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方程式及知识点总结

化学方程式及知识点总结

碱金属:1、常温下钠在空气中氧化:4Na + O 2 = 2Na 2O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3、钠和水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离子方程式:2Na + 2H 2O = 2Na + + 2OH - + H 2↑4、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2Na 2O 2 +2H 2O = 4NaOH+O 2↑5、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O 2 ↑6、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 Na 2CO 3 +2HCl = 2NaCl + H 2O + CO 2↑7、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 NaHCO 3 + HCl = NaCl + H 2O + CO 2↑ 8、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 2NaHCO 3 Na 2CO 3 + H 2O + CO 2↑铝:1、铝与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 3 + 3H 2↑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 2O = 2NaAlO 2+3H 2↑离子方程式:2Al + 2OH - + 2H 2O = 2AlO 2-+3H 2↑3、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Al 2O 3 + 2Fe4、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 2O 3 +6HCl = 2AlCl 3 + 3H 2O5、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Al 2O 3 +2NaOH = 2NaAlO 2 + H 2O6、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3HCl = AlCl 3 +3H 2O7、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Al(OH)3 +NaOH = NaAlO 2 +2H 2O离子方程式:Al(OH)3 + OH - = AlO 2- + 2H 2O8、向氯化铝溶液中滴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的化学方程式:AlCl 3 +3NaOH = Al(OH)3↓ +3NaClAl(OH)3 +NaOH = NaAlO 2 +2H 2O※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9)、电解法制铝:2Al 2O 3(熔融)===== 4Al +3O 2↑ 铁:1、铁与氧气反应:3Fe +2O 2 Fe 3O 42、铁与氯气反应:2Fe +3Cl 2 2FeCl 33、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 2O(g) Fe 3O 4+4H 24、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Cl = FeCl 2+H 2↑离子方程式:Fe+2H + = Fe 2++H 2↑5、铁粉加入到三氯化铁溶液中:Fe+2FeCl 3 = 3FeCl 2离子方程式:Fe+2Fe 3+ = 3Fe 2+6、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Cl 2+Cl 2 = 2FeCl 37、氯化亚铁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FeCl 2+ 2NaOH = Fe(OH)2↓+2NaCl8、氢氧化亚铁溶液放置在空气中:4Fe(OH)2+O 2+2H 2O = 4Fe(OH)3 9、热还原法制铁:Fe 2O 3+ 3CO 2Fe + 3CO 2卤素:1、氯气与钠的反应 2 Na + Cl 2 2NaCl电解 冰晶石 ∆∆∆高温高温点燃点燃点燃2、氯气与铁的反应 2Fe + 3Cl 2 2FeCl 33、氯气与铜的反应 Cu + Cl 2 CuCl 24、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H 2 + Cl 2 ======== 2HCl5、氯气与水的反应 Cl 2 + H 2O = HCl + HClO6、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O (制漂白液)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 2 + 2OH - = Cl - + ClO - + H 2O7、氯气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2Cl 2 + 2Ca(OH)2 = CaCl 2 + Ca(ClO)2 + 2H 2O (制漂白粉)8、检验氯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Ag + + Cl - = AgCl ↓9、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 2+H 2 ===== 2HF Cl 2+H 2 ======== 2HCl Br 2+H 2 === 2HBr I 2+H 2 ==== 2HI10、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溴化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Br + Cl 2 = 2NaCl + Br 2碘化钾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I + Cl 2 = 2KCl + I 2碘化钾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I - + Cl 2 = 2Cl - + I 2碘化钾与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I + Br 2 = 2KBr + I 2硫、硫酸: 1、过氧化氢的不稳定性:2H 2O 2 ===== O 2↑+ 2H 2O2、硫与氧气的反应:S + O 2 SO 23、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SO 2+ H 2O H 2SO 34、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 2SO 2 + O 2 2SO 35、铜和浓硫酸的反应:Cu + 2H 2SO 4(浓) CuSO 4 + SO 2↑+ 2H 2O6、碳与浓硫酸: C + 2H 2SO 4(浓) CO 2↑+ 2SO 2↑+ 2H 2O7、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SO 42- +Ba 2+ = BaSO 4 ↓氮:1、氮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 + O 2 ======== 2NO2、氮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 + 3H 2 3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 + O 2 = 2NO 2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O 2 + H 2O = 2HNO 3 + NO5、(氨的催化氧化)氨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 3 + 5O 2 ===== 4NO + 6H 2O6、氨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 3 + H 2 NH 3·H 2O NH 4+ + OH -7、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 3 + HCl = NH 4Cl (冒白烟) 8、实验室制氨气(铵盐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 4Cl+Ca(OH)2 CaCl 2+2NH 3↑+2H 2O 9、铵盐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NH 4Cl NH 3↑ + HCl ↑ NH 4HCO 3 NH 3↑+ CO 2↑+ H 2O [(NH 4)2CO 3同]10、铵根离子的检验:NH 4+ + OH - NH 3↑+ H 2O11、硝酸的氧化性: Cu+4HNO 3(浓) = Cu(NO 3)2+2NO 2↑+2H 2O3Cu+8HNO 3(稀) = 3Cu(NO 3)2+2NO ↑+4H 2O硅:1、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SiO 2 + 4HF = SiF 4↑+ 2H 2O2、 二氧化硅与氧化钙的反应: SiO 2+CaO CaSiO 3催化剂 △ 高温高压 点燃点燃或光照 冷暗 点燃或光照 高温 △ MnO 2 点燃∆∆放电或高温 ∆∆∆∆催化剂 △ 高温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的反应:SiO 2+2NaOH = Na 2SiO 3+H 2O有机反应:1、烃的燃烧方程式:CxHy + (x+y/4)O 2 → xCO 2 + y/2H 2O (氧化反应)2、乙烯与溴的反应:CH 2=CH 2 + Br 2 → CH 2BrCH 2Br (加成反应)3、乙烯与水的反应:CH 2=CH 2 + H 2O → CH 3CH 2OH (加成反应)4、苯与溴的反应:(取代反应)5、苯与硝酸反应:(取代反应)6、苯与氢气反应:(加成反应)7、乙醇与钠的反应:2CH 3CH 2OH + 2Na → 2CH 3CH 2ONa + H 2↑8、乙醇的催化氧化: 2CH 3CH 2OH + O 2 2CH 3CHO + 2H 2O (氧化反应)9、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CH 3COOH +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H 2O (酯化反应)1、计算:(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N A =6.02×1023mol -1M :数值是化学式式量,单位g/mol 2SO 4Δ Mm n =AN N n =V :标况下气体的体积(L) ※标准状况、气体、1mol 、22.4Ln :溶质的物质的量 V :溶液的体积(L)2、实验基本操作:(1)过滤:粗盐中去泥沙 (2)蒸发:从盐水中得氯化钠晶体(3)蒸馏:从海水制蒸馏水 (4)萃取: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分液漏斗)(5)分液:分离油水混合物 (分液漏斗)(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①计算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或稀释④冷却到室温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摇匀⑨装瓶(7)天平:左物右码(8)检验气体性质时需将试纸润湿。

