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第六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

(完整版)第六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

第六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编写人:罗建明审核人:高二历史组时间:2016-04-05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复习目标】1.能记住荷兰殖民扩张、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建立过程及殖民掠夺的史实。

2.能说出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3.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两种不同结果。

【重点难点】重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

难点:殖民扩张的影响。

【学习方法】通过对教材的解读,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

采用比较法,分析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两种不同结果。

【知识链接】戈雷岛,大西洋塞内加尔海域的一个岛域。

15—19世纪这个岛屿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占领。

殖民者把它作为贩运、关押黑人奴隶的场所,使它成为西非最大的奴隶贸易站。

1978年,戈雷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警示世人的世界文化遗产。

戈雷岛的历史记载了殖民者扩张的罪恶和非洲黑奴的血泪【知识导学】知识点一:“海上马车夫”一、条件1.地理优势:濒临,发达,频繁。

2.政治前提:1581年,摆脱的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3.制度优势: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国家。

二、表现 1.拥有商船数量超过____________ 的总和。

2. 荷兰商船贩运着的商品,赚取了丰富的利润。

三、扩张1.成立殖民机构:荷兰政府支持商人成立等贸易公司。

2.参与殖民争夺:亚非地区是其殖民扩张重点;在美洲,建立了为中心的殖民地。

四、结果: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帝国。

知识点二:“日不落帝国”一、条件1.地理条件: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得天独厚。

2.制度条件:英国在年爆发了革命,开始掌权。

3.物质基础:工商业日益繁荣。

4.军事保障:大力发展力量。

二、过程1.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西班牙失去海上霸权地位。

2.17世纪初,成立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3.17世纪中期,颁布《》,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

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改名。

4.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在印度和北美扩大殖民势力,最终建立了。

三、结果:建立起“”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拓展一、表现 1.西欧国家通过建立与世界各地建立的贸易联系。

2.西欧国家在、非洲、进行殖民争夺和扩张。

二、手段:、等成为早期殖民扩张常用的卑劣手段。

三、罪恶 1.抢夺。

2.屠杀。

3.进行罪恶的。

四、影响 1.对殖民国家: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2.对殖民地: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3.对世界:进一步得到拓展。

【思考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

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

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这趟、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

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课本P29)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材料四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4)材料三中“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的含义是什么?对西班牙来说,其命运有什么变化?材料五(5)结合材料五,概括说明英国当时对外贸易的特点。

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拓展提升】◆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1)地理优势: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便利了其对外殖民活动.(2)制度优势: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3)政策优势:英国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采用“重商主义”政策,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4)经济优势:资本主义手工业发达,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5)军事优势:英国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6)思想优势:英国科技文化进步,思想意识解放,也是胜利的重要原因.◆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①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②侵略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2)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分析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进步.(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主要方式和影响含义: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把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并使之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1)对本国农民的剥夺,以英国圈地运动为代表。

(2)对殖民地人民的血腥掠夺。

如: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人奴隶、洗劫印度国库等。

(3)进行商业战争。

如:三次英荷战争、英法之间的激烈争夺等,都是为了争夺商业霸权而进行的战争。

资本原始积累的影响:使大量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资本家手中,转化为资本,又造成了庞大的雇佣工人队伍,促成了欧洲手工工场的广泛建立,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资金、劳力、技术、市场等),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但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造成殖民地的落后和贫困,在国内给劳动人民带来痛苦和贫穷,又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资本的原始积累长达四五百年。

第一阶段截止到新航路开辟之前;第二阶段从开辟新航路到19世纪初期,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阶段。

◆英国能够击败荷兰、法国的原因及其启示荷兰战败原因:自然资源缺乏,商业资本发达,工业基础薄弱,重视发展航运,忽视发展海军。

说明: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工业资本。

法国战败原因:封建统治,工业倾向于奢侈品(英国重于纺织与金属制品、并重视海军建设),法国发展重心在欧洲大陆的争霸(英国则是争夺海上霸权)。

说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殖民竞争,既是军事的竞争,更是经济和政治实力的竞争)启示:抓住机遇,努力发展,尽快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和平崛起。

【当堂检测】 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

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2.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3.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4.关于“东印度公司”的确切表述是()A.是荷兰和英国商人自发组成的联合公司 B.公司资金缺乏,主要依靠欺诈贸易获利C.耗费大量资财,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D.政府支持,享有特权,积极进行殖民扩张5.在英国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的过程中,它先后打败了()A.荷兰、西班牙、法国 B.西班牙、荷兰、法国C.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D.葡萄牙、荷兰、法国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布的《航海条例》()A.是其确立海上殖民霸权的标志 B.为打击拿破仑帝国而颁布C.为了打击西班牙的海上贸易活动 D.主要针对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7.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

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8.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

”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9.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

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

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5-18世纪能印证这一理论的大国兴衰史实不包括( )A.西班牙 B.英国 C.荷兰 D.统一的德国10.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的是英国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11.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形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B.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C.为商业阶级开辟新的贸易场所D.开辟人类文明联结的新航线12.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下列认识符合社会史观的是()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B.新航路开辟给亚非人民带来了屈辱、灾难和落后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D.新航路开辟是人类文明的链接13.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A.荷兰、意大利B.葡萄牙、英国C.西班牙、意大利D.意大利、法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