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园林的风格ppt

中国园林的风格ppt

颐和园 避暑山庄 拙政园
留园
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 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借景周围的山 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 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 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 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 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 上地位显著。
66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点题,指出我国园林建造 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第二部分:(2-8)具体介绍我国园林风格 第三部分:(9)谈我国园林是综合性的 科学艺术,并且含哲理观万变于其 中.强调赏园需要丰富的生活,渊 博的知识.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 阅读全文 → 明确筛选要求 → 确定筛选范围→筛选整合
筛选整合信息。 4段 含蓄、耐人寻味
立 美 峰 人 峰
鸳 鸯 厅
79
雷 锋 夕 照 平湖秋月 南屏晚钟
断 桥 残 雪
80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81
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 5段
山际安亭,水边留矶 → 仰视、俯视
82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6段 曲中寓直 曲直自如
曲折有度
83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寒碧山庄
(现名留 园)位在阊(chāng)门外, 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 大名园之一。原为明 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 泰时的东园,清嘉庆 时刘恕改建,称寒碧 山庄,俗称刘园,当 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 峰十二座而著称。经 清太平天国之役,苏 州诸园多毁于兵燹, 而此园独存。光绪初 年易主,改名留园。 俞樾在《留园记》中 誉之为“吴中名园之 冠”。
风格独特
有 俯 仰 之 别 ⑸
( 1)

讲 究 意 境 ⑻
讲 究 曲 中 寓 直 ⑹
讲 究 以 少 胜 多 ⑺

丰富生活 渊博知识
(9)

89
课后作业
利用电脑查找中国园林的图 片,看看所搜索到的图片体现了 哪些园林风格。 美人峰
90
7段 以少胜多
以有限面积 造无限空间
84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9段 3、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林的美?
85
总结课文结构内容和语言特点
语 言 : 典 雅 凝 练
86
静观 ⑴揖峰轩( 动观 的山溪廊馆(
)环绕中央池水 )
⑵中央水池西北的假山古峰,有宋 讲究诗情画意 元山水画意。 ( ) ⑶“寒碧山庄”暗示园中栽植着 讲究“含蓄”与“耐人寻味” 白皮松 ( ) ⑷远翠阁可( 俯瞰 )全园,冠 仰视 云峰则需( )。
第3段:讲究诗情画意
第4段:讲究“含蓄”与“耐人寻味” 第5段:仰观与俯观
第6段:曲中寓直,曲直自如
第7段:讲究以少胜多,用有限的面 积,造无限空间 第8段:讲究意境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2—8段)
1、“动静之分”的依据 是什么?具体如何处理。
2、要造成“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样的境界, 在景物布局上应该考虑 哪些因素?
抑景
二、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 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 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 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 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 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添景
三、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 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 (如塔、桥等),它们本身 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 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 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 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 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 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 在颐和园后山的昆明湖中划 船,远方的桥主景,为两岸 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 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 色。
本文以漫谈的形式介绍 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虽 然主要是从造园角度加以 阐述的,但对如何赏园和 发现园林之美,有一定的 引导作用。作者强调园林 的欣赏与一个人的文化修 养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 我们应当学会鉴赏,但不 要刻意模仿。
65
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总起:第1段
分写:第2-8段 总括:第9段
2---8段 2、归纳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有 动 静 之 分 ⑵ 讲 究 诗 情 画 意 ⑶ 讲 究 含 蓄 , 耐 人 寻 味 ⑷ 有 俯 仰 之 别 ⑸
讲 究 曲 中 寓 直 曲 直 自 如 ⑹
讲 究 以 少 胜 多 ⑺
讲 究 意 境 ⑻
71
第 2段 :“静观”与“动观” 中国园林的风格
避 暑 山 庄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 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 园林之母”,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 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 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 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 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 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 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
六、借景
园林空间是有限的。在 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 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 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 景。借景有远借、邻借、 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 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 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 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 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 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 叫应时而借。
中国四大园林:
73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动静之分”的依据 是什么?具体如何处 理。
2段
静:有驻足的观赏点
动:有较长的游览线
74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2段)
网 师 园
庭院 → 静观
拙 政 园
小园 → 静主动辅
大园 → 动主静辅
75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3段
8段
2、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样的 境界,在景物布局上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昆明湖和万寿山
谐趣园
十七孔桥
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是由 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庄宫殿与 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 避暑山庄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 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 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 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曲径通幽
山随水转,水因山活
中国园林的造园方法:
一、筑山
二、理池
三、植物
四、建筑
颐和园 排云殿
五、匾额、楹联与刻石
中国古典园林的观赏方法 一、抑景 ——景露则境界小,景隐则境界大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 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 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 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 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 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19
(三)课文内容
思考:你觉得哪句话是课文中心句?
20
中国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22
什么是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 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 段,通过改造地形 (或进一步筑山、叠 石、理水)、种植树 木花草、营造建筑和 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 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 和游憩境域。
世界四大造园流派
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思维模式 等的不同,以及所在地的地理、气候、生物等各种 自然环境因素上差别,最终形成了世界四大造园流 派:
拙政园
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 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 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 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园 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 颇有步移景换之妙。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 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 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 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① 中国自然山水园 ② 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
③ 法国宫廷式花园
④ 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
可以概括为欧陆风情和东方园林两大体系。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西方园林
中西园林特点:
西 方 园 林
①人工美
②形式美
③必然性
中 国 园 林
①自然美 ②意境美
③偶然性
④婉约
④明晰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明人计成《圆冶》
68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 林的总体特点。
2、归纳出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 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
林的美?
69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林 的总体特点。
要求:四字词语,总体特点 ↓ 范围:文章第一段 → 筛选、整合
70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⑸中央水池通往池心岛的小 曲中寓直 桥( ) ⑹池边走廊的空窗、漏窗能 讲究以少胜多 够借景( )
富有诗情画意 ⑺“小桃坞”“又一村” ( ) ⑻园中书法家的石刻、花石纲的 讲究意境 遗物以及屋室内的装饰陈设 ( )
中国园林的风格
陈从周
历史悠久
有 动 静 之 分 ⑵ 讲 究 诗 情 画 意 ⑶ 讲 究 含 蓄 ⑷
第二单元
说明文定义——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 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