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初级会计-经济法-第八章-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障制度

(完整版)初级会计-经济法-第八章-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八章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障制度考试非重点,工作中很实用一、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考试10分左右。

一、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一)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二)订立必须书面用工之日起。

重点1个月缓冲期。

默认规定。

如果没定:如下2倍工资是工资补偿,与经济补偿另一回事。

//劳动者未签,虽然是劳动者不相签,但是工作很超过1月了,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满1年,支付11月双倍。

3.12到2月12共11个月工资,不满一年的,从满一个月的次月开始支付2倍工资即10个月。

选Bbc书面合同只能签订一个,口头可以多个,后面的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合同的履行。

/试用期是约定条款,不是必须条款。

(三)主要内容★约定条款相对于必备条款考试更加重要。

必备条款重点3.4.5条。

//记忆约定条款,排出即为必备条款。

无固定期限,考试重点。

1的已实行劳动合同制不对,就是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

//第2条里的是“且”基本上都是无大错,有能力,就要续签。

注意非因公。

08年之后的连续两次。

之前的不计入次数。

非本人原因去分公司子公司或其他相关公司,要合并,但是,原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相当于买断你原公司的工龄,去了新单位要重新计算工龄。

每日不超3小时,每月不超36小时,就是常说的,一个月加班法律上所谓的不能超过12天。

例如军人。

3如洗煤厂一年忙几个月,闲暇大于忙,要综合计算工时。

考点。

新进单位、包括内部调换岗位。

不论在单位休了几天,新单位的年休假只有这一种算法。

这也是年假表,要记忆。

工作年限(累计年限非本单位年限)对应年假天数表。

事假20天且未扣工资。

记住5、10、15//2、3、4因为部分公民休息,所以正常工作日不休息的不支付加班费,但恰逢周末,应当支付。

只有周末的加班,老板给以给调休不给加班费。

下表:最低工资,紧紧指基本工资,不包括任何加班工资、补贴、津贴保险!注意国家没有天最低工资标注哦。

补充:如果注册地标准低于合同履行地的标准,即使约定按照注册标准给与待遇(对劳动者不公平),约定也是无效的。

劳动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即—没有约定的,按劳动者工作的地方的标准,没有问题的,如果有约定,给劳动者高标准的可以,低于标准的不行。

考计算//报国务院备案(批准)。

3个都是考点。

★(非应当)可以不约定,但是设置上限。

试用期、竞业限制有时间限制。

而服务期没有,双方约定。

实际中一般服务期都长于合同期对比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相同的条款。

服务期必须有工资,而且服务期不影响正常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的工资。

服务期-违约金。

竞业限制-补偿金(不能包含在工资里)。

后面有归类。

//竞业2年,服务期没有限制。

总结表(四)履行和变更(五)解除和终止★这节只是很重要,表格提纲提要。

经济补偿金-一定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赔偿金双方都有可能支付给对方//违约金:一定是劳动者给用人单位的。

劳动者单方提出的,没有补偿与签订固定期限,竞业限制条款一模一样。

女职工孕、产、哺乳期不得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不满足走程序裁员的条件很苛刻:不足20人且占企业职工总数不足10%。

1在招录不约定试用期了哟l老师说:这也是理论。

合法的劳动终止情形:456一个意思,都是劳动关系主体权力能力消失。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叫补偿了,叫赔偿:如下注意区分。

15-5//10-10大前提劳动者无过错。

只有服务期和竞业限制有违约金,其他约定违约金的无效。

//劳动者支付给单位第5条不需支付:对劳动者的不利的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签的,补偿;对劳动者有利的续签,劳动者不同意的,不需要补偿。

只有工资太高*12或*具体年限,其他都是具体年限≥6个月算一年支付一月工资。

<6个月算半个月工资。

(补偿金计算年限的问题)(关联记忆: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本题改为“甲公司提出了不低于原标准的合同意向,孙某不同意,可以向甲公司要求支付经济补偿的金额是多少:0。

”订立合同时就扣押、押金:也是这样罚款。

合法解除-补偿、违法补偿-赔偿(六)集体合同与劳务派遣基数都是“全体职工注意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必须签订2年以上的、全日制用工合同。

