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企业典型工作重要风险分析以防范措施

电力企业典型工作重要风险分析以防范措施

第一部分典型工作重要风险分析以防范措施1、通用工作要求1 工作人员要求1.1 工作人员工作时思想稳定,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严禁酒后作业。

1.2 工作人员熟悉作业现场周围的危险部位(带电、高压、高温、转动、备用设备、设施,仪表、仪器、自动装置,就地控制装置,事故按钮等)。

禁止触碰上述危险部位,禁止依靠栏杆,禁止在栏杆上、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或运行中设备的轴承上行走和坐立,如必须在管道上坐立才能工作时,应做好安全措施。

1.3 工作人员熟悉有关安全、施工工器具的使用方法。

工器具每次使用前应进行仔细认真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1.4 工作人员个人安全卫生防护品穿戴齐全、正确。

1.5 工作负责人工作前应认真向工作人员交代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1.6 现场工作严禁一个人进行工作,夜间工作机控和炉控联合,程控和主控联合,在人员紧张时联系部门带班人员。

1.7 夜间工作票签发认为部门带班人员,却因技术专业限制必要时联系相关班组长,电话确认安全措施。

2、通用作业环境及工器具要求2.1 工作前,检修对象必须进行停电、停气(汽)、隔离、降温、消压、防水或在运行方式上进行调整。

2.2 检修作业现场周围有带电、高温、转动等设备、设施时,这些设备、设施应与检修区域隔离。

2.3 所有安全、施工工器具必须检验合格,贴有合格证,未有检验合格证的工器具严禁使用。

使用中如发生工器具故障应立即找有关专业人员检查、修理,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使用,禁止非专业人员修理工器具。

2.4 电气、电动工器具使用时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检修临时电源有经培训合格的电工办理,临时电源接地线应贴有合格证。

2.5 高处作业时必需搭设脚手架或采取安全隔离措施,高处作业的下方应设置围栏,挂安全警告牌,并有人监护。

2.6 上下层同时交叉作业时,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防止高空落物伤人。

如不能采取隔离措施,应根据工作的优先顺序,停止其中的一项工作。

2.7 禁止在工作场所存储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煤油、酒精等。

3、油区、制氢站内工作要求3.1 进入油区、制氢站应进行登记,并交出火种,不准穿钉有铁掌的鞋和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服装进入油区、制氢站、煤气站。

3.2 油区、制氢站的电气设施按照有关规定应选用防爆型,电力线路必须是电缆或暗线,不准有架空线。

油区、制氢站内一切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都必须是停电进行的。

3.3 设备检修、操作时,应尽量使用有色金属制成的工具。

如使用铁制工具时,应采取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如涂黄油、加铜垫等。

3.4 油区、制氢站检修用的临时电源、电焊机等横过通道的电线应有防止被轧断的措施。

全部临时电缆均应有可靠的绝缘及防爆性能。

禁止把临时电缆跨越或架设在有油或热体管道设备上。

禁止临时电缆引入未经可靠地冲洗、隔绝和通风的容器内部。

用手电筒照明适应使用塑料手电筒。

3.5 燃油管道及阀门应有完整的保温层,当周围空气温度在25℃是保温层表面一般不超过35℃。

油管道、阀门、法兰附近的高温管道保温层上应包裹铁皮,防止燃油喷漏到高温管道引起着火。

3.6 进入油罐的检修人员应使用电压不超过12V的防爆灯,穿不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及无铁钉的工作鞋,使用铜质工具。

严禁使用汽油或其他可燃、易燃液体清洗油垢。

3.7 在制氢站、氢气系统使用电、气焊作业时,电、气焊设备均应停放在《动火安全管理标准》规定的二级动火区域之外。

不准使用漏电、漏气的设备。

火线和接地线均应完整、牢固,禁止用铁棒等物件代替接地线和固定接地点。

电焊机的接地线应接在被焊接的设备上,接地点应靠近焊接点(不超过一米),并采用双线接地,不准采用远距离接地回路,禁止通过运行中的制氢设备、管道构成焊接回路。

4、安全用电4.1 禁止私自接电源,禁止不经允许私自拥有检修电源箱的钥匙。

4.2 使用检修电源时,应向运行部门办理钥匙借用手续,临时电源必须贴有接线合格证,并在《临时电源接拆线登记薄》上登记。

借用的钥匙禁止私自借于他人使用。

4.3 检修、施工用临时电缆一律使用胶皮电缆线。

禁止使用花线或塑料线。

临时用电缆应架空布置,室内(厂房内)离地高度不得低于2.5米,室外不得低于3.5米,并不得用金属线绑扎。

不能架空的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被碾压。

4.4 临时电源要正确连接,不能用挂钩、缠绕等方法连接,作业中应尽量减少临时线。

应装设刀闸、插座的必须装设。

4.5 使用220V照明灯时,应用木杆做支架、固定牢固,并没有触及的危险。

在脚手架上安装临时照明时,竹木脚手架上应加绝缘子,金属管脚手架应装木横担加绝缘子。

4.6 临时电缆必须远离电焊、气焊作业点的热体,禁止放在湿地上。

4.7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湿手不准去摸电灯开关及其他电气设备。

4.8 电气工器具使用前应检查电线是否完好,使用中不准提着其导线或转动部分。

在梯子上使用电气工器具应做好防止感应电坠落的安全措施。

因故离开工作场所或暂停工作以及遇到临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5、高处作业要求5.1 高处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5.2 安全带应经检验合格。

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安全带、安全帽组建完整、无破损,金属配件无裂纹;安全带挂钩的钩舌咬扣凭证不错位,保险装置完整可靠,铆钉无明显偏位,表面平整无毛刺。

