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周练卷(二)

高中语文周练卷(二)

周练卷(二)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落.笔/落.寞剥削./瘦削.不堪靡.靡之音/风靡.一时B.刹.那/古刹.累.赘/果实累累.强.弩之末/强.词夺理C.佣.工/佣.金攒.射/万头攒.动解.甲归田/解.囊相助D.殷.红/殷.切绰.约/绰.绰有余擢发难数./数.典忘祖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病入膏肓幅员辽阔遐尔闻名磬竹难书B.书声琅琅黯然销魂萎靡不振淋漓尽致C.迫不急待待价而估拾人牙慧高屋建瓴D.人才辈出珠联璧合入不付出闻过饰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个句子所运用的比喻________三层意思,需要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②人可以抛舍很多,但绝不可抛舍养育自己的土地,失去了对它的________,便失去了良知。

③从这故事里可以看出,李贺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把全部心血________到诗歌创作上去了。

A.包涵眷念灌注B.包含眷念贯注C.包含眷恋灌注D.包涵眷恋贯注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历代统治者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臣子能够见.贤思齐...,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B.虽然中消协“叫停”一次性餐具收费已半月有余,但“叫停令”并未立竿见影....,不少餐饮商家仍在未明示的情况下仅提供收费餐具。

C.什么样的记忆才不会被时间风化?肯定是那些在人生路上烙下深刻印记的经历,或者是民族发展中刻骨铭心....的事件。

D.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

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年十八,领本州中正。

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

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

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

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

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①之中,最有规检。

以名家子历任清华②,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

彦深任用,铭戢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变由其接引。

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

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生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

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司人得失。

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遗送白紬(chóu,丝织品)为信。

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邢邵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

弟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①素流:士族高门子弟;②清华:清要官职;③戢:感念。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

荣:认为……荣耀。

B.府省为奏,敕报许之敕:报告。

C.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许:称赞。

D.敬承来旨,吾无间然间:嫌隙,不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聿修独以.故情,存问往来。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①一日之赠,率而.不思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D.①多言可畏,譬之.防川。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人都表现袁聿修为官廉谨的一组是()①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③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④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⑤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⑥瓜田李下,古人所慎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

十八岁就担任本州中正官,后不断升迁,历任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

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后又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念及旧情,仍去看望。

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D.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

途径兖州,特意拜访旧友邢劭,以叙别情,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紬。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2)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

(3)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

11、下面的文字是关于“爱心”的议论,根据已有的句式和意蕴,在横线处补写句子。

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爱心是12、从下列文字中,概括“高纯度”饮用水的缺点。

人们饮用纯净水的初衷,是避免污染,但纯净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绝不可小视。

科学家指出,饮纯净水,无异于让肾脏“下岗”。

据专家分析,现在市场上的各类所谓“高纯度”饮用水,在消除细菌、有机污染物及致癌物质制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将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消除得一干二净。

众所周知,“水至清则无鱼”,试想连鱼都养不活的水,于我们人类能有多大好处呢?研究表明:“高纯度”饮用水的凝聚态结构,不仅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还会把人体内原有的微量元素淋洗出去。

这样一来就减弱了人体的免疫力,可以引发许多疾病。

“高纯度”饮用水。

13、请将下列长单句,改写成几个有意义联系的短句。

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透明国际是1998年成立的旨在加强有关国际组织与各国反贪机构之间的联系,遏制国际商务活动中腐败行为的一个非政府、非赢利的国际反腐组织。

周练(二)答案:1.A。

【A读音依次为:luo4;xue1;mi3。

B依次读cha4;lei2;qiang2/qiang3。

C依次读yong1/yong4;cuan2;jie3。

D依次读yan1/yin1;chuo4;shu3。

】2.B。

【A“遐尔闻名”应为“遐迩闻名”,“磬竹难书”应为“罄竹难书”;C“迫不急待”3.C【包含:里面含有。

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

眷念:想念。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灌注:浇进,注入,可用比喻义。

贯注:可指精神、精力集中,也可指语意、语气连贯,贯穿。

】4.D.【(解析:D.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A.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B.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

