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海洋功能区划
可再生能源区
5
旅游休闲娱乐区
5.1
风景旅游区
5.2
文体休闲娱乐区
6
海洋保护区
6.1
海洋自然保护区
6.2
海洋特别保护区
7
特殊利用区
7.1
军事区
7.2
其它特殊利用区
8
保留区
8.1
保留区
第二章
第八条
唐山市海域位于渤海湾西部,东起滦河口与秦皇岛市海域交界,西至丰南区涧河口与天津市海域交界。所辖沿海地区包括乐亭县、海港开发区、曹妃甸区、滦南县和丰南区。唐山市是河北省重要的沿海城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8°55′-40°28′,东经117°31′-119°19′,管辖海域面积446689公顷,唐山市沿海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东接辽东半岛经济区,占据华北与东北的交通咽喉地带,同京九、京沪、京广、京哈、京承、京包欧亚大通道相连结,腹地广阔、货源充足、交通便捷,外源性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条件优越,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是华北、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门户。本区海洋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基础雄厚、文化底蕴深厚,是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龙头”,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多种农副产品富集地区,是沟通东北及华北的商品集散地和运输要道,战略地位突出。
17.河北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3-2020年)
18.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15年)
19.河北省海洋生态红线(2014-2020年)
20.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21.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2.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3.《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17108-2006)
——以国防安全为关键,坚持安全为先,保障需求。保障国防安全和军事用海需要,保障海上交通安全,加强军事设施保护。
第五条
区划范围东起滦河口昌黎海域界线,西到涧河口冀津北海域界线。向陆至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海岸线,向海至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外部界限。区划总面积4466.89平方公里,大陆岸线长度229.72公里。
第九条
唐山市海域地处华北拗陷区,受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影响,区内多发育隐伏断裂,新生代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较频繁。大清河口以东为沙坝环绕冲积—海积平原海岸,大清河口至南堡为残余沙岛环绕的海积平原海岸,南堡至涧河陆域为海积平原,属粉沙淤泥质海岸。受滦河入海泥沙影响,沿海形成宽广的冲积、海积-冲积平原,构成了低平的三角洲平原海岸,水清滩缓,河口的潮汐通道与沙坝相伴,沿岸沙岛链状分布,形成了独特的复式双道海岸和典型的沙坝潟湖生态系统。唐山市管辖海域面积446689公顷,滩涂面积83400公顷,大陆岸线长229.72公里,有海岛13个,海岛陆域面积3552.37公顷,海岛岸线长125.7公里,岸线类型为以粉细沙、淤泥质粉沙为主的软质海岸。
区域内海岛多为沙坝岛和蚀余岛,岛体覆盖植被稀疏。大清河口近岸海域的菩提岛和月岛,生境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物种较多,海岛生态系统发育典型,保护与观赏价值高。
第十条
未来十年是唐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切实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阶段。海洋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以海陆统筹为准则,坚持区域协调、海陆联动。根据海洋空间与陆地空间的关联性,以及海洋系统的特殊性,统筹协调海洋陆地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促进海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切实保障河口海域防洪安全。
——以集约用海为理念,坚持集中集聚、统筹规划。促进用海方式根本转变,扭转“分散、粗放、低效”的传统用海用岛格局,坚持统筹规划、集中集聚用海用岛,引导海洋产业相对集聚发展。
——开展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以规范用海秩序、改善海洋环境为重点,重点对由于开发利用造成的自然景观受损严重、生态功能退化、防灾能力减弱以及利用效率低下的海域、海岛、海岸带实施整治修复,保护与恢复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岸线长度不少于40公里、整治海域面积不低于1.2万公顷、整治修复海岛不少于4个。
第四条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近海及海岸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海洋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和生态功能得到明显提升,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发挥,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新建海洋保护区1个,保护区总面积不低于1万公顷;海洋基本功能区海洋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90%以上;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不低于管辖海域面积的25%。
第三条
进一步明确海域基本功能,实现唐山市管辖海域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区划实施,建立起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海洋开发利用秩序,保护海洋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唐山沿海经济带发展。到2020年,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海洋开发利用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海陆统筹,促进海域、海岛的合理开发,综合运用海域、海岛管理的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强化海洋功能区划的实施管理,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海岛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
