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既有线施工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目录1.编制说明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主要技术标准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工程简介工程数量工程特点工程地质情况临近既有线施工的桥墩与既有线关系3.组织机构组织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4.工期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进度横道图5.施工方案施工准备桩基施工地系梁施工墩柱施工盖梁施工箱梁架设.后连续施工6主要劳动力及机具设备安排劳动力安排机械设备安排7.临近既有线施工方案施工程序施工工点防护临近既有线施工人员职责现场施工负责人职责专职防护员职责现场安全员职责驻站联络员职责现场领工员临近既有线施工防护大型机械施工安全措施8.封锁施工封锁及慢行施工计划封锁施工防护措施封锁施工程序安全防护用品及设置标准封锁施工设置或撤除移动停车信号防护的程序9减少对既有线干扰的措施10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加强管理,确保人身安全安全保证措施基坑施工安全保障措施钻孔桩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墩柱施工作业安全保障措施架梁施工安全保证措施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封锁施工安全措施架梁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运梁和架设过程施工安全确保接触网线的安全防火、用电安全保证措施防火安全保障措施用电安全保证措施对既有线设施损坏或影响列车安全运行夜间施工安全保障措施文明施工的组织与管理11.质量保证措施钻孔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地系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墩台身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盖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预制箱梁质量保证措施雨季施工措施夏季的施工安排混凝土拌制和运输混凝土浇筑和修整及温控措施混凝土的养护12.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及措施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资源配备防范措施、救援方案挖断管线应急预案桩基塌孔等造成线路变形超限应急预案大型机械设备倾覆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抢救情况制定的对策紧急救援措施1.编制说明编制依据(1)玉山县城至高铁玉山南站连接线跨沪昆铁路立交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文件和合同文件;(2)玉山县城至高铁玉山南站连接线跨沪昆铁路立交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册;(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J041-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等相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规程;(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3-20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2-2009、《铁路工程桩基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08;(5)《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6)《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7)《南昌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细则》;(8)铁路跨线桥及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详细资料;(9)本单位长期从事铁路即有线施工所获得的丰富施工经验;编制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2)结合铁路既有线工程施工特点,运用流水作业和网络技术,做好机械设备、劳力、材料等的综合调配,综合考虑工程施工的质量、工期、安全、经济效益等目标,保证对铁路运营影响时间最短的原则。
(3)运用新工艺、新材料及新方法,使编制的施工方案合理、经济和实用。
(4)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压缩既有铁路封锁时间和次数,确保施工对既有线行车影响最小,安全保证最大化。
编制范围本标段为玉山县城至高铁玉山南站连接线跨沪昆铁路立交桥工程,其设计范围内的工程施工招标,主要内容为:上跨桥梁的主体结构的预制及安装施工(含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结构等内容)及引道工程、大临及过渡工程。
主要技术标准⑴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⑵设计年限:100年;⑶设计行车速度:50km/h;⑷车道荷载:城市-A级;人群荷载等级:m2;⑸坡度①行车道横坡:%;人行道横坡:%。
②线路最大纵坡为%,最小纵坡%。
⑹路面结构①行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②人行道:路基人行道板采用6cm厚吸水砖(24×12×6cm),铺装缝宽5mm。
桥梁采用C30砼预制人行道板。
⑺桥梁限界:公路桥梁底距既有沪昆线轨面≥;限界顶最高点到梁底最低点,能够满足施工过程及铁路运输要求。
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工程简介⑴跨铁路一联桥面全宽28m,布置形式为:0.5m防撞墙+2.0m人行道+0.5m防撞墙+11.0m机动车道+11.0m机动车道+0.5m防撞墙+2.0m人行道+0.5m防撞墙=28.0m。
