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悲惨命运[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
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了,到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了的时候,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呢!”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
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动三先生了。
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
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
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他到一个朋友家里拜访。
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呃,我想我……”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动三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待一会儿吗?”动三从来都是说实话的。
“噢,我能。
”他说,“当然,我--呃--可以再待一会儿。
”他留了下来,喝了十一杯茶。
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来。
“呃,
“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呢……”现在,我想我真的……”“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
“呃,是可以的。
”动三说,“假如……”“那就留下来吧。
我肯定我的丈夫会很高兴的。
”“好吧,那就留下来吧。
”他颓然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的茶水,怪难受的。
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
动三从头到尾都在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分告辞。
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动三到底是因呆笨而显得闷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呆脑的。
吃完饭后。
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拿出照片给他看。
她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
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动三已经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
动三站起来:“现在告辞了。
”他以恳求的口吻说。
“告辞?”他们说,“才八点三十分,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没什么事。
”他承认,然后苦笑了一下,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来。
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的宝贝儿子--那个可爱的小调皮鬼把动三的帽子给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动三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动三一起抽烟聊天。
动三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果断地离去,可是办不到。
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他了,就用反话挖苦他说:“动三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铺。
”动三误解了他的意思,竟然连连道谢。
于是男主人便为他安排了一个空房间,内心却狠狠地诅咒他。
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了,留下动三和家里的宝贝儿子玩。
动三一天一直在琢磨着回去,可他又左右为难。
男主人傍晚下班回来了,他发现动三还在家里,大感吃惊和恼火。
他想开个玩笑把动三支走,于是说:“我认为该向动三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一阵,然后紧紧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
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清。
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
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呃,我想……”紧接着又倒在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
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再来一杯茶,再拿照片来!哈!”在动三假期的最后一天,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在往地上倒水。
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动三去世了。
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
再见!”(选自《小说选刊》2011年第12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描写人物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
如动作描写:“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
”B.小说结尾描写“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在往地上倒水”,主要目的是照应开头“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一句。
C.小说以动三的悲惨命运为线索,以人物行踪为顺序,文脉清晰。
作者自始至终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动三的同情和褒扬。
D.女主人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但动三只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就站起来想走,这表明动三心不在焉,急着告辞回家。
E.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动三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
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清。
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预付食宿费、被主人误解带来的思想折磨等。
2.文章开头“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
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3.小说运用了巧合和幽默的手法。
请你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
(6分)4.简要概括主人公动三的性格特点,并探究造成动三先生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
(8分)答案:1.(5分)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1.①总领全篇,点明小说的主要内容--“动三拜访朋友觉得很难告辞”的故事。
②伏笔手法,开篇的“告辞难”为最后动三死时说出的“再见”埋下伏笔(或答“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同时为下文展开动三的故軎作了必要铺垫”。
)③开篇以“告辞难”表达作者点,点明本文主旨。
(言之成理即可,一点2分,三点6分。
)1.①巧合。
小说在情节的设计上,多处运用了巧合,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如:八点三十分,动三想走主人挽留,而就在这时,主人的宝贝儿子把动三的帽子给藏起来了。
(1分)②黑色幽默。
小说在谋篇布局、情节的设计、人物的刻画等方面,运用了幽默甚至夸张的笔法,丰富了小说内涵,表现出了作者的幽默和机智(2分)。
如:情节上,动三因为难告辞竟然抑郁成疾直至死亡。
(1分)(围绕观点所作阐释准确,2分;举例正确,1分。
)1.性格特点:①过于忠厚、规矩、;②不善辞令;③犹豫不决;④迂腐、呆板。
(2分)主要原因:①动三的犹豫、呆板、木讷的性格。
(概括2分,举文中情节1分,文中情节略)②主人的“好客”和虚伪。
(概括2分,举文中情节1分文中情节略)(如答成其它原因,言之成理也算正确。
)答案解析: 1.B.主要目的是照应开头,烘托动三悲惨命运,从而突出主题。
C.小说以动三拜访朋友为线索,并以时间为顺序,自始至终抓住人物描写,突出主题。
E.还有动三犹豫不决等原因。
1.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有些人,具有代表性,告辞难是故事的中心内容。
所以分析这句话时可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分析。
结构方面要考虑其在文中的位置与作用。
同时这句话具有代表性,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在情节安排上具有特色。
设置一些具有巧合的情节让文本更具可读性,幽默是一种机智,从轻松的玩笑中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所以答题时要注意引用文中的事例,具体分析。
1.本题为探究题,做题时要立足文本,大胆地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对此要联系作品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概念化,给人物贴标签。
从文中动三先生几次无法拒绝主人的挽留,表现其呆板的性格,不能分清什么是真心与假意,更没有听出其气恼的情绪。
所以他的命运多半毁在自己的手上。
当然也要主人的虚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