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运输设备统计规则

铁路运输设备统计规则

铁路运输设备统计规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铁路运输设备是铁路运输生产活动的主要劳动手段,是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物质基础。

铁路运输设备的状况,不仅反映了我国铁路运输设备现代化水平,而且是研究铁路长远发展,挖潜改造扩能以及编制计划的重要依据。

为了反映铁路主要运输设备的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有关法规,特重新制定本规则。

第2条铁路运输设备统计是铁路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认真贯彻国家、铁道部对统计工作的要求,紧密围绕党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扩大运输能力,强化运输设备统计的功能、职权、手段,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整体功能,不断提高运输设备统计工作水平。

更好地搞好统计优质服务。

第3条各单位要认真执行《统计法》及《统计法实施细则》等统计法规,严格按照部颁统计制度统计,实事求是,如实上报各项统计数字,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

各单位应做好运输设备统计电子计算机的开发应用,做好统计数据的积累、储存、整理、分析和咨询工作。

运输设备统计人员要深入基层单位进行统计质量检查辅导,加强技术履历簿、原始记录和台帐等基础工作,上报运输设备统计年报之前,要做好与有关业务部门的数据核对工作。

第二章运输设备统计范围的原则、任务和统计时点第4条运输设备统计范围的原则一、凡产权属于本单位的主要运输设备,包括使用、未使用、备用、封存的设备,均应统计。

二、凡新建交付铁路局运营的(含正式营业及临时营业)新线、复线、电气化铁路及其它新增设备,均应按正式验收交接之日起统计。

不包括产权归部属工厂所有的企业专用线和路外专用线及地方铁路。

三、凡配属给铁路局和产权归铁路工程局所有的机、客、货车应进行统计。

货车仅包括由铁道部统一调度在全路运行的货车和配属给铁路局的宽、窄轨货车,不包括铁路工程局、铁路局的自备车。

四、凡出租给外单位的运输设备,由产权所属单位统计。

租入的设备租用单位不统计。

第5条运输设备统计的主要任务按照部颁统计制度,准确、及时统计上报管内铁路线、桥、隧及上部建筑,内燃、电气化牵引铁路,机、客、货车,通信信号,客、货运,电子计算机等运输设备数量、类型、能力以及运输部门站段数量,并对其变化情况、比例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政策,安排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第6条运输设备统计时点运输设备统计实行年报制度,统计时点为年末31日现状。

轨枕按工务部门秋检资料统计。

第三章铁路线路第一节铁路线路分类第7条铁路线路按用途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特别用途线五种。

第8条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

正线又分为:一、第一线:单线线路全部列为第一线,双线线路或双线地段,以列车运行方向的下行线(或乙线)为第一线。

二、第二线:双线线路或双线地段以列车运行方向的上行线(或甲线)为第二线。

三、第三线:是指并列三条正线中办理列车上、下行的线路。

第9条站线是指车站内的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它线。

一、到发线:是指站内专门办理列车到达或出发使用的线路(不包括站内正线及渡线)。

二、调车线:是指调车场内进行列车编组与解体作业使用的线路。

通常调车线也称为编组线。

三、牵出线:是指设在调车场(或中间站)一端或两端,并与到发线相连接专供列车解体、编组及转线等牵出车辆使用的线路。

四、货物线:是指站内专门办理货物装卸作业使用的线路。

五、其它线:是指站内指定用途的其它线,包括救援列车停留线、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机车整备线、轨道衡线、加冰线、换装线、货车洗刷线、油罐列车整备线、机械保温车加油线、特殊危险货物列车停留线、驼峰迂回线、车辆站修线及两正线间不计算为正线的渡线等。

第10条段管线是指机务、供电、水电、车辆、工务、电务段等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包括机车、车辆、机械走行、检修停放、机车整备线、三角线、转盘线以及机车车辆检修用的库线等。