用工单位支付条款3、劳务派遣单位支付工资,是分开的。

注意考点。

”(七)劳动争议的解决必经程序,意思劳动纠纷必须先仲裁,再诉讼。

//另外第一章的经济纠纷仲裁,是平等主体,劳动纠纷的仲裁适用劳动法,劳动者和用人用工单位是非平等主体。

要区分/主任≠工会主席经济纠纷仲裁必须书面//调节可以书面可以口头。

生效日类同作出,理解:调节需要双方代表、所以解决纠纷的当事人都在场,作出之时就是大家都收到之时。

三方代表,成员单数。

经济纠纷仲裁,没有地域、级别管辖,劳动仲裁有地域管辖无级别管辖//双方自由约定委员会。

//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默默的和民事诉讼的一般管辖、特殊管辖吻合。

拖欠工资,不适用1年期限,但劳动关系解除,要在1年内。

对比注意是终须中解时,时效重新计算。

经济纠纷仲裁必须书面。

五日内处理。

//第七章的纳税行政复议,30内处理,最长90天,无权处理的7工作日内移交。

都开庭、经济纠纷仲裁:开庭不公开。

劳动仲裁开庭公开。

但都有例外。

也是作出之日生效。

//劳动仲裁一般不是一裁终局。

用人单位权力救济- -!中级法院终裁-单位不能提起诉讼。

非终裁-都可诉讼。

劳动者申请执行,不需提供担保。

都开庭、公开正好相反。

其实经济仲裁也有回避。

回避的考点就是诉讼的代理人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回避,但是仲裁全有,诉讼除了代理人有回避制度。

3就是非终局双方可起诉。

第4条.用人单位不服终局裁决的,不可以上诉,但是法院决定撤销的,也是双方都可以上诉。

至此,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结束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非初级考重点)(一)社会保险概述(二)基本养老(三)基本医疗(四)工伤保险(五)失业保险(六)社会保险费征缴和管理(七)法律责任教材为什么没有生育保险呢,过去传统的五险一金,是包含生育保险的。

但是国家目前推进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合并,教材做了改版。

(一)社会保险概述(二)基本养老基本生活保障。

最低保障1=统筹账户+个人账户2.3=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新农保、城居保没有工作的人。

养老保险三种:职工基本~、新型农村社会~、城镇居民社会~。

★20%+8%、20%(12%+8%)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化进程。

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为何公务员就要国家养,对吧。

统筹账户=统筹基金垮统筹区域,年限累计计算。

但是领取时,分段计算,统一支付。

目前20%。

俩会又改了16%,在过渡期,估计不考。

为什么是上年,一般员工工资是逐年增加的,为了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缴费负担。

经济补偿的下限是最低工资标准。

上限也是社平工资3倍。

如果缴费下限按照经济补偿标准走社评下线,无疑是强制性增加百姓负担,所以这条缴费基数的下限,合理的设置为低于社平的,按社平60%。

%城镇个体工行户、灵活就业人员一共就是20%,分出去8%进个人账户,12%进统筹账户。

年龄条件+缴费年数天剑//享受条件及待遇,考点。

三级阶梯。

一级加女干部。

5年一级。

缴费条件+年龄条件同时满足:且。

注意:因病和非工伤的丧葬补助、遗属抚恤可以从基本养老基金中去,但如果职业病和工伤的话,就是从工伤保险中领取。

后面讲个人账户部分可以全部依法继承。

未达到法定年龄就可以享有。

但是注意,领基本养老的一定是跟工伤保险无关的事项。

//病残补贴-基本养老伤残补贴-工伤保险。

(三)基本医疗重点:医疗期的重点。

本节最难的。

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对没工作的不区分城市农村。

★★3与和养老一样的.年!平均工资。

注意90%到封顶线的,是要自付的。

意思就是起付线是报销起点,但封顶线不是报销上限,封顶线只是算了报销的,用封顶线*90%。

初级里,最难记忆的。

因公的交停工留薪期。

医疗期是因病和非因公。

//年休假不含法定节假日。

10年以下,确认一个数字3个月,*2.//6个月的都是12个月计算时间段。

横着记很难进。

记住规律,考出题来,自己推演出表格。

病假是指劳动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进行医学治疗时,企业应该根据劳动者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假期。

病假更多的是生理上的概念。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医疗期是一个法律概念。

年休假不包括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

医疗期可以低于社平工资最低工资标准。

公司人道关怀。

(四)工伤保险内容多一点,考试其实也不是重点。

仅用人单位缴纳。

后面视同工伤。

要区分。

最終的是一級。

做了解结束了停工留薪,享受工伤待遇了,经过伤残鉴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

千万注意,1到4级伤残,是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伤残津贴//5到6级伤残,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的,是用人单位支付伤残津贴。

//低于最低工资时,谁支付的谁承担差额。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基金出//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单位出。

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都有丧葬补助和抚恤金。

具体分情况支付。

一次工伤医疗补助补助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只有解除劳动合同时,才有的。

//伤残津贴顶工资,能工作就不给发,不能工作的给发,注意1-4和5到6支付主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