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地理学经典问题

人口地理学经典问题

一、简答题
1、社会属性对于人口再生产的影响表现于哪些方面?
答:1)婚姻制度和家庭的存在
2)阶级关系的制约
3)社会意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作用
4)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2、简述一般生育率与粗出生率之间的关系
答:1)粗出生率是一般生育率与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重的乘积。

2)粗出生率是指某一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一地区出生人口数与平均人口数之比;一般生育率指某一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一地区出生人口数与同期育龄妇女平均人数之比,其充分的反映了一定时期一个地区育龄妇女的生育强度和水平。

从它们的定义和计算可以得出两者之间关系。

二、论述题
1、阐述你对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理论之科学性的
评价
答:1)我认为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理论是科学的,但是仍存在一些瑕疵。

2)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理论包括:
①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基本被死亡率抵消,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②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③后期扩张阶段在死亡率继续下降的同时,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
长势头趋缓
④低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均降至低水平,人口出现零增长
⑤绝对衰减阶段出生率极低,死亡率因人口老龄化而回升,人口出现负
增长。

五个阶段中前四个阶段已经受到实践的证明,得到广泛的认同,因而是科学的;第五个阶段在一部分发达国家也已出现,暂时是科学的,但是它是
否会成为全球性的长期趋势,还有待考证,因为若长此以往,必不利于国家及社会的稳定,为了国家及社会的进步,政府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减缓或避免该阶段的出现。

2、人口转变过程中人类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意义将如何体现?
答:1)人口转变过程中人类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实行了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大大缩短了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时间;
2)实行控制人口政策,少生、优生,控制了人口数量,优化了人口的自然结构;
3)有利于维持人口总量稳定,减轻资源压力。

控制人口数量,推迟了第60亿位人口的诞生,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人口总量,大大减轻了各类资源的压力;
4)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资源水平。

控制人口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压力及人地矛盾,提高人均资源占有量;
5)有利于劳动就业。

实行控制人口政策,可以使每年进入劳动适龄人口减少,从而有利于劳动就业;
6)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

实行控制人口政策,国家可以把积累下来的资金用于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和技术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