5.3 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必须挂在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铜丝绳上。

禁止挂在移动的或不牢固的、起吊时承重的物件上。

在位置较低的高处作业时,所挂的安全带高度应能满足人体坠落时不至碰地面或其他物体的要求。

5.4 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

较大工具应用绳栓在牢固的构件上,禁止随便乱扔,以防高空坠落伤人。

禁止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要用绳系牢后上下吊送。

5.5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工作地点下方应设有围栏,并挂“高空落物,注意安全”、“禁止入内”等警告牌。

在格栅式的平台上工作,为防止工具和材料掉落,应铺设木板和胶皮等隔离物。

上下层同时工作时中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隔离防护装置。

5.6 高处作业时,应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必须对落实安全措施和有关安全注意事项负责。

5.7 高处作业均应先搭设脚手架或采取防止坠落的安全措施。

脚手板(工作平台)和斜道板必须满铺于架子的横杆上,在斜道两边、斜道拐弯处和脚手架工作面(工作平台)的外侧,应设有不低于1米高的栏杆。

距地面或平台高度超过6米的脚手架必须装设牢固的安全护网。

脚手架应装有牢固梯子,并挂“从此上下”、“必须系安全带”等标识牌。

5.8 在脚手架上禁止乱拉电线。

必须安装临时照明时,在竹木脚手架上应加绝缘子,金属管脚手架应装木横担加绝缘子。

工作过程中,禁止工作人员随意改变脚手架结构,如有必要时,必须有脚手架搭设人员进行。

如需移动脚手架或梯子时,工作人员必须下来,上面有人工作时脚手架或梯子禁止移动。

5.9 脚手架标识牌应悬挂在面向主要安全通道侧的护栏上(高度应控制在1.5-2米),悬挂位置一般在靠近主要安全通道的一侧横杆的中间位置,要求用软绳(线)等固定,不要用铁丝;上端与横杆平齐,不留空隙。

无横杆的可以再靠近其他安全标示牌的位置布置。

并按照要求填写有关内容,要求格式规范化,填写的内容要求用宋体、二号字,打印,在脚手架标识牌左、右上角处固定悬挂。

6 重大缺陷处理流程要求6.1 现场发生主机保护回路、DEH系统、控制系统网络通讯等重大缺陷时应先汇报班组长,由班组长汇报专工、分管副主任和主任,由专工汇报生产技术部。

6.2 辅机相关保护和重要联锁设备或仪表发生缺陷时,班组应汇报专工和分管副主任。

6.3 分管副主任应组织安排相关人员对缺陷进行详细的风险分析,制定安全措施。

6.4 夜间发生重要缺陷时,班组值班人员应及时汇报部门带班人员,由带班人员及时汇报责任班组长和分管副主任。

6.5 设备消缺时应结合技术图纸进行核对,严禁在对系统不熟悉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工作。

7 工作票及热工安全措施票有关要求7.1 需办工作票的工作范围:在工程师站、上位机或编程器上进行组态、参数修改及代码传递(数据下载)等工作;需要停运火炬不停云计算机控制系统、独立监测和控制系统及其所属设备(含操作显示装置、计算机控制装置、接口、电缆、接地执行装置、测量装置和传递装置等设备)的检修或局部检修工作;负压系统、油系统、温度超过50℃或带压设备上测量仪表的检修和校验工作;在线热工实验工作。

7.2 下列工作除按照要求办理工作票,必须同时办理安全措施票。

解投保护保护、联锁回路检查锅炉主给水门控制回路定期试验工作汽机油系统工作控制系统工作DEH系统工作风机动调工作火检系统给粉机控制回路工作TSI系统工作7.3 在防火重点部位及禁止明火区动火作业,必须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

7.4 热工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控制系统工作,除按工作票制度办理工作票外,对一些重要设备,特别是复杂的保护装置或有联跳回路的保护装置,如锅炉FSSS保护\汽机主保护等的现场维护、解投、校验工作,必须执行热工控制系统安全措施票制度。

7.5 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为了确保检修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对工作任务进行危险点分析后,所必须采取的由检修人员自己执行的去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7.6 工作许可后,工作负责人必须带领工作班全体成员学习工作票所列全部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包括补充的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并布置、执行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

7.7 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执行后,工作负责人应向工作许可人进行详细交待,共同检查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影响运行设备的操作和巡回检查。

7.8 学习、布置、执行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后,工作班全体成员必须在工作票“工作班成员确认签字”栏内确认签字,方可开工。

7.9 事故抢修工作必须填用工作票。

7.9.1 在当天18:00至第二天8:00时间区间内开始进行的事故抢修工作,若工作票签发人能签发工作票时,必须按正常检修工作办理工作票的完整流程和要求执行。

若工作票签发人因不在厂内、不能上网等原因无法签发工作票、而事故抢修工作又必须尽快进行时,按如下要求办理:工作负责人应将工作票不能签发的原因向运行值班负责人、值长说明情况,征得同意后,工作负责人将填好的工作票跨过“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已接受工作票签发人详细接待”环节,直接将工作票交运行值班负责人审查、签字,并必须经运行值班负责人和值长在“批准工作结束时间”栏签字批准。

运行值班负责人及值长签字后,该项工作票的剩余流程按正常办理工作票的流程和要求继续执行。

该项事故检修工作的批准工作结束时间和延期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当天18:00至第二天8:00”时间区间的最后时限。

实际工作确定超过该时限时,必须按正常检修工作办理工作票的完整流程和要求重新办理工作票。

在当天18:00至第二天8:00时间区间内开始、因工作票未正常签发而进行的事故抢修工作,在此时间区间内,工作票签发人在该项工作票中的安全职责由运行值班负责人和值长代为履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