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1、管理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经典科学管理阶段(1900-1927)泰勒●人际关系理论和X理论Y理论(1927-1965)●以权变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管理心理及行为(1965-)2、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3、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4、典型的五种积极心理要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韧性5、知觉的概念:知觉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6、人际知觉的几种偏见及对我们的启示●首因效应(First Impression Effect )●晕轮效应(Halo Effect)●近因效应(Rencency Effect)●定型效应(Stereotype Effect )●投射(projection7、个性的概念:个体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综合8、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将人的个性分为哪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9、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的内容包括哪些●Extroverted or Introverted (E/I)社会性获得能量的方式●Sensing or Intuitive (S/N) 细节和大框架获得信息的方式●Thinking or Feeling (T/F)理智逻辑与个人情感决策方式●Judging or Perceiving (J/P)条理化和原生态组织生活的方式10、“大五”个性因素模型考察的是哪几种个性●Extraversion 外向●Emotional Stability 情绪稳定●Agreeableness 随和●Conscientiousness 责任心●Openness to Experience 开明性11、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代表一系列基本信念和看法:从个体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或不同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更为可取。

12、奥尔波特将价值观分为哪几大类13、企业价值观的三种类型●最大利润●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佳14、态度的概念:态度是指主体对特定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15、态度包括哪几种要素●认知●情感●行为16、认知失调的概念:是指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的认知成分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所产生的情绪紧张。

17、凯尔曼认为态度转变分为哪几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18、组织承诺的概念: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19、组织承诺的三个维度●感情承诺●规范承诺●连续承诺20、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21、麦克利兰(McCllelland,1961)将人的高级需要分为权力需要(need Power)、归属需要(need Affiliation)和成就需要(need Achievement),22、期望理论的内容:激励力(M)=效价(V)×期望(E)×工具性(I)•效价:目标的价值•期望:实现目标可能性•工具性:能否落实23、期望理论模式的三个步骤:●努力-绩效关系●绩效-奖励关系●奖励-个人目标关系24、如何科学地应用期望理论?●设置合理的、有一定难度且被员工认同的目标。

●加大目标的综合效价。

●明确的绩效标准,明确的奖励机制公正的绩效评估系统。

●注意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

●调整员工完成任务的预期概率25、心理契约的概念员工与组织双方在相互关系中己方要为对方担负什么责任义务,同时对方要为己方担负什么责任义务的主观约定,是雇佣双方或劳资双方关于双边关系中相互责任义务的主观信念。

25、心理契约在组织中的作用●提高雇佣双方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降低离职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有助于员工和组织规范各自的行为26、亚当斯分配公平的含义:当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因此,他要评估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27、西波特和沃而克(Thibaut & Walker, 1975)提出了程序公正的概念。

程序公正更强调分配资源时使用的程序、过程的公正性。

当人们得到了不理想的结果时,如果认为过程是公正的,也能接受这个结果。

也即如果人们认为自己能控制做决策的过程(如可以提出自己的证据、有机会表述自己的意见),那么他们的公平感就会提高。

28、比斯和莫克(1986)提出了互动公平(interactional justice)。

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当执行程序时,人际处理方式的重要性。

29、格林伯格(Greenberg)认为互动公平有两种:一种是人际公平,即在执行程序或决定结果时,权威或上司是否考虑到对方的尊严,是否尊重对方等;另一种是信息公平,主要是指否给当事人传达了应有的信息、解释了所使用的程序等。

30、洛克(E·A·Locke)于1967提出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有两个关键特征:目标难度和目标清晰度。

●目标难度:指一项目标的挑战性和需要努力的程度。

●目标清晰度:指一项目标的明确与清晰程度。

31、目标设置理论的目标设置原则:SMART●Specific 具体的●Measurable 可衡量的●Agreed Upon 双方同意的●Realistic 现实的●Time bound 有时限的32、如何实现激励对象的多样化激励并非是对少数人的激励。

传统的激励方法多为奖励极少数有突出贡献者,旨在树立“典型”、“楷模”。

在奖项设置上,应多设集体奖,少设个人奖;多设单项奖,少设综合奖。

在奖金数额上,可考虑多设小奖,少设甚至不设大奖,要特别注意对员工的小小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强化,从而形成一个从小到大多层次、多种类的激励手段体系。

33、群体的概念:群体是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相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33、构成群体的两个要素是●成员关系必须具备相互依赖性;●成员具有共同的意识、信仰、价值和各种规范,用以控制相互行为。

34、非正式群体的特征●自发性●成员的交叉性●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排他性和不稳定性。

35、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满足员工的需要;●融洽员工的感情;●激励和培训员工;●保障员工的权益。

36、非正式群体的负面作用●干扰组织目标的实现;●削弱管理者的权力;●控制束缚员工发展和上进。

37、“群体动力”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

他提出群体动力的公式为:B=f(P,E)•B指个人行为;•P指个人,包括人的遗传素质、情绪、能力、人格等内在因素;•E指现实的社会环境,包括人际影响、群体中的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压力、领导作风等等。

38、团队的概念:一个团队是一个小数目的人群,他们具有互补性的技能,承诺一个共同的目标、一系列绩效目标,以及使他们共同负责的方法。

团队的显著特点是相互依赖性。

39、团队建设的策略●认识成员。

●确定团队的目标。

●明确角色。

●建立标准。

●描绘计划。

●鼓励提出问题。

●维持均衡。

●分享荣誉。

●强调参与。

●庆祝成就。

●评估团队的有效程度。

40、沟通的六个层次●个人内部沟通●人际沟通●群体沟通●公共沟通●大众沟通●跨文化沟通41、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的公式:信息的传递100%=7%语言+38%语音+55%态势42、群体决策的优缺点优点:⏹综合、满意⏹信息交流和分享⏹协调利益⏹民主化缺点:⏹耗时费钱⏹最小基础的妥协⏹责任分摊⏹少数人的专制43、决策的科学性和认可水平⏹重关下级利益、轻关组织利益—民主。

高接受,低质量⏹重关组织利益、轻关下级利益—领导、专家决定⏹与组织、下级利益都不大—不用决策或民主,抽签⏹与组织、下级都密切相关—①领导专家决策,向下级宣传②组织下级民主讨论,由领导专家决策44、人际冲突的概念:被人们觉察到的一种价值观或目标上的矛盾状态,并伴有敌意阻碍对手取得成功的行为以及情绪上的敌意。

45、对待组织冲突的不同观点●传统观点:避免●人际关系观点:无法避免,接纳和合理化●相互作用观点:维持低水平冲突,保持组织生命力●现在的观点:不可避免;鼓励建设性冲突46、积极倾听的策略●学会积极的倾听的几种行为:●感知:推迟评估、避免中断、保持兴趣●评估:同感、组织信息●反应:支持、鼓励、引导谈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