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千古一帝秦始皇
西安兵馬俑一號坑
谢谢欣赏
始皇詔「瓜棱形五斤權」,銘文為「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 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西漢南 越王博物館藏。
清· 袁耀《阿房宮圖》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銅馬車」,出土時間為1980年11月, 發現地點為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西側通往地宮的甬道中,由數千件零件組成, 雖只有兵馬俑實際大小的二分之一,但考古學家要用近十三年時間(1980年至 1993年)修復兩輛「銅馬車」,可見秦朝時期的工藝水平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 準。
秦代杜虎符,陝西歷史博物館藏,西安市南郊山門口出土,虎符是古 代朝廷用於傳達命令、調動軍隊的一種特殊憑證。通常作虎形,分為 左右兩半,右半符留在京師,左半符頒發給屯駐在外的軍隊。需調兵 時,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軍隊長官將右半符與左半符驗合後, 軍隊即按使者傳達的命令行動。
秦虎符小篆
中國山東省武氏祠「荊軻刺秦王」石刻,左邊為秦王政, 右邊為荊軻,中央伏在地上的是秦舞陽,下面是樊於期之 首級。
嬴政—千古一帝秦始皇
蒙汉良编著
秦始皇
嬴政,亦称秦始皇(前259年-前210 年),嬴姓,名政,唐代司馬貞在《史記 索隱》引述《世本》稱其為趙政,但仍有 爭議。後世俗稱嬴政或秦王政,亦被某些 文學作品稱為「祖龍」。自稱「始皇帝」, 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他十三歲即位, 親政後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重用李斯、 尉繚,三十九歲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五 十#34;
廿六年 皇帝盡併兼天下 諸侯黔首大安 立號為皇帝 乃詔丞相狀綰 法度量則 不壹 嫌疑者 皆明壹之 解說:詔書中的「廿六年」即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皇帝」指秦始皇。 「黔首」指百姓。「丞相狀、綰」指右丞相隗狀和左丞相王綰。「法度量則,不 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意思指度量衡不統一或者有問題的話,都要弄清楚, 並統一起來。 —《青銅詔版》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採用君 主專制制度及推行中央集權,也是中國歷 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不含追 尊皇帝)。統一天下後推行多項政策,例 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對後世 影響深遠的政策及典章法制,對日後中國 歷史的影響,可說是廣泛而深遠。但另一 方面,秦始皇在位期間亦進行多項大型工 程,包括修築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 加上暴政令人民徭役甚重,這亦是秦朝在 他死後速亡的其中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