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的工艺设计
该工艺路线目前研究比较成熟,收率为80%-85%,但还原步 骤中硫化钠作为还原剂成本较高。对亚硝基苯酚,可经氧化为 对硝基苯酚,但收率不高。
(2)苯酚硝化法路线
在低温冷却下由苯酚直接硝化得对硝基苯酚,再经铁粉还原得 到PAP中间体。
该合成路线中,硝化步骤用硝酸和硫酸的混酸作为硝化剂, 同时反应产生二氧化氮气体,故而对反应设备要求相对高,释 放有毒气体和混酸造成的污染,也有一定的处理困难。
三、生产工艺路线的设计
1、常采用两步法即先制备得中间体对氨基苯酚 PAP,中间体再经过乙酰化得APAP即扑热息痛。 2、合成步骤为起始原料 → PAP → APAP。
3、各合成路线的差异主要在两步法的第一步, 即由起始原料 → PAP
1.以苯酚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
(1)苯酚亚硝化法路线
苯酚在低温下(冷却至-5℃)与亚硝酸钠和硫酸作用生成对亚 硝基苯酚,再经 硫化钠还原得到对氨基苯酚。
2.对氨基苯酚 分子量109.13,外观白色或淡黄色结晶, 相对密度1.290,熔点184~186℃,沸点284℃。
3.对乙酰氨基苯酚 又名醋氨酚,简称APAP,药物名扑热息痛。 它是一种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分 子量151.16,相对密度1.293,熔点169~170.5℃ 。溶于甲醇、 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易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冷水和石油 醚。 4.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ml,冰醋酸的密度为1.049g/ml。 (二)生产规模及工作制度: 年产1000吨纯度为99%的扑热息痛,全年工作日300天,24小 时生产。
前景展望
扑热息痛于本世纪 40 年代开始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现已收入各国药典。尤其是自 60 年代,发现非那西丁 (Phenacetin) 对肾小球及视网膜有严重毒副作用以来, 逐渐形成了以扑热息痛代替非那西丁的局面。 截止到 2004 年,我国的扑热息痛中间体-对氨基 苯酚的产量已达到 3 万吨以上。
离心过滤
2.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工艺流程框图 (1)酰化
50%以上的冰醋酸 冰醋酸 酰化 对氨基苯酚 结晶 离心 干燥 对乙酰氨基酚粗品
(2)精制
对乙酰氨基酚粗品
溶解
脱色
抽滤
冷却 结晶
离心
干燥
对乙酰氨 基酚精品
母液套用
最佳工艺条件
以硝基苯为原料,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在不分离 出对氨基苯酚的情况下,乙酰化直接合成了扑热息痛, 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①加氢反应温度为90 ℃; ②加氢液硫酸浓度为10%; ③加氢液的水油比5∶1; ④最佳催化剂用量为硝基苯重量的1%; ⑤乙酰化试剂乙酐与乙酸最佳比为2∶1; ⑥乙酰化最佳温度为100 ℃。
硝基苯是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所以原料来源和成本 较低。硝基苯可用铝屑还原、电解或催化氢化等方法直接 制成PAP,经乙酰化得产品。 (1)金属还原法路线
2.以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
该法是在稀硫酸中,用铝粉将硝基苯一步还原为PAP。 目前辽宁抚厩友谊化工厂已用该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外 也有工业化生产装置。生产成本低,设备简单,生产周期 短。但铝粉耗量大,副产物为Al(OH)3,过滤是个问题。
四小试优化与中试放大确定工艺路线
综合对比各条工艺路线,并且结 合实际的设计任务,决定选择以硝基 苯为原料,通过催化加氢制得对氨基 苯酚,然后酰化得到对乙酰氨基酚 (APAP)。
五、工艺流程图及最佳工艺条件:
(一)扑热息痛工艺流程框图: 1.以对硝基苯为原料制备对氨基苯酚的工艺流程框图
对硝基苯 催化剂 还原 压滤 冷却 沉淀 过滤 滤液 冷却结晶 对氨基苯酚 氢气 10%稀硫酸
(2)电解还原法路线
该法在80-90℃下,以20%-30%硫酸作介质,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 通过电解使置于阴极上的硝基苯还原生成PAP。
