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真的长头发》说课稿一、说教材《小真的长头发》是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日本作家高楼方子写的一篇文章,作者组织出一段段具有童真童趣的对话,描写了一群小女孩围绕着“长头发”的话题展开的大胆美好的想象。
留着妹妹头的小真,在拥有漂亮长头发的朋友们面前一点儿也不示弱,津津有味地向朋友们描述自己拥有了长头发之后的情景:用头发钓鱼、用头发套住栅栏里的牛、用头发帮妈妈晾衣服,想象让松软的辫子卷在自己身上成为暖和的被子,甚至还想象烫起来的长头发变成树林,成为小动物们的乐园……。
小真的设想让朋友们听得入了迷,也将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让人感受到来自小朋友单纯天真而又活泼大胆的想象魅力。
二、说学情上好一堂课,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学情。
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自控能力和忍耐力都较差,但是他们对图画这种直接感官刺激的物体感兴趣,形象性思维占主导地位,联想丰富,并乐于表达。
在小学阶段,每个孩子都是画家,错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将不再能够发现色彩与线条所表现的神奇。
于是,我和我的搭档唐老师在王子荣老师、周艳芳老师的指导下,在我班开展读写绘实验将近一年,我班孩子已读过近百个绘本,他们爱读绘本,读完绘本后画一画、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故事也成了他们的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接触和了解以独特想象为特点的绘本故事,感受它的生动有趣。
2、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掌握“边看边读边猜想”的阅读方法。
3、能将生活和想象结合,进行想象力训练。
4、在阅读中积累相关语句,用“要是(只要、如果)……就能……组织语言。
5、续编故事,动手画一画,感受绘本的趣与乐。
四、说教学方法本堂课,我个人尝试在以下方面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教学目标。
1、猜测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开始时,让学生猜一猜图片上三个小女孩里面到底谁是小真;观察小真站在凳子上的图片时,让学生猜测小真会说什么;自主阅读前,让学生猜测小叶和小美会担心什么,在猜测中实现故事与读者的互为编织,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想象热情。
2、品读入境:如读课题时,让学生一边比划头发的长度一边读课题,把学生带入有趣的故事中。
共读故事时,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动感图片、有声有色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故事的真实场景,钓鱼、拉牛、当被子、晾衣服……每个孩子就是绘本中的小真,他们为自己的长头发感到无比自豪,为长头发能做各种神奇的事而感到惊叹。
于是他们情不自禁地表演,情不自禁地读故事中的文字。
这样的共读绘本,师生一起完成一次与众不同的生命体验,游戏的欢愉,始终萦绕在每个人心间。
3、体验促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
品读了小真的故事,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也有一头神奇的长头发,想象长头发还可以干什么?滑滑梯、跑道、荡秋千、抓坏……无一不是极富个性的想象。
虽然,孩子们的想象也许是“不合理”,却又是那样的可爱。
4、注重语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在带领孩子们欣赏绘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充满天真稚趣的问答后,我让学生及时回归语文,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相关语句,能用“要是(只要、如果)……就能……”组织语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5、创作获乐:课堂是孩子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
在完成小真与自己的身份替换、现实与想象编织交错后,鼓励孩子自制绘本。
自制绘本,如同每个孩子在自己的思想沙滩上,串起一颗颗想象的珍珠,这时全班孩子的想象不再是只言片语,也不只是一个画面,一个场景,而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制作一本充满童真童趣的班级绘本,是一件多么温馨、有趣的事。
6、自主阅读:“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课后让学生带着习得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绘本故事延伸了40分钟的课堂。
五、说教学流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组织学生自主检查、订正,教师适时进行强调指导。
2.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朗读,并用喜欢的词语造句。
3.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朗读了整篇课文,初步感受了小真的美好想象。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看看小真的长头发到底有多神奇。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一)梳理感情变化,体会感情表达。
1.思考交流:小真为什么想要拥有一头美丽的长头发呢?(1)相机出示第1自然段,学生齐读,理解“美得不行”。
·小叶和小美留着长头发,她俩美得不行。
小真呢,留的却是短短的妹妹头。
明确:“美得不行”意思是说留着长头发的小叶和小美心里十分得意。
“却是”一词让我们感到小真在小伙伴中间是与众不同的。
(2)“美得不行”的小叶和小美会带着什么表情和动作说话呢?演一演她们说话的样子(第2、4、5自然段),体会二人的心情。
(骄傲的、昂着头的、炫耀似的……)(3)如果小伙伴在你面前炫耀自己没有的东西,你是什么心情?(羡慕、嫉妒……)(4)读一读小真的话,体会小真的心情。
指导朗读。
·“哼,能长多长?”(语气词“哼”传神地体现了小真的不屑,不屑是因为内心忌妒。
