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
A .
2
112与
B .
27
18与 C .
3
13与
D .11a a -+与
2.用配方法解方程2420.x x ++=下列配方正确的是…………… ( )
A .2(2) 2.x -= B.2(2) 2.x += C. 2(2) 2.x -=- D. 2(2) 6.x -=
3. 若
(x -1)2=1-x ,则x …………………………… ( )
A .x>1
B .x<1
C .x ≥1
D .x ≤1
4.在计算某一样本:12,16,-6,11,….(单位:℃)的
方差时,小明按以下算式进行计算:
()()()()[]Λ+-+--+-+-=
2222220112062016201215
1
S ,则计算式中数字
15和20分别表示样本中的…… ………………… ( ) A. 样本中数据的个数、平均数 B.方差、标准差 C. 众数、中位数 D.样本中数据的个数、中位数 5.如图,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BD 对折,使点C 落在C ′处, BC ′交AD 于F ,下列不成立的是……………… ( ) A .AF =C ′F B .BF =DF C .∠BDA =∠ADC ′ D .∠ABC ′=∠ADC ′
6.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是⊙O 的弦,连结AC 、AD , 若∠CAB=35°,则∠ADC 的度数为…………………………( ). A .35° B .55° C .65° D .70°
7.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5,当圆心距d=6时,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内含
B.内切
C.相交
D.外切
8.某厂一月份生产产品150台,计划二、三月份共生产450台, 设二、三月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 ) A .2150(1)450x += B.2150(1)150(1)450x x +++= C .2150(1)450x -= D.150()21x +=600
9.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 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矩形内得到的,∠BAC=90°,AB=3,AC=4,点D ,E ,F ,G ,H ,I
都在矩形KLMJ 的边上,则矩形KLMJ 的面积为 ( )
A 、90
B 、100
C 、110
D 、121
10.如图.Rt △ABC 内接于⊙O ,BC 为直径,AB=4,AC=3,D 是的中点,CD 与AB 的交点为E ,则 等于( )A 、4 B 、
3.5 C 、3 D 、2.8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423=-x x 的一般形式是 ___________ 12.已知一组数据:123,,,n x x x x L L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3,则另一
组数据:12332,32,32,32n x x x x ----L L 的平均数是 ,方差是 .
13.菱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 的长是方程01272=+-x x
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 的周长为 .
14. 如图,过A 、C 、D 三点的圆的圆心为E ,过B 、F 、E 三点的圆的圆心为D ,如果∠A=63°,那么∠θ= .
四、证明与解答
第15题图
第14题图
21.已知:如图,E,F分别是□ABCD的边AD,BC的中点.求证:AF=CE.(本题6分)
22、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5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

(本题6分)
A D
E
F
C
(1)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填写下表:
姓名平均数(环)众数(环)方差
甲7
乙 6 2.8 (2)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23. (本题8分)某商店经销甲、乙两种商品.现有如下信息: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商品的零售单价分别为________元和________元.(直接写出答案)
(2)该商店平均每月卖出甲商品500件和乙商品300件.经调查
发现,乙种商品零售单价每降2元,乙种商品每月可多销售100件.为了使每月获取更大的利润,商店决定把乙种商品的零售单价下降m (m >0)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当m 定为多少时,才能使商店每月销售甲、乙两种商品获取的利润共13400元?
24.(本题8分)
22n n
21212122121212212n x x ax bx c 0a 0a b c x x ,x x x x x 2x 10x x 2x x 1M N x x 10S M N S M N S M N b c
a a
++=≠+=-⋅=+=+=⋅=--==+=+=+L L 若、是一元二次方程(,、、为系数且为常数)的两个根,则,这个定理叫做韦达定理.
如:、是方程﹣的两个根,则﹣、﹣.已知:,是方程的两根,记;,
1234-1-28
8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31?151532n n n S S S S S S S ====⎡⎤⎡⎤+-+⎢⎥⎢⎥
⎣⎦⎣⎦
()直接写出答案)(2)当为不小于的整数时,有()猜想、、之间有何关系()利用()猜想
25. (本题5分)先阅读下面的例题,然后进行求解。

解方程0
2
2=
-x
x
-
解:(1)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 –x –2=0,解得:x1=2,x2= - 1(不合题意,舍去)
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 + x –2=0,解得:x1=1,(不合
题意,舍去)x2= -2
∴原方程的根是x1=2, x2= - 2
(2)请参照例题解方程0
1
1
2=
-x
x
-
-
26.(本题10分)如图,已知AB⊥MN,垂足为点B,P是射线BN 上的一个动点,AC⊥AP,∠ACP=∠BAP,AB=4,BP=x,CP=y,点C到MN的距离为线段CD的长.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点C到MN的距离是否会发生变化?
如果发生变化,请用x的代数式表示这段距离;如果不发生变
化,请求出这段距离.
27. (本题12分)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M是BC 的中点,P是线段
M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M、C重合),以AB为直径作⊙O,过点P作⊙O的切线,
交AD于点F,切点为E.
⑴求证:OF∥BE;
⑵设BP=x,AF=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⑶延长DC、FP交于点G,连接OE并延长交直线DC与H(图2),问是否存在点P,
使∆EFO∽∆EHG(E、F、O与E、H、G为对应点),如果存在,试求⑵中x和y的
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C
A E
D C
B O
F
O M P
E
H
(图1)(图2)
28.(本题12分)设边长为2a的正方形的中心A在直线l上,它的一组对边垂直于直线l,半径为r的⊙O的圆心O在直线l上运动,点A、O间距离为d.(表格作为探究使用,不计得分)
(1)如图①,当r<a时,根据d与a、r之间关系,将⊙O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填在横线上:
l
(第28题图①)
+r d =a -r d <a -r
所以,当r <a 时,⊙O 与正方形的公共点的个数可能有 个;(2分)
(2)如图②,当r =a 时,根据d 与a 、r 之间关系,将⊙O 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填在横线上: d 、a 、r 之间关系 公共点的
个数 d >a +r d =a +r a ≤d <a +r d <a
所以,当r =a 时,⊙O 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可能有 个;(2分)
(3)如图③,当⊙O 与正方形有5个公共点时,试说明r =54
a ;(3
分)
l
A
O
(第28题图②)
(第28题图③)
O
A
(4)就r>a的情形,请你仿照“当……时,⊙O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可能有个”的形式,探究并写出所有关于“⊙O 与正方形的公共点个数”的正确结论.(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