拥自然海岛与特征海岸、现代化港口、特色产业和典型生态景观为特色。潮汐类型属不正规半日潮。受季风影响,波浪以风浪为主,涌浪比例较小。海洋自然灾害主要有海岸侵蚀、地面沉降、风暴潮、赤潮、海冰等。
海域水质状况能够满足环境功能要求,海域营养盐丰富,海水环境质量、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
沿海港址、海盐、油气资源优良,滨海旅游、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能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港址资源分为潟湖—沙坝港址和河口港址两类,王滩、曹妃甸为潟湖—沙坝港址典型代表,水域开敞,水深条件好,曹妃甸甸头临近渤海深槽,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深水岸线长,适宜建设大型深水泊位。河口港址浅滩区泥沙运动活跃,滩宽水浅,船只须沿潮沟出入,建有多出渔港。滨海旅游资源以自然海岛与特征海岸、现代化港口、特色产业和典型生态景观为特色,集中分布于大清河口以东滨海地带,国际旅游岛开发已见成效。拥有各种海洋生物246种,其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种类27种。沿海地区原盐生产条件优越,制盐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盐业资源集中分布于大清河口至涧河口沿海地区。区域地处我国重要的油气构造区——渤海盆地,有乐亭、石臼坨、沙南、渤中、南堡等凹陷和石臼坨、沙垒田、马头营等凸起,在凹陷及相邻凸起带上形成油气富集区,组成复式油气聚集带,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勘探潜力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探明石油储量6.3亿吨。沿海地区是全省风能资源的富存区,属全国沿海风能较丰富区,年有效风能贮量1034~1457千瓦时/平方米,开发潜力巨大。各季风能以春季最大,冬季次之,夏秋较小。还分布有北港、柳赞2个地热梯度大于3℃/100米的热异常区,深层地下水产热丰富质优,开发利用价值高。
第六条
依据全国和省级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基本功能区分为8个一级类型和22个二级类型,见表1。
第七条
1.唐山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文本;
2.唐山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登记表;
3.唐山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图件。
表1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表
一级类海洋基本功能区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提速。唐山沿海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国务院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1-2015年)》,使唐山在河北沿海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布了《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明确把唐山定位为“十二五”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和全省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重要增长极,为唐山海洋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为唐山沿海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唐山沿海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提供了契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国家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唐山沿海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分工和合作不断深化,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为唐山沿海地区承接和转移产业创造了条件。
——维持渔业用海基本稳定。渔民生产生活和现代化渔业发展用海需求得到有力保障,重要渔业水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修复,海水养殖用海的功能区面积不少于7.1万公顷。
——保护自然岸线资源。严格保护自然岸线资源,养护具有生态功能的岸线,围填海项目中打造适宜公众亲水的岸线,保有大陆自然岸线(包括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海岸生态功能的岸线)不低于60公里。
二级类海洋基本功能区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1
农渔业区
1.1
农业围垦区
1.2
养殖区
1.3
增殖区
1.4
捕捞区
1.5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1.6
渔业基础设施区
2
港口航运区
2.1
港口区
2.2
航道区
2.3
锚地区
3
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3.1
工业用海区
3.2
城镇用海区
4
矿产与能源区
4.1
油气区
4.2
固体矿产区
4.3
盐田区
4.4
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多风;夏季气温较高,雨量多而集中;秋季天高气爽,降温较快;冬季寒冷、干燥少雪。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大风、台风、寒潮、雾等。
沿岸有主要入海河流14条,分属于滦河、冀东沿海独流入海河流域两大水系。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为40亿立方米,入海沙量约为1200万吨,主要集中在滦河水系。
唐山市海洋功能区划
(2013-2020年)
(公示稿)
文 本
唐山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