第11条岔线是指因特殊需要,在区间及站内接轨,通往路内外单位(厂矿企业、港湾码头、货物仓库以及路内砂石场等)的专用线路(图略)。

第12条特别用途线是指安全线和避难线。

一、安全线:是指在站内及区间内铁路线路平面交叉及岔线在区间或站内与正线、到发线接轨时,为了防止机车车辆未经办理开通线路而进入正线,与机车车辆引起冲突而设的尽头式线路。

二、避难线:是为了防止在长陡的坡道上失去控制的列车发生冲突或颠覆而设的尽头式线路。

第二节线路长度第13条铁路线路长度分为延展长度、营业长度。

第14条延展长度分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特别用途线延展长度。

其总和为延展长度。

各种线路的延展长度为各自的建筑长度。

建筑长度是指线路上实际铺设的钢轨(包括轨缝)的延长。

各线名的长度计算是自线路起点至线路的终点的连续长度。

起终点的位置可以是道岔尖轨尖端、道岔基本轨前接头、车档或指定的位置,如为车档时,则量至其内侧坡脚。

如果经过线路改造及其它原因,造成线路实际长度与公里标不符时,按工务部门的线路复测资料统计。

一、正线延展长度是第一线、第二线和第三线及以上正线和其它正线(枢纽联络线、迂回线)建筑长度的总和。

二、站线延展长度是所有站线的建筑长度的总和。

三、段管线、岔线、特别用途线延展长度是所有段管线、岔线、特别用途线的建筑长度的总和。

第15条营业长度是指投入客、货运输正式营业或临时营业的线路长度。

每条线的营业长度是指营业线路的正线(双线及以上为第一线)两车站站中心间的实际长,具体计算方法为:一、站中心一般以运转室或者站舍、候车室中心为准,站中心确定后保持相对稳定。

线路终端为死线时,车档超过站中心的,按站中心计算,未超过站中心的,则计算至车档。

二、在计算营业长度时,对全线或部分建成双线及以上的线路按第一线长度计算。

三、几条正线在一个车站出岔时,每条线路的营业长度均自站中心起计算。

四、局、分局界在区间时,其营业长度不计算至站中心,应计算至局、分局分界处。

五、联络线一般不计算营业长度,但如投入计费营业的联络线应计算营业长度。

六、站线、段管线、岔线和特别用途线均不计算营业长度。

七、营业长度中的双线及其以上地段,应按与双线相对应的第一线长度计算。

如有一条线路营业长度为100公里,其中有一地段为双线,该地段的第一线长20公里,二线为20.5公里,则该线路中的双线及其以上地段长度应为20公里(即第一线的长度)。

八、封闭的线路,只计算延展长度,不计算其营业长度。

第16条为了反映铁路的地区分布状况,正线延展长度和营业长度应按省、市、自治区分组统计。

第17条双线及以上线路(含部分双线的线路)应列出每条线的线名、双线(含双线区段)的起迄地点和营业长度。

第18条由工务段代维修的非路产专用线延展长度,是指工务段与路外单位订立代维修合同的线路长度,但产权已移交铁路的部分线路不计算在内(即接轨道岔尖端至警冲标外第一个轨缝的一段线路及安全线)。

第19条对路外企业专用线与铁路部门线路衔接的道岔,如其产权移交铁路时,由接轨道岔尖轨尖端至警冲标外第一个轨缝的一段线路,列为路产线路,此长度统计在岔线长度内,与接轨道岔有连动的道岔及安全线其产权也属铁路,其安全线统计在特别用途线长度内。

第20条线路名称及起迄地点。

各铁路局管辖的铁路线路,依顺序逐一列出每条线路的线名,先列跨局线路,每条线路的起迄地点,应填车站名称或起点终点的里程,但跨局线路分界处的地点、名称或里程,应由两局协商一致,如协商不一致时,由部计划司裁定。