⑵铁路跨布置为,左幅采用(3×40m+30m),右幅采用(3×40m+35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小箱梁;上部结构采用跨径40m、35m、(梁高2.0m)、30m(梁高2.0m)小箱梁3种梁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⑶本标段K1+500~K1+为挖方路基。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调查,0#台~1#、0′#台~1′#墩跨越沪昆铁路,0#台、0′#台、1′#、1#墩下部结构及上部结构施工都属于临近既有线施工。
工程数量工程数量表工程特点(1)本工程上跨既有营运线, 行车密度大,如何合理调度,周密安排,确保梁片在封锁点内安全完成,是本项工程的重点。
(2)上跨既有线架梁如何采取可靠的措施,防止出现落物,影响行车,确保既有线施工安全。
(3)如何对每个工作环节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和周密的施工安排,为保证在要点时间内完成指定的架梁任务。
(4)如何协调各影响行车安全的辅助工序(中横梁施工、湿接缝施工、防撞墙施工)平行施工,争取在不影响架梁的情况下,利用架梁封锁时间完成箱梁辅助施工作业,尽可能减少要点次数。
工程地质情况按其成因、岩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划分:①耕植土(Q4ml)、②素填土(Q4ml)、③粉质粘土(Q3al)、④粉质粘土(Q3dl)、⑤-1强风化板岩(ε)、⑤-2中风化板岩(ε)。
0#墩台、0′#墩台、1#墩、1′#墩处主要为耕植土、素填土和粉质粘土,耕植土,灰黄色,软塑状,粘性较强,见少许植物根系,揭露层后0m~,平均厚度,层顶高程~;素填土,棕红色,杂色,松散,土质不均匀,主要由粘土、风化岩块及碎石块人工回填而成;粉质粘土,棕黄色夹棕红色,可塑~硬塑,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中等韧性,中等干强度。
临近既有线施工的桥墩与既有线关系本工程道路设计中心线与沪昆上、下行线相交(下行里程为K518+950),夹角为60°,道路交叉桩号为K1+。
分左右两幅布置,墩台桩基外边缘距既有线挡墙最小距离,距既有线最小距离为,详见图2-1。
3.组织机构组织管理机构图3-1 组织管理机构施工进度横道图祥见图4-15.施工方案施工准备(1)边坡防护排架搭设搭设防护排架,在既有铁路路堑挡墙顶每隔2m用风镐凿出30cm*30cm*30cm的方坑,把长度为5m直径为48mm的钢管竖向插入挡墙顶方坑,钢管下端再用C25砼浇筑,横向钢管每隔1m布置并用扣件连接,钢管内侧用竹夹板绑扎到钢管上,外侧用钢丝网绑扎布满,再在边坡上适当位置打入22锚杆,用Ф16钢筋焊接连接竖向钢管,然后用钢管做斜撑一端用扣件连接在防护排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边坡坡脚防止防护排架倾倒,防护排架全长40m。
详见图5-1临近既有线钢管防护排架示意图。
(2)泥浆池设置0#台、0′#台、1#墩、1′#墩临近既有沪昆铁路边坡上,0#台、0′#台泥浆池设置在边坡外侧新建公路小里程方向左侧,1#墩、1′#墩泥浆池设置在1#墩~2#墩、1′#墩~2′#墩之间,以免泥浆外溢流入既有铁路。
钻机左右拉揽风绳并且钻机沿沪昆线垂直方向摆放减小对既有线行车的安全风险,在泥浆池周围四角打入长钢筋并用绿色防护网绑扎钢筋上围护,挂上“泥浆池危险,注意安全”警示牌。
具体见下图:桩基施工钻孔桩基础采用冲击钻钻进,采用十字型或管形冲击钻头以冲击法钻进。
钻孔采用钢护筒,泥浆护壁。
钻孔桩水下砼采用垂直导管法灌筑,成桩采用无破损大小应变动测法进行检测,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系梁施工。
钢筋笼的下放采用8T或16T吊机进行,钢筋的焊接采用单面、双面焊,焊接长度按规范要求执行。
⑴施工放样钻孔开钻前,首先要平整场地,局部垫设方木,确保钻进过程中钻机平稳,保证垂直度符合要求。
开钻前,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出桩位,同时埋设护桩,护桩距离护筒以2~3m为宜,经监理复核无误后方准开钻施工。
⑵护筒埋设采用钢护筒,钢板厚5mm,护筒内径应比桩径大40cm。
埋设时,护筒中心轴线应对正测量标定的桩位中心,其偏差控制在5cm之内。
应保证护筒底不透水、稳固。
护筒四周用素土分层夯实,护筒顶面应高出地下水位或施工中水位~2m,高出工作平台50cm。
护筒埋置深度视地质条件及各桥具体情况而定,护筒倾斜率小于1%。
⑶泥浆制备采用现场自制泥浆的方法,制备的泥浆主要技术指标为:①相对密度~;②粘稠度16~22S;③静切力~;④含砂率<4%;⑤胶体率>90~95%;⑥失水率<25mL/30m;⑦酸碱度(ph值):8~10。
钻孔时,泥浆应始终高出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
为了回收泥浆,减少环境污染,设置泥浆循环池和泥浆排放池。
泥浆池每隔一孔设置在两个桥墩之间,根据现场条件间隔设置,不能随意排放泥浆。
⑷钻孔钻孔必须按照规范和招标技术文件中的规定和要求施工,钻进过程中须符合下列要求:钻孔应连续进行,并及时填写施工记录,严格交接班制度。
经常对泥浆进行检查,以确保泥浆稠度。
在地层变化处应捞取样渣,判明土层,记入表中,以便核对地层地质剖面柱状图,及时调整钻进速度及泥浆稠度。
钻进时要平衡,钻锥提出井口应防止碰撞护筒,孔壁和勾挂护筒底部,拆装钻杆要迅速。
必须正确并慢速推进,待导向部位全部进入土层后,方可全速钻进。
用冲击钻机钻孔,开钻时,应先启动泥浆泵、转盘、待泥浆进入钻孔一定数量后,方可开机钻进,进度适当控制。
钻孔采用减压钻进,即钻机的主吊钩始终承受部分钻具的重力,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杆、钻头、压块重力之和(扣除浮力)的80%,以避免和减少斜孔、弯孔等现象。
清孔排渣、提钻头除土,停机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泥浆稠度,以防塌孔。
对于相邻两桩距离在5m以内的桩,采用间隔施工的方法,确保在前一棵砼灌注桩砼灌注24小时以上,方准开钻,以减小对已灌注砼的影响。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⑸清孔规范的要求,清孔后泥浆比重不大于,保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1.5m以上,控制注入清水的速度。
使泥浆缓慢稀释,稠度控制在17~20s范围内,含砂率小于4%。
孔内沉淀物厚度不大于10cm。
为防止塌孔、缩颈,换浆时间约为4~8h。
⑹验收钻孔应经成孔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灌注混凝土。
应符合下列要求:平面位置:中心偏差不大于5cm;钻孔直径:不小于桩的设计直径;倾斜度:不大于1%;孔深:不小于设计图示或监理工程师批示的深度清孔后泥浆指标:相对密度不大于,粘度17~20s,含砂率<4%,在钻孔过程中,应用探孔器对直径进行检查,探孔器直径不小于桩的直径,长度为桩径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