该法操作简单、流程短、产品纯度高、克服了环境污染问题, 国内一些研究单位展开了技术研究,由于技术难度高,生产控制 要求严格,电耗大,目前我国尚未实现工业化。
(3)催化氢化法路线
(3)苯酚偶氮法路线
苯酚与苯胺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偶联生成偶氮化合物。偶氮化合 物酸化的对羟基偶联苯,钯/碳为催化剂在甲醇溶液中氢解得PAP。
该方法原料易得,收率较高,达95%-98%,所用的苯胺可以在 氢解后回收套用。缺点是,中间体对羟基苯胺须在甲醇中氢解, 催化剂钯/碳较为昂贵,故而从成本考虑不理想。
事故切换 事故池 加营养盐 加碱 加蒸汽 沼气燃烧 空气 污泥回流 空气
车间来水
格栅集水池
匀质调节池
中和池
升流式厌氧反应器
曝气池
初沉池
接触氧化池
达标排放
出水监测池
过滤、吸附
吸水池
二沉池
六、主要原料及产品的性质、规格、用途
(一)原料及产品物性: 1.硝基苯 无色或微黄色具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分 子式C6H5NO2。分子量123.11,相对密度1.205,熔点5.7℃, 沸点210.9℃,闪点87.78℃,自燃点482.22℃,蒸气密 度4.25,蒸气压0.13kPa。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 醚、苯和油,遇明火、高热会燃烧、爆炸,与硝酸反应 剧烈。
该法用铂-碳为催化剂,在10%-20%的硫酸水溶液中进行反应, 同时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作为分
散剂,以硅藻土、硅胶、沸石分子筛、活性炭等为载体,也可用 钯、铑、铱和钌等其他铂族金属作催化剂。另外,也可将铂与钯、 铑、铱、钌及金并用,有无载体都可。反应条件为:70-110℃,0.11Mpa。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工 艺设计
生化1309班 第五组
目 录
一、设计任务 二、产品介绍与前景展望 三、生产工艺路线的设计 四、小试优化与中试放大确定工艺路线 五、工艺流程图及最佳工艺条件 六、主要原料及产品的性质、规格、用途 八、回收套用与“三废”处理方法
一、设计任务: 年产1000吨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工艺设计 二、产品介绍及前景展望: 解热镇痛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药物,有的已人工 合成 100 多年,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如阿司匹林)。 此类药物种类繁多,有水杨酸类、酚类和乙酰苯胺 类等。它们能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并可解除某些 躯体疼痛。 其解热原理是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 中枢,通过皮肤血管扩张,散放出汗,而使升高的 体温恢复正常。
3.以对硝基苯酚钠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该路线制备简捷,技术成熟,适合工业化生产,但收率低,
产品质量不稳定,铁屑-盐酸还原步骤产生大量的铁泥,在 “三废”处理上存在许多问题,而且相较于硝基苯,对硝基 苯酚的价格较昂贵,国外许多国家已经相比较于PAP的合成,由PAP合成APAP路线较为固定均为乙 酰化,即由对氨基酚与醋酸或醋酐在加热下脱水,反应生成 扑热息痛。
一般采用有机酸和稀硫酸、醇等为反应溶剂,加 入表面活性剂和相转移催化剂来增加硝基苯在溶剂 中的溶解度。加入水溶性有机溶剂来减少水油两相 的混溶,从而使反应的选择性增大。反应后用固体 吸附剂来吸附未溶解的硝基苯。 该法流程短,设备也不难解决,催化剂能够重复 使用,催化剂较为贵重,但总体上的生产成本经济 合理,已经用于工业化生产。
八、回收套用与“三废”处理方法
1.主要三废: 以硝基苯为原料,通过催化加氢制得对 氨基苯酚的方法主要三废为废水,该法以 铁粉为还原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 酚、胺的铁泥和污水,污染较严重。扑热 息痛制药废水主要含对乙酰氨基苯酚、对 氨基苯酚、偶氮化合物、醋酸等。
2.废水治理方法: 目前处理扑热息痛制药废水处理方法有混凝沉淀、膜过滤、 厌氧生化处理、好氧生化处理等方式组合的工艺,本次设计 采用厌氧——两级好氧为主的工艺处理扑热息痛制药废水。 工艺流程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