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cpi之间关系
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cpi之间关系
LOGO
货币供给与价格的关系分析
货币供给与价格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
一、关于货币供给与价格关系的理论回顾 —货币学派和凯恩斯学派 二、中国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关系的探讨 —基于货币数量论 三、探讨的不足之处 —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胀水 平背离的现象
一、理论回顾
两大学派
凯恩斯学派
货币学派
MV= PY
M:名义货币供给 V:货币流通速度 P:物价总指数 Y:真实国民收入
4、结论
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对具体数据进行的分 析,可以知道: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物价水平的变动,但效 果甚微。 第一、在短期内,当货币供给增加,物价水平将上升; 反之, 当货币供给减少,物价水平会下降。当货币供应量增加1 万亿元 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变动0.0358 个百分点。 第二、长期来看,物价水平的变动也会影响到货币供给的变动 。即物价水平变动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
Company Logo
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胀水平背离的现象
下图1是上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和OECD 成员国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物价 指数变化的背离情况。
为什么会产 生背离现 象?
LOGO
水平下没有平方根。即该序列是平稳的。由此可知,M2和CPI有协整关系,上述回归方程 是合理的。表明增加M2增加1万亿元,CPI变动0.0358个 百分点。
(3)格兰杰检验 由协整检验知道,CPI与M2存在协整关系。是 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讨论。通过格兰杰 检验。 格兰杰检验目的是检验M2与CPI之间是否存在 因果关系。
Company Logo
三、上述实证分析的不足
1、分析框架过分强调对实体经济和产品价格的 分析,忽视了资产市场和价格的重要作用。 2、考虑的解释变量不足,比如GDP等之类的 因素也会影响到CPI的变动等。 3、还存在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相背 离的现象。如下三图所示:
(二)物价消费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 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 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物价水平可以用物价消费指数(CPI)来衡量。 中国物价消费指数数据(96年到2011年)。 变化趋势如下图2所示。
Company Logo
2、基于理论基础建立建立模型:CPI=C1+C2*M2+u (注:C1为截距项,C2为斜率,u为随机误差项)
Company Logo
3、具体分析建立模型是否合适
(1)单位根检验 对时间序列数据首先进行平稳性检验,检测序列 是否存在“伪回归”现象。 进行单位根检验经常使用增广迪基-富勒(ADF) 检验。检验结果如下图3所示。
Company Logo
图3:M2与CPI的ADF检验结果
结果分析:由图3可知,虽然M2在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1%显
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故M2是不平稳的。CPI的ADF检验值大于临界值,故也是 不平稳,还有单位根。而一阶差分△M2、△CPI的ADF检验值均小于各自1%水平 的临界值可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是平稳序列。所以综上,我们可知M2和 CPI序列均是一次单整,即M2-1(1),CPI2-1(1)。
t值 (289.387909838495) (3.712088762)
对应的t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两个系数均 为显著。
Company Logo
第二步:从该回归方程中提取残差,并对其做 ADF单位根检验。
图4:残差的ADF检验结果
结果分析:残差ADF统计位于拒绝域内,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残差序列在1%的显著性
通过利率传导影 响储蓄和投资,间 接影响价格水平。
货币学派
凯恩斯学派
货币供给外生
理论分歧
流量的分析方法
货币供给内生
存量的分析方法
Company Logo
二、中国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y supply)是指某一国 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 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可以用M2( 广义货币供给)、M1(现金+活期存款)、 M0(现金)来表示货币供给。 2、中国货币供给情况:M2表示(1996年1月 到2011年11月)货币供给。
图2:中国96年以来CPI变化趋势(月度数据)
图3: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CPI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物价变动是否 与货币供应有 关系呢?
(三)运用96年到11年月度数据进行实证探讨
分析的步骤
判断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 因果关系 判断两变量之间是 否存在长期稳定的 关系。 判断时间序列是否 平稳。即是否存在 “伪回归”。
格兰杰检验结果如图5所示。
图5格兰杰检验结果
结果分析:当滞后期为1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
是M2货币供给变化的原因,而是货币供给量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的原 因。当滞后期为2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货币供给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也引起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2)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目的在于判断M2与CPI是否存在长期 的稳定关系。M2-1(1),CPI2-1(1)可能存在协整 关系,因此有必要进行协整。 第一步:对CPI=C1+C2*M2+u进行OLS回归。 回归结果:(万亿元) CPI= 101.223194178623 + 0.0358*M2 + u
图1:中国92年以来货币供给变化趋势(年度数据、单位:亿元)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份 货币供应量
基于货币数量论 建立模型。 CPI=C1+C2* M2+u
短期M2增 加,CPI上 升
格兰杰检验,并得出结论
存在协整关 系
协整检验,并得出结论
一次单整
单位根检,并验得出结论
1996年到2011年M2与CPI的数据
1、理论基础:由货币学派的交易方程式MV=PY可知,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稳定,货币供给M 的增加将引起一国 名义收入的增加。将其移项,可得P=MV/Y 。当货币流 通速度V稳定可测,实际收入Y 在短期内不变时,货币 供给M 的增加将会使价格水平P同比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