“能长多长?”的画外音是“已经够长了,再长也长不到哪儿去”。
读出不屑的语气。
)·“怎么,你们的头发才能长那么长?我的啊,能长得更长呢!”(“才能”“那么”要读出不屑的语气。
用反问的语气,表现小真的不服输和自信。
)(5)用自己的话回答交流前面提出的问题。
明确:小伙伴在小真面前炫耀自己的长头发,小真心里有些不服气,便说自己的头发能比她们的长得更长。
(6)合作朗读表演第1~6自然段,注意读好人物的语气,表现人物的真实心情。
2.小叶和小美此时相信小真说的话吗?小真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导朗读体会第7、8自然段。
·“嘿!能长多长?”(“嘿”带有戏谑、不相信的口吻。
读出怀疑、好奇的语气。
)·“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说起那个长来啊……”(几个重复的“老长”带有强调、夸张的口吻。
破折号表示语音延长。
)3.在故事的最后,“美得不行”的小叶和小美有了什么变化?(1)引导学生找到第21、22自然段,重点体会“听得入了神”“羡慕”。
(2)指导朗读,读出羡慕、期盼的语气。
4.教师小结。
过渡: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一开始“美得不行”的小叶和小美渐渐对小真的描述充满了好奇,到最后竟然听得入神,开始羡慕起了小真。
同学们,是什么让她们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对,是因为小真的想象太有趣、太吸引人了。
小真的想象是否也吸引到了你们呢?我们再一起来细细感受一下。
(二)细读故事,感受想象之趣。
1.交流思考:小真想象自己的长头发有怎样神奇的功能?(钓鱼、套牛、变成被子、当成绳子晾衣服……)2.分组交流:你最喜欢小真所描述的哪种功能?跟同学说一说。
3.集体汇报,朗读展示。
观察图片,感受辫子垂钓(1)出示文中用辫子钓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1:小真居然能用头发来钓鱼,而且什么鱼都能钓上来,简直太神奇了!预设2:她的头发能从桥上一直挂到河里,太长了。
这么长的头发,该有多重啊!(2)这么长的头发的确令人惊叹。
小真自己怎么说的呢?(出示第9自然段。
)(3)从一个“垂”字,你能感受到什么?(小真的头发又长又重。
)过渡:这么长的头发还能做些什么呢?小真又想到了什么?做做动作,感受辫子套牛(1)指名读第10自然段。
(2)“嗖的一下”让你感觉到了什么?(辫子被扔出去的力度很大。
)(3)指名几位男生模仿套牛的动作,其他同学评价。
(4)好,套上了!我们一起用劲拉啊拉,结果怎样?(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
)(5)小真还是个大力士呢!拉到牛的小真,心情怎么样?(自豪、开心。
)(6)那我们一起开心地读一读!想象画面,感受辫子当被子(1)指名读第11自然段。
(2)想象一下,“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3)出示裹着被子的图片,体会“头发被子”的舒适。
(4)当你睡在松松软软的头发卷里,你的心情怎么样?(舒服、快乐。
)(5)那我们一起舒缓地读一读!观察图片,感受辫子当晾衣绳(1)出示用长头发晾衣服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画面。
(2)指名读第12自然段。
(3)小真做了哪些事?(用辫子帮妈妈晾衣服,读十本书。
)(4)用恰当的关联词把这两件事连起来说一说。
(不仅……而且……)(5)小真真是了不起!咱们一起自豪地读读这一自然段吧。
4.同学们,想象一下,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变成什么,又能用来做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1: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变成长长的风筝线,用来放风筝。
预设2: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变成长绳子,同学们可以用它来跳绳,太好玩了!5.交流讨论:这么长的头发,难道不会给小真的生活带来一些困扰吗?你觉得小真的长头发会带来哪些麻烦?6.默读第13~20自然段,感受长头发带来的不便。
(1)小叶和小美也有同样的疑惑,看看她们是怎么说的?相机出示文中的句子。
·“可是,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再说,怎么梳呢?那么长的头发。
”·“但是,那么长的头发,平时不是很碍事吗?”·“是啊。
拖在地上不难受?”明确:小叶和小美提出小真的长头发有三个不便之处:不好洗,不好梳,很碍事。
(2)对于这些不便之处,小真又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呢?如何洗头发·“抹上香波一揉,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唯一遗憾的是不甜。
”·“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①为了让语句读起来轻松有趣,这两句话中都运用到一种修辞手法,看明白了吗?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头发当时的形状。
第一句把头发上的泡沫比作蛋卷冰激凌,第二句把头发比作海带。
②出示图片加以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让画面更加直观。
③出示要补充的句子,引导学生在课本第61页下面的空白处写一写。
仿写:在太阳底下晒干、梳顺的头发,乌黑发亮,好像一匹光滑的绸缎。
如何梳头发·“这太简单了。
当头发长到那么长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十个妹妹了。
我只要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就行了,十个妹妹会卖力地给我梳头的。
好玩极了!”①指名读一读,说说那是一幅怎样的场景。
②想象画面,你觉得小真此刻是怎样的感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③带着感受齐读这句话。
如何解决碍事·“没关系。
到那时我就把头发烫起来。
于是,我的头发就会变成树林!小鸟、松鼠、小虫子们,都来到这里,这片树林别提有多棒了。
”①指名读一读,思考:那么长的头发烫起来,会是什么样儿的?小真自己是怎么说的?②想象说话:小鸟、松鼠、小虫子们会在这片“树林”里干什么呢?示例:小鸟在这里安家落户,松鼠抱着松果悠闲地晒太阳,蝴蝶绕着树林翩翩飞舞,蟋蟀在这里愉快地生活、歌唱……多么令人神往!③小叶和小美听得入了神,她们羡慕地说了些什么?全体学生齐读第21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