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一)炼字、炼句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一)炼字、炼句


三、自主检测 小试牛刀

1:“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众人都说“照”用 得好。你认为你呢?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好
2、照亮之意
3、这里指边关的警报传到了首都长安
4、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把军情的 紧急变现出来了。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 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 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 说为什么?
【2016·浙江省温州卷】(4分)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二、炼句(名句欣赏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注意: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他们往往在景、 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 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
炼字 情感
第一课时
炼字
炼句
一、炼字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 字? (形容词、动词)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 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注意: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 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 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笔记)
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
象。语言要优美。 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以 什么样的启示。
解答这类题目,必须注意不能只对原句进行简单翻译。
题型示例: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 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 居易)所展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 恐后地飞到向阳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 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所 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参考答案:放眼望去,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 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其含义为:新事物 必定取代旧事物。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再现“杨花落尽子规啼”的画面,并说出作用。2分 暮春时节,我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 声声杜鹃的悲啼。 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它一开头便 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烘托出一种哀伤 愁恻悲戚的气氛。
初三专题复习 ----古诗词鉴赏方法导引
<考试大纲>诗词鉴赏考点
理解诗意。考查对诗词字词句的理解、内容的归
纳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
感知形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
形象,体会作品的意境、情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品味语言、炼字。考查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
名句的领悟、修辞的效果和诗的节奏韵律等。
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 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4分) A.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 的妙处。 B.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 果。 【A】(4分)“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诗人有想象力, 赋予梅花人的情感。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 动活泼,富有趣味。 【B】(4分)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 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两具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 韵之美。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别有趣味。
答题要点(笔记) 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1)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释义) (2)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 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适当描述画面) (3)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 意境。 (表情) 注意问题:有时这个字的使用有无营造出一种氛围。
二、合作探究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形容词)

例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参考答案:“割”有切断、截下的意思。这里表现出高大的 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泰 山遮天蔽日的雄伟高大形象。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参考答案:“溅”是指液体受到冲激向四外飞射;“惊”是 惊动、感到不安的意思。这两个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 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合作演练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场秋点兵。”(《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的壮 观场面。 参考答案: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着将军分给的牛肉;军 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的理解。 参考答案: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赤诚之心垂于 青史,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 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 枪,宁可倒下来,也不愿屈服,表现力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三、自主检测 小试牛刀
【2015·贵州毕节】 春 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 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2分

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但已 是满头白发,连这白头也越抓越少了。简直连簪 子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了。眼望京城的颓败 景象,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的苦痛 无法排解,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 叹,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徐元杰
情感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20.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炼字 2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2008)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情感
孙 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20、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2分) 2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分析技巧。主要指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
方式、典故运用、巧妙构思等进行分析评价。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掌握诗歌的常见表达技巧类型,能按 照答题步骤完整规范答题。 3、了解常见的诗歌的思想情感,并掌握 鉴赏的方法。
中考诗词鉴赏题考点探究

(2010)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表达技巧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21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2.在《农家望晴》和《观刈麦》中两位诗人抒发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2009)
答案:“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 入眼帘。用一个“望”字,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
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 之间的一种和谐,完美地表达了诗人赏菊爱菊时那 种超脱怡然、悠闲自得的神态与心态.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题型示例:
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
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 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阔”更好。 (2)“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 意思。(3)“阔”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 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4)“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因此 “阔”比“失”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