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3课 女娲造人(12月16日)分解

第23课 女娲造人(12月16日)分解

第二十三课
女 娲 造袁 人珂
作者简介
袁珂 我国著
名的神话学家.其著作 《中国古代神话》是 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 代神话专著.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
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 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 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 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 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 生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 生活经验为基础,借肋想像和幻 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 的结果.
踪迹
读一读
lǜe
略微
chè
清澈
jiǎo
搅动
téng
枯藤
jiāng
泥浆
tán
泥潭
猜一猜
1.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比喻本领很大.) ( 神通广大 )的女神.
2.她忽然(形容一下子想出了办法.)( 灵机一动 ). 3.女娲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心里充满快乐.)
( 满心欢喜 )(形容极其高兴的样子.)( 眉开眼笑 ). 4.泥点落下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人儿,和先前用黄泥
作业布置:
一、熟读课文; 一、练习册第23课; 三、课外阅读《山海经》。
神话的特点:
•神话是原始人对自然和 社会的认识。
•神话富有幻想的形式。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都是
神或半人半神。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 夸父逐日
读一读
Pì jì mò péng
开辟 寂寞 蓬勃
niē wá
yuè
捏成 娃娃 跳跃
shòu chān zhèn
野兽 掺水 震响
jué
掘起
mào
相貌
zōng
“人”的心 理、情感、 活动
想象 真实合理
练一练
发挥联想与想象续写句子: 1、牵牛花开放啦,……
2、早上打开窗户,哇……
3、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总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 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 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 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 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把人分为男女,并让他们配合起来,自己 去创造后代。
找一找
1.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
• 一天变化七十次 • 揉黄泥造人 • 挥洒泥浆造人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的非 凡能力和 神奇方法
想象 大胆奇特
找一找
1.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 寂寞孤独 • 自豪欣慰 • 忙碌疲倦
• …………
捏成的小人儿,模样(没有两样,形容一个样子) ( 一般无二 ). 5.她觉得应该加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富有朝气,充满 活力.) ( 生气蓬勃 )起来才好.
想一想
❖ 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世间荒凉寂寞,应该添点东西进去, 让它生气蓬勃。
❖ 女娲是怎么造人的?
揉泥成团、挥藤洒泥。
❖ 女娲是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