电子计算机编码由计划司统一规定。

第21条营业长度和正线延展长度在报告年度内发生增减变化时,应在统设报1附表逐条线路填写变更日期及原因。

第三节道口第22条道口是指铁路与汽车、马车道路平面交叉的地点,凡属铁路局批准的属于路内产权的道口(无论是否有人看守)均应统计。

但不包括:一、2.5米以下过道;二、站内为搬运行包和旅客上、下车的通道;三、货场为搬运货物等跨越线路的通道;四、非路产道口。

一个道口通过两条以上线路,如铺面连续,算一个道口,如铺面不连续,则分开统计。

有人看守的道口应按是否分开看守而定。

第四章钢轨、无缝线路、道岔第一节钢轨第23条钢轨延长按钢轨类型(每米的重量)分别统计,由重到轻分组。

为75公斤、60公斤、50~59公斤、43~49公斤、42公斤及以下。

第24条钢轨延长是指钢轨的延展长度(包括轨缝长度),其长度应与统设报1线路延展长度(线路长度统计报表)数字相应一致。

第25条钢轨延长按正线和站段岔特线分组统计。

正线应按线名填写,顺序比照本规则第20条办理。

站段岔特线按正式营业、临时营业分别填列总计。

第26条损伤钢轨是指铺设在正线上的超过部定磨耗标准的钢轨。

详见铁工务(1989)93号文《铁路线路维修规则》。

第二节无缝线路第27条无缝线路是指焊接的钢轨长度等于或超过两个缓冲区的长度的线路,对大于普通钢轨长度,但短于两个伸缩区长度的焊接的钢轨,不算无缝线路。

无缝线路按全长统计,包括固定区、伸缩区、缓冲区铺轨的长度。

缓冲区如系两端无缝线路共用时,长度计算在前一段无缝线路内(图略)。

第三节道岔第28条道岔按正式营业、临时营业分组统计,其中列出锰钢道岔数量。

第29条道岔按辙岔号码分组统计。

从大到小分为18、12、11、10、9、8号及其它。

第30条道岔组数的计算以组为单位,每一独立道岔即算一组,单独尖轨及单独辙叉、脱鞋道岔不按道岔统计。

一、单开道岔。

二、双开道岔。

三、三开道岔。

四、菱形道岔。

五、单式交分道岔。

六、复式交分道岔,按一组计算。

七、交叉渡线,计算四组单开,一组菱形(图略)。

八、一组交叉渡线,一组复式交分道岔,计算三组单开,一组复式交分,一组菱形(图略)。

九、一组交叉渡线,二组复式交分道岔,计算二组单开,二组复式交分,一组菱形(图略)。

十、二组交叉渡线,三组复式交分道岔,计算四组单开,三组复式交分,二组菱形(图略)。

第五章桥梁、隧道、明峒及涵渠第一节桥梁第31条桥梁统计包括各种结构的桥梁但不包括公路跨越铁路的跨线桥、天桥和地道。

一、桥梁座数。

凡使用同一墩台的双线及以上的桥梁均按一座计算。

一座桥上通过数条不同线路时,按高一级的线路统计。

二、桥梁长度是指两桥台边墙最外端(包括托盘及基础)间的距离,一个桥台两端边墙不等长时,按短边计算,曲线桥全长为桥梁中心线上墩台之间各段折线长度之和。

第32条桥梁分类。

一、永久性桥分为(一)钢梁桥:指梁部为钢结构的桥。

(二)圬工桥:指梁拱为砖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制造的桥梁。

(三)混合桥:指一座桥一部分为钢梁,一部分为圬工梁组成的桥梁,同一墩台的双线桥,一线为钢梁,另一线为圬工梁的桥梁。

永久性桥如个别墩台或梁孔因损坏采用临时结构通车时,仍按永久性桥统计。

二、临时性桥包括木桥、木墩台钢梁桥、圬工墩台扣轨束梁、工字钢束梁或木梁桥等。

第二节隧道及明峒第33条隧道、明峒座数及全长计算:一、隧道是铁路穿越山岭时修建的建筑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