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期末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学练精品课件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67张)
期末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学练精品课件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67张)
(10)动词作状语,指在国内
(11)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12)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13)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14)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5 (1)到/表示另提一事
(3)甚,很/好
(2)有时/或许;也许 (4)即使/虽然
(5)消散/停止、休息
(6)考虑,想到/想念
(7)大概是/动词,遮盖、掩盖;名词,盖子
(18)苦于 (19)曲折,绕远 (20)尽、全 (21)纷纷地 (22)更替
(23)通达,文中指改变 (24)愁苦。文中指担心 (25)停止 (26)慰劳
(27)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28)先前
2 (1)阙”同“缺”,空隙、缺口
(3)“反”同“返”,返回
(2)“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4)“畔”同“叛”,背叛
快速对答案 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1)逆流而上 (6)坠落
(2)茂盛 (7) 只是
(3)甚,很 (8)跟、随
(4)连接 延长 (9)至、到达
(5)消散 (10)筹划、治理
(11)真正,确实 (12)教导、训诲 (13)准则,标准 (14)遵从
(15)违背 扰乱 (16)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 (17)了解、明白
8 (1)门 (2)考虑,想到 (3)共同,一起 (4)大概是 (5)击鼓,打更
9 (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
10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示例:①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11 ②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17)凭借/连词,来/用在数量、方容词作名词,清波
(2)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4)形容词作动词,散净
(5)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6)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7)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8)使动用法,使……惑乱,使……迷惑
(9)使动用法,使……痛苦
惘之情。②动静结合。甲文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乙文中“水抵
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5
(1)交相辉映 (2)四季 (4)向西北,朝西北
(3)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6
(1)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2)梁的上面有一座小山丘,(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
(5)语气词/哪里 (6)断绝/极高的/停止,消失/绝妙的
(7)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和 (8)一直/笔直
(9)动词,到/助词,的/代词,指正道
(10)告诫/谨慎
(11)居住/经过
(12)兴起,指被任用/显露、流露
(13)从/给/在
(14)将近/况且
(15)使者、使臣/派遣
(16)动词,驻军、驻扎/名词,军队、守军/名词,军营
身上,如此罢了。
18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19 不一样。前者指治国的正道,即仁政,后者指(获得天下的)方法、办法。
20 (1)行冠礼 (2)同“汝”,你 (3)改变,动摇。文中是使动用法
(4)称作 (5)使者
21
(1)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2)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已经没有愧疚了!
7 (1)奇 奇状
(2)甲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到动,描绘 出一幅秀美、富有生机的山川图;乙文“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 饮于溪”把向下的岩石比作牛马饮于溪,生动形象地写出岩石的奇形怪 状(或:“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把向上的岩石比作熊罴 之登于山,生动形象地写出岩石的奇形怪状)。
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密切。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任选两个即可)
12 (1)飞奔的马 (2) 向东或向西 (3)冲击,撞击 (4)很,非常 (5)被
13
(1)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2)这种乐趣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
(2)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直言进谏啊。
(8)只是/表转折的连词
(9)表示约数/或许,应允,赞许等
(10)离开/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11)穷尽/贫穷
(12)边上/尾巴;末端,末尾
(13)草木/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
(14)向人致意,表示问候/表示感谢
(15)经过/居住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1 (1)顺流而下 (2)快 (3)全部,都 (4)形容
14 泉响 鸟鸣 幽静
15
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 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16 (1)离开 (2)震慑 (3)少 (4)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7
(1)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2)他们所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所厌恶的,就不强加在他们
(5)“女”同“汝”,你
(6)“曾”同“增”
(7)“衡”同“横”,梗塞、不顺 (8)“拂”同“弼”,辅佐
(9)“惠”同“慧”,聪明
(10)“被”同“披”,穿着
(11)“式”同“轼”,车前横木。文中用作动词,指扶轼
3 (1)介词,在/连词,如果/亲自/自从 (2)确数,十的倍数/概数,表示多
(3)做,行/动词,担任/介词,被 (4)正道/道路
2
(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2)我在小溪岸边走来走去,为这里的景色无人欣赏感到惋惜。
3 乙文写水的句子是: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
触石,洄悬激注。甲、乙两选文共同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
①借景抒情。甲文借长江三峡夏季和春冬季的美景,表达作者对祖国大
4 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乙文借溪水景色奇特、无人赏爱,表达了作者的怅
22 过 市 / 意 气 扬 扬 自 若 / 观 者 如 堵 23 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威逼,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
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24 (1)集市 (2)同“横”,梗塞、不顺 (3)征验、表现
(4)匹敌、相当 (5)臣服,服从
25
(1)(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 他的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