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起点本科《大学语文》课程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内部资料)适用专业:专科升本科层次各文科专业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1年11月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入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升本科)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统一考试课程之一。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确保课程考核的质量,充分体现考核标准和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特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统一考试大纲,结合网考特点,修改而成本大纲。
大纲包括考核对象、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试方式与时间、试卷结构、题型示范、推荐教材等七个部分。
考试对象考试对象是专科升本科学生。
包括文史类专业考生,英语类专业考生,艺术类专业考生,法、医、教育类专业考生。
考试目标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在阅读文言文方面、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方面的要求,略低于中文类学生;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能对文学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鉴赏;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的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1.不写错字、别字和其他不规范的文字。
2.文字通顺,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3.语意表达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
(二)文言文阅读能力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1.考纲涉及的古今各种文体知识。
2.考纲涉及的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1)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
(2)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
3.考纲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作品的分析与鉴赏1.能准确分析一篇作品的主题、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2.鉴赏。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
(1)结合文体知识进行鉴赏。
(2)史传文学、小说,侧重于人物、结构、语言的鉴赏。
(3)诗词、散文,侧重于抒情、写景、状物、意象、遣词造句等方面的鉴赏。
(四)文言文阅读能力熟读大纲所列的古代文学作品,并能准确地将古代散文译成现代汉语。
考试内容与要求内容:议论文知识一、季氏将伐颛臾《论语》二、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三、秋水(节选)《庄子》四、大同《礼记》五、谏逐客书李斯六、陈情表李密七、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八、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九、论毅力梁启超十、灯下漫笔鲁迅十一、谈时间梁实秋十二、论快乐钱钟书十三、选择与安排朱光潜十四、论学问培根记叙文知识十五、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十六、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十七、李将军列传(节选)《史记》十八、张中丞传后叙韩愈十九、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二十、报刘一丈书宗臣二十一、马伶传侯方域二十二、往事(一之十四)——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二十三、背影朱自清二十四、故都的秋郁达夫二十五、香市茅盾二十六、爱尔克的灯光巴金二十七、箱子岩沈从文诗词曲赋知识二十八、氓《诗经》二十九、国殇屈原三十:陌上桑汉乐府三十一:短歌行(其一)曹操三十二、饮酒(其五)陶渊明三十三、从军行(其四)王昌龄三十四、山居秋暝王维三十五、行路难(其一)李白三十六、蜀相杜甫三十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十八、杜陵叟白居易三十九、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四十、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陆游四十一、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四十二、发现闻一多四十三、再别康桥徐志摩四十四、我爱这土地艾青四十五、门槛——梦屠格涅夫四十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四十七、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四十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四十九、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五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五十一、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五十二:前赤壁赋苏轼小说知识五十三、宝玉挨打曹雪芹五十四、风波鲁迅五十五、断魂枪老舍五十六、米龙老爹莫泊桑五十七、苦恼契诃夫五十八、麦琪的礼物欧·亨利戏剧知识五十九、长亭送别王实甫六十、日出(节选)曹禺要求:(示例)(一)《诗经》与《楚辞》1.《诗经》与《楚辞》概述。
(1)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的篇数。
《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
(2)《楚辞》的诗歌形式、结集。
2.《诗经·氓》(1)对爱情的追求。
(2)比兴的手法。
(3)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楚辞·国殇》(1)屈原的代表作。
(2)《国殇》的含义。
(3)《国殇》的主要内容。
(二)《论语》与《孟子》1.先秦诸子概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1)语录体散文。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为政以德、治国以礼的政治主张。
(4)孔子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理由。
(5)以驳论为主、驳中有立的论辩方法。
(6)本文中的成语。
3.《天时地利人和章》(《孟子·公孙丑下》)(1)孟子与《孟子》。
(2)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3)排比、对偶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4.《富贵不能淫章》(《孟子·滕文公下》)(1)“大丈夫”形象及其意义。