C.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里,永远不忘。

)】5.【参考答案:B。

这道题要从叙述角度一致考虑。

本段文字是以“南天门”为中心来叙述的,所以承接上文应该先说“门外”,然后再说“门两旁”。

联系下文的语意来看,前面的语意最好是“对联一副”,这样才能够衔接紧密。

所以应该选择答案B】6.B(这里的“报”应该是“回报”“批复”)7.C代词,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短语,表示……的。

A①以:因为,②以,把。

B①而,通“尔”,的样子;②连词,表转折关系。

D①之:代词,人言。

②之:主谓之间,可不译)8.C(①句是他为官之前,由于品性而深受赏识;③句是由于他的政绩,受到百姓爱戴;⑤句是说他受到信任。

)9.D(“特意拜访旧友邢邵,以叙别情”与原文不符,也与袁聿为官谨慎的特点不相符。

)10.(1)(袁聿修)与人无争,很受尚书崔休的赞赏。

(竞:争;为……所:受、被,)(2)有人的带着美酒肉脯,哭泣着留连不舍,都争着要远送他一程。

(或:有的人;将:带着,)(3)东魏北齐时期,台郎中很多人不免互相结交来往,赠送礼物。

(交通:结交来往;饷遗:赠送礼物,)参考译文: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

性格深沉而有见识,清净寡欲,与人无争,深受尚书崔休的赏识。

十八岁时,作了本州的中正官。

不久,又兼任尚书度支郎,还历任五兵郎中、左民郎中等。

齐后主天统年间,出京担任信州刺史,信州就是他的本乡,当时人都认为是荣耀。

他为政清简不需说话州内就治理好了,从州内的官吏以下,直到鳏寡孤幼,袁聿修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

后主武平年间,朝中御史全都出京巡视诸州,梁、郑、兖、豫等与信州疆域相接,在信州的周围,御史们都检举揭发了官员的不法行为,而御史竟然不到信州来,足见袁聿修所受到的信任。

到他任满解职还京时,全州包括僧人在- 13 - 内的百姓,赶来差别的填满道路,有人带来美酒与肉脯,哭泣着留连不舍,都争着要远送他一程。

袁聿修回京后,信州百姓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求给他立碑,收敛绸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来撰写碑文以记述他的功德,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同意。

袁聿修自小平和温润,在士族高门子弟中,最有规矩法度。

他以名门之子历任清要官职,当时名士多很赏识他,称许他的风采与见识。

他在郎署的时候,正好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就结为朋友。

赵彦深以后遭到淘汰,被遣放回家,由于无人拜访,大门口都长上杂草,只有袁聿修还因为老交情,到赵彦深家探问往来。

赵彦深得到重用后,仍感念甚深,因此,袁聿修虽然无愧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但他历任要职,也与赵彦深的援引有关。

后来袁聿修至吏部尚书,当然还是靠自己的才干声望所致。

他在官廉洁谨慎,当时很少能和他相比的。

东魏、北齐时期,尚书台郎多不免于相互送礼,袁聿修在尚书十年,没有接受过别人一升酒的馈赠。

尚书邢劭与袁聿修有旧交,每当在尚书省开玩笑时,常称袁聿修为清郎。

武成帝大宁初,袁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察,并受命考核官员的得失。

他经过兖州时,邢劭正担任兖州刺史,两人分别后,邢劭派人送去白紬作礼物。

袁聿修退还白紬不受,给邢劭写信说:“今日经过您处,与平日拜访不同,瓜田李下,必须避嫌,古人对此是十分慎重的。

人言可畏,应像防御水患一样,不忽视细微末节,愿您体会此心,不至于重责。

”邢劭也欣然领会,回信说:“先前的赠送,过于轻率,未加考虑,老夫不经意间,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