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三下·舟山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囿(yóu)于交通和科学手段,加之沧海桑田山河陵替,古人流传下来的遗产难免精芜(wú)混杂,真伪混淆,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生活的需要。

B . 例如带有褒义的词语不能用于贬义,常用于口语的词语不大和书面语搀(chān)和,庄重的文章钻进轻佻(tiāo)或者诙谐的字眼就会破坏全文的格调。

C . 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这些叱咤(zhà)风云、彪柄千秋的历史巨人的另一面:他们在腥风血雨中的生死恋情,戎马倥(kōng)偬中的短暂团聚,心心相印的缱绻以及浓郁的舐犊亲情。

D . 他的事迹感染了无数青年人:毕生忘我工作、博览群书,努力从一切文明成果中汲(jí)取养分;时常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可苦难却让他更加笃(dǔ)定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2. (2分)(2018·江苏模拟)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诗经》所言风物,皆百姓日常所闻所见,与生活_________。

因为熟悉,才能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采葛》中,葛可用于织布,萧可用于祭祀,而艾的用途更为_________。

相思之人将款款深情_________在这几株寻常、柔韧的植物上,正如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

郁情欲舒……其言浅,其情深也。

”A . 休戚相关广泛寄寓B . 休戚相关广阔寄托C . 息息相关广泛寄托D . 息息相关广阔寄寓3. (2分) (2017高二上·黔南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他入伍七年来,亲手抓捕犯罪分子12名。

如今他已是一名老队员,虽然浑身遍体鳞伤,但每次训练和战斗都有他的身影。

B . 直到深夜,小王才回到宿舍,一开门就见屋子里灯火通明,老书记米正孝和他的朋友任晓菲还坐在炕沿上,一边聊天一边写着什么。

C . 中央自从下定反腐决心,决定老虎苍蝇一起打后,各级政府官员作风大有改观,但仍有不少贪腐分子不知收敛,依然我行我素。

D . 能否将决策建立在民主、透明、科学的基础上,求得决策与民意的契合,这既是对决策意识的考验,也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

4. (2分) (2017高一下·扬州期末) 下列各项中对课文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老师形象。

B . 《送考》按时间顺序,先写赶考路上的情形,再写学生考试的情形,最后写发榜前后的情形,随着情节的发展,学生们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C . 《云南冬天的树林》通过对一片树叶死去的全过程的细腻描写,赞美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D . 《想念地坛》中史铁生认为,只有柔弱,内心才能感受安静,才能让我们不断地回到零度,不断地审视自我,重新定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5. (2分) (2017高一下·铜山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曹禺,1910年出生,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者,语言艺术大师,1933年,在即将完成大学生活时,创作了《日出》取得巨大的成功,后来又创作了《雷雨》,一举成名。

代表作《北京人》《原野》。

B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别称杜工部、杜拾遗,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新乐府写作,代表作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三吏”“三别”。

C .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后主,与其父李璟并称南唐二主,《虞美人》是李煜被俘后写成的,“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子。

因李煜填此词,又名“一江春水”。

D . 李清照,号幼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成就最高者。

主张“词别是一家”,写有《词论》《金石录后续》,结集为《漱玉词》。

6. (2分) (2017高一下·常州开学考) “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中三姓家奴说是的()A . 张辽B . 徐晃C . 夏侯惇D . 吕布7. (2分) (2017高一下·南昌月考) 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与谢安等于三月三日集会。

农历三月三为上巳节,有踏青,水边洗濯,祈福消灾的习俗。

B . 姓氏起源于上古时期的母系氏族,夏、商、周三代姓与氏合二为一,出现以国名(如周、秦)、官职名(如司马、司徒)、职业名(如陶、巫)等为姓氏的现象。

C .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亦有才名,“唐宋八大家”三父子占去三席,“一门父子三词客”指的就是他们。

D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

因一篇《蜀道难》得贺知章赏识,赞李白为“谪仙人”。

由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举荐,李白得以供奉翰林。

8. (2分)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囚绿记》陆蠡散文B . 《包身工》夏衍报告文学C . 《游褒禅山记》苏轼山水游记D . 《离骚》屈原诗歌9. (2分)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①而刘夙婴(婴:缠绕)疾病,常在床蓐②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大概)有神护者B . ①一春鱼雁(代指书信)无消息②寻蒙国恩,除臣冼马(寻:寻找)C . ①久已后书儿,信儿,索(须)与我凄凄惶惶的寄②煞(表示极度)强如状元及第D . ①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当心,留意) ②逮(及,至)奉圣朝,沐浴清化10. (2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末)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 .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焉用亡郑以陪邻C . 天下可运于掌皆以美于徐公D .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1. (2分)下列各句中解释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 .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使……为侣。

名词使动用法)(《赤壁赋》)B . 今予家是溪。

(家,安家,名词作动词)(《愚溪诗序》)C .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祭十二郎文》)D .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功,功名)(《逍遥游》)12. (2分) (2019高一上·绍兴期中)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苟以天下之大B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C . 渺渺兮予怀D .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3. (16分) (2018高一上·台州月考) 阅读下面甲、乙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小题【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乙】辱书云,欲相师。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

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士大夫之族族:类B .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道:风气C . 炊不暇熟暇:空闲D . 被南越中数州被:披散(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辍耕之垄上B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C . 以召闹取怒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 . 其可怪也欤其真无马邪(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乙文第二段写韩愈因反对不事师的坏风气,抗颜为师,而遭到笑骂攻击,以致被逼得不能安其位。

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深切的同情。

以此说明师道之衰,及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

B . 乙文第一段写对韦中立的“欲相师”直接谢绝。

C . 乙文第三段不仅赞美了韩愈提倡师道的勇敢精神,斥责了那些群怪聚骂反对从师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敢为师的苦衷和怕连累后学的心情。

D . 乙文第三段中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反问句,表达了对士大夫之流压抑“从师”正确意见的愤慨与沉痛之情。

(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②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三、默写 (共1题;共6分)14. (6分) (2018高二上·深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回忆了布衣时期在南阳躬耕的事情,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当时只想保全性命而没有想过出名的观点。

(2)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对人生的感悟实现了共鸣;他们“________”忘记了空间;“________”忘记了时间。

(3)《蜀道难》中表现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5. (15分) (2017高一上·徐州期中)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柴禾刘亮程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注]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

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

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

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凑在一起。

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

有的人家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

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人却不行——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