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权威版本-最全_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权威版本-最全_
3秒后----头晕 18秒后----脑缺氧 30秒后----昏迷 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 6分钟后----全部脑细胞死亡
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
……所以,
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
学习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心脏性猝T综合征LQTS J波综合征 短QT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 特发性TV/TF 电解质紊乱 药物尤其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的心律失常
Brugada
LQTS
预激综合征WPW(Wolf-Parkinson-White)
WPW
心脏性猝死SCD分期
前驱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数周或数月的前驱症状如心绞痛 、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非特异性。
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 小时。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 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心脏 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则95%为心源性
心脏骤停期: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 心音消失。 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很快即停止
CPR
心肺复苏概述 (CPR)
心肺复苏术的目的
◆心肺复苏术是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技 术。 ◆心肺复苏的目的: ◇挽救生命,恢复患者中断的心跳、呼吸; ◇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 “植物人”的发生。
心肺复苏相关概念
• 晕厥 • 昏迷 • 心搏骤停 • 猝死
心肺复苏相关概念
晕厥
争 分 夺 秒!
大量实践证明: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率
黄金急救4分钟
现场救护的重要性
4-6分钟是医学上称之为的救命
的“黄金时刻”
一旦呼吸心跳停止
生物学死亡期 取决于原发病和抢救时间
心室颤动心电图特征
心室颤动波,常由室扑转变而来,波幅>0.5毫伏称粗波型 心室颤动,<0.5mV称细波型心室颤动 频率在250次/分以上。频率>100次/分者称快速型心室颤 动,频率<100次/分者称慢速型心室颤动 如夹有心室扑动波则称之为不纯性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早期(1min内)多为粗颤,除颤成功率几乎100% ;超过2分钟心肌因缺氧、酸中毒可有粗颤转为细颤,除 颤成功率仅1/3,可给予肾上腺素1mg后再除颤,增加成功 率
达拉斯共识
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 (ILCOR)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共同在美国 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2010心肺复苏指南(CPR) 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纪要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 了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
2010 CPR 指南讨论的主会场
你可曾知道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 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 猝死人员有35-40%如经现场及时进行 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急症
创伤 中毒
可以导致
溺水
触电
雷击
呼吸 心跳 骤停
脑组织对缺氧极其敏感
时间就是生命
• 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 • 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 • 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 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理结果 心脏骤停是可逆的病理过程,需紧急干预,其患
者可分为死亡者和生还者。
心肺复苏相关概念
心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
• 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 (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
• 患者对刺激无反应 • 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
心肺复苏相关概念
心搏骤停
• 心脏排血功能的突然停止 • 原因:心脏病或非心脏病 • 时间:不能预测 • 病理生理改变:
心室颤动
心脏骤停心电图表现
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 波形、振幅和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ST段与T波。急性 心肌梗死的原发性心室颤动,有RonT现象造成的 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 正弦图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分(通常200次以上) 严重心动过缓或心脏停顿 严重的心动过缓见于:完全性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节综 合征、高血钾、缓慢的心室自主节律 心脏停顿:无心房、心室电活动,一条直线 无脉性电活动 又称电-机械分离,可表现为宽大畸形、缓慢的QRS波,可分三类 前负荷不足:内出血、急性心包填塞、心脏破裂 后负荷不足:急性流出道梗阻、肺动脉栓塞 心脏受抑制或泵衰竭:AMI、心肌病、长时间的复苏 高血钾、乳头肌断裂伴二尖瓣大量反流、利多卡因、β-block、缺 血导致心肌顿逸及急性左心室功能衰竭 常常表现为节律点的逐渐下移,窦性-房性-交界性-室性
重要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力
心脏骤停诊断
突然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具备第一、二点即可做出诊断立即心肺复苏,非专业 人员具备第一点即可
共同点:意识消失 不同点
– 一过性 – 不需要干预自动恢复
昏迷
共同点:意识消失 不同点
– 时间更长 – 往往需要干预
概念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 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的以意识骤然
丧失为特征的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心脏骤停是造成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心脏性猝死是心脏骤停的后果,是不可逆转的病
– 缺血、缺氧 – 酸中毒(呼吸性、代谢性) – 电解质紊乱
Hinkle-Thaler分类
急性心肌梗死 大面积肺动脉栓塞 急性心室破裂 大动脉破裂 急性心包填塞
心脏骤停的原因(心源性与非心源性)
心源性心脏骤停 • 冠心病70~90%
• 急性心梗 • 高血压、心脏病 • 心肌病 • 主A及大A破裂 • 二尖瓣脱垂 • 严重心律失常 • 肺A栓塞或肺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