检验溶液性质时,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上(如PH 试纸)。

(9)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试管、蒸发皿(10)钠、磷着火时用沙子扑灭;撒在桌面上的少量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1)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2)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逆风并尽量往高处去。

(13)可燃性气体要验纯。

(14)误食重金属盐,立即服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

3、离子检验:SO 42-: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硝酸)使溶液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O 32-:稀盐酸(HCl),产生无色气体。

Cl -:加入少量稀硝酸使溶液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Na +:(焰色反应显黄色);K +:(焰色反应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Fe 3+:滴KSCN 溶液显红色;或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Fe 2+:先滴KSCN 溶液不显红色,后滴氯水显红色;滴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立刻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Al 3+: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白色沉淀逐渐消失。

NH 4+: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试纸变蓝。

4、物质检验:Cl 2: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I 2:遇淀粉变蓝。

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红色。

NH 3: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或玻璃棒蘸浓盐酸与之接近产生白烟。

CO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胶体:[例(Fe(OH)3胶体]丁达尔效应。

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5、一种试剂鉴别几种无色溶液:NaCl 、MgCl 2、AlCl 3、(NH 4)2SO 4无色溶液,用NaOH 或Ba(OH)2溶液V nc =mol L V n /4.22=6、化学品图标识别:浓硫酸:腐蚀品; 酒精:易燃液体。

7、 符号的含义:A :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 :质子数(也是原子序数、核电荷数);(A-Z):中子数。

8、会判断和画1~18号元素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阳离子(金属离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9、会写表前20号、ⅠA 、ⅦA 族元素名称及符号:周期数 = 电子层数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 最高正价(O 、F 无)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8例: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Na Mg Al Si P S Cl+1 +2 +3 +4 +5 +6 +7NaOH Mg(OH)2 Al(OH)3 H 4SiO 4 H 3PO 4 H 2SO 4 HClO 4-4 -3 -2 -1SiH 4 PH 3 H 2S HCl10、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表现及判据:金属性:失电子的难易,单质(原子)还原性强弱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 2的难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强置换弱非金属性:得电子的难易,单质(原子)氧化性强弱与H 2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强置换弱11、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性质比较(除稀有气体)原子半径:坐下大,右上小金强碱强,非强酸强金属、非金属强弱变化:左下金,右上非12、化学键的判断:只含共价键、只含离子键、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13、电子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14、“四同” 判断:同位素:同种元素,不同原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