(2)格言与警句。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章》(《孟子·告子下》)(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
(2)主要修辞手法。
(3)翻译本文(《大学语文(B)》不作要求)。
6.《民贵君轻章》(《孟子·尽心下》)(1)孟子民本思想的意义。
(2)表现手法。
(3)背诵全文。
(三)《史记》与《汉书》1.《史记》、《汉书》与史传文概述(1)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脉络。
(2)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
2.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节选)(1)作者司马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李将军性格的主要特点。
(3)刻画人物的手法。
(4)《史记》的文学价值。
(四)唐诗1.唐诗概述(1)唐诗的分期和主要流派。
(2)唐代律诗的形式。
2.王维《山居秋暝》(1)王维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2)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联概括描写的特点。
(4)背诵全诗。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边塞诗的代表作家。
(2)描写边地奇特景物的句子。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李白的生平及其浪漫主义代表作品。
(2)以“梦”为线索的结构特点。
(3)夸张的写作特点。
(4)《梦游天姥吟留别》题目的意思。
5.杜甫《秋兴八首》(其一)(1)杜甫的生平及其现实主义代表作品。
(2)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3)章法谨严的艺术特点。
(4)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5)背诵全诗。
6.白居易《长恨歌》(1)创作背景。
(2)主题的双重性。
(3)作品对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遭遇的态度。
(4)押韵、格律等形式方面的特点。
(5)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
7.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诗歌形式与题材。
(2)构思精巧、虚实相间的艺术特点。
(3)情感表现的特点。
(五)宋词1.宋词概述(1)词的形式特点。
(2)宋词两大流派。
2.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1)柳永词在词史上的地位。
(2)铺叙的写作方法。
(3)想象与词境的拓展。
3.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1)晏殊的生平与代表作品。
(2)拟人的修辞手法。
(3)《蝶恋花》的意象。
(4)背诵全词。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词人的自我形象。
(2)词人旷达的人生态度。
(3)背诵全词。
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1)作者生平与代表作品。
(2)叠字的写作手法。
(3)背诵全词。
6.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1)辛弃疾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2)隐喻和用典。
(3)辛词的风格。
7.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1)陆游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2)对比手法。
(3)爱国情怀。
(4)背诵全词。
(六)唐宋文1.唐宋文概述(1)唐宋八大家。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2.韩愈《张中丞传后叙》(1)“后叙”的含义。
(2)叙事和议论并重的写作特点。
(3)前半部分的论证方法。
(4)塑造南霁云形象的手法。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1)柳宗元的文学成就及本文的文体特点。
·(2)类比、对比的表达方式。
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1)欧阳修及其作品。
(2)史论文体。
(3)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
5.苏轼《前赤壁赋》(1)苏轼的生平及其作品。
(2)主客对话的表达方式。
(3)作者的感情脉络及其人生态度。
(4)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的艺术手法。
(七)《红楼梦》与古代戏曲、小说1.古代戏曲与小说概述(1)元杂剧形式和代表作家。
(2)古代小说基本常识: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和志人小说,唐代传奇小说,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清代文言小说。
各时代小说的代表作及作者。
2.曹雪芹《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1)《红楼梦》的作者、写作年代等基本情况。
(2)曹雪芹和《红楼梦》的主要思想倾向;曹雪芹的文学主张。
(3)情节结构、叙事、描写、人物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4)人物形象及个性分析。
(八)现当代小说1.现当代小说概述(1)现当代小说的重要作家作品(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赵树理、王蒙、莫言、苏童、余华、王安忆等作家及其代表作)。
(2)现当代小说的主要流派(社会剖析派、新感觉派、解放区小说、新写实主义等)。
2.鲁迅《狂人日记》(1)狂人形象的历史文化内涵。
(2)《狂人日记》的结构、语言和表现手法。
(3)鲁迅小说题材、思想、艺术的主要特征及其文学史地位。
(九)现当代诗歌1.现当代诗歌概述(1)现当代诗歌的重要作家作品(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艾青、穆旦、北岛、舒婷等诗人及其代表作)。
(2)现当代诗歌的主要流派(“五四”诗歌、新月派、现代派、九叶派、朦胧诗、新生代诗歌等)。
2.郭沫若《天狗》(1)《天狗》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以及诗中的“我”的象征意义。
(2)《天狗》的主要艺术特色。
(3)郭沫若诗歌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对新诗的贡献。
3.徐志摩《再别康桥》(1)《再别康桥》所表现的建筑美与音乐美。
(2)《再别康桥》中的诗歌意象分析。
(3)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
4.艾青《我爱这土地》(1)《我爱这土地》的深沉真挚的情感表达。
(2)《我爱这土地》的象征形象。
(3)艾青前期诗歌的成就。
5.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1)运用假设、让步、转折等句式传达的复杂情感。
(2)舒婷诗歌的艺术特色。
(3)朦胧诗派的时代特征及其在新诗史上的价值。
(十)现当代散文1.现当代散文概述(1)重要作家作品(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林语堂、巴金、何其芳、沈从文、余秋雨等作家及其代表作)。
(2)主要文类与流派(杂文、散文诗、文化散文等)2.巴金《爱尔克的灯光》(1)“长宜子孙”的含义及作品的批判意识。
(2)“灯光”的象征意味和抒情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