2)上部结构:主桁架、主节点、横梁、横向联系、挂梁、连接件等。
(3)下部结构:盖梁、墩身、台帽、台身、翼墙、锥坡及河床冲刷情况。
检查方法1、总体实施程序本项目的实施程序包括以下六个步骤:(1)资料收集:桥梁的设计图纸、竣工资料、历次检查资料等,了解并掌握每座桥梁的基本状况。
(2)外业勘测:为编制及完善检查工作大纲及安全交通疏导措施做准备,使方案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编制检查工作大纲:根据资料收集和外业勘测编制检查工作大纲。
(4)现场检查工作:主要对桥梁结构及其部件进行详细的外光质量检查和原始资料复核。
包括:桥面系检查、上部结构检查、下部结构检查,支座运行情况检查,交通安全设施及附属设施现状检查等。
(5)技术状况分析评定:综合外观检查结果,依据《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对全桥技术状况等级进行评定。
(6)报告编写:按照工期要求,及时提交检测报告。
2、总体检查方法常规定期检查主要以目测为主,并应配备如照相机、裂缝观测仪、探查工具及现场的辅助器材与设备等必要的量测仪器。
所查出的裂缝用记号笔在结构表面沿裂缝一侧标注出裂缝走向,并在裂缝两端画上细横线标注出裂缝区段,注明检查日期。
若一区域裂缝较为密集时,可选取部分典型裂缝(主裂缝)进行裂缝区段的标注。
裂缝检查检查记录采用裂缝展开分布示意图和照片记录,裂缝展开图反映了裂缝发生的部位、走向、测定位置处的宽度或深度、分布状况和长度等,用详尽的文字对裂缝的表面特征、性质以及成因判断进行描述。
发现三类(或D级)以上桥梁既有严重缺损和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和程度的桥梁,应作影响记录,并附病害状况说明。
针对桥面系构造、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等结构物,现场检查工作的具体方法按下列要求进行。
本次检查采用梯子等以目视观察为主,并携带裂缝宽度测量仪及皮尺、卷尺和数码相机等检测工具,对该桥进行了近距离的检查。
4.3.1 桥面系构造的检查(1)桥面铺装层纵、横坡是否顺适,有无裂缝(龟裂、纵横裂缝)、坑槽、波浪、桥头跳车、防水层漏水。
(2)伸缩缝是否有异常变形、破损、脱落、漏水,是否造成明显的跳车。
(3)人行道构件、栏杆、护栏是否完整、牢固,有无撞坏、断裂、错位、缺件、脱落、锈蚀等。
(4)桥面排水是否顺畅,泄水管是否完好、畅通,桥头排水沟功能是否完好,是否影响桥下设施,锥坡有无冲蚀、塌陷。
(5)桥上交通信号、标志、照明设施是否损坏、老化、失效,标线是否清晰。
(6)桥上避雷装置是否完善,避雷系统性能是否完好。
(7)结构物内供养护检修的照明系统是否完好。
(8)路上的路用通信、供电线路及设备是否完好。
4.3.2 上部结构的检查主要对上部结构的表观缺陷和裂缝进行普查,裂缝长度、宽度、分布、条数、是否会继续发展等。
针对钢筋混凝土桁架拱结构,主要检查:(1)拱肋是否开裂,有无露筋、钢筋锈蚀。
各桁架杆件有无较大的变形、开裂、错位。
(2)拱肋间横向联结是否开裂、表面剥落、钢筋外露、锈蚀等。
墩台与基础的检查(1)墩台及基础有无滑动、倾斜、下沉。
(2)台背土有无沉降或挤压隆起。
(3)混凝土墩台及帽梁有无风化、开裂、脱落、露筋等。
(4)墩台顶面是否清洁。
(5)基础下是否发生不许可的冲刷或掏空现象,扩大基础的地基有无侵蚀。
桩基顶端在水位涨落、干湿交替变化处有无冲刷磨损、颈缩、露筋,是否受到污水、咸水或生物的腐蚀。
4.3.5 调冶构造物的检查调冶构造物是否完好,功能是否适用检测评定标准及方法根据现场检查结果,依据《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进行桥梁技术等级评定,并与2009年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判断病害的发展状况。
根据常规定期检测的结果,评估桥梁技术状况。
对Ⅱ~Ⅴ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应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附录D对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评分扣分进行评估,并应符合城市桥梁技术状况评估方法的要求有关规定。
评估包括: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全桥评估。
应采用先分部位再综合的办法评估。
Ⅱ~Ⅴ类养护的城市桥梁的完好程度,应以桥梁状况指数BCI确定桥梁技术状况的评估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分层加权法根据定期检测的桥梁技术状况记录,对桥面系、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分别进行评估,再综合得出整个桥梁技术状况的评估。
2)桥面系的技术状况采用桥面系状况指数BCIm表示,根据桥面铺装、伸缩装置、排水系统、人行道、栏杆及桥头平顺等要素的损坏扣除分值,按下式计算BCIm值。
式中i——桥面系的评估要素,即i表示桥面铺装、桥头平顺、伸缩装置、排水系统、人行道和栏杆;——桥面系第i类要素中的第j项损坏的扣分值,见附录D;——桥面系第i类要素中第j项损坏的权重,由式计算而得。
其中μ根据第j项损坏的扣分占桥面系第i类要素中所有损坏扣分值的比例()计算而得——桥面系第i类要素中损坏的总扣分值;——第i项要素的权重值,见表.表桥面系各要素权重值评估要素权重评估要素权重桥面铺装排水系统桥头平顺人行道伸缩装置护栏3)桥梁上部结构的技术状况采用上部结构状况指数表示;可根据桥梁各跨的技术状况指数按下式计算而得:式中x——表示桥梁第k跨上部结构中构件1的损坏类型;——表示桥梁第k跨上部结构中构件1在损坏类型x时的扣分值;——表示桥梁第k跨上部结构中构件1在损坏类型x的权重,由式计算而得,μ根据第x项损坏的扣分占构件1所有损坏扣分值的比例()计算而得;——构件1的综合扣分值;——构件1的权重,见表;——第k跨上部结构的桥梁构件数;——第k跨上部结构技术状况指数;M——桥梁跨数;——桥梁的上部结构技术状况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