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监理02合同段临近既有线专项监理方案编制:审批:北京地铁监理公司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监理02合同段总监办2016年11月03日目录一、工程特点 (1)二、监理工作依据 (13)三、监理工作流程 (15)四、监理工作要点 (17)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21)一、工程特点1、工程概况拟建轨道交通19号线一期平安里站位于平安里西大街与赵登禹路交叉口北侧,沿赵登禹路路中南北设置,拟建车站西北侧为平安医院、多栋小平房等建筑,东北侧为1~2层小楼,西南侧航天金融大厦,东南侧邻近地铁6号线平安里站,与既有线6号线平安里站水平换乘。
拟建平安里站为地下两层三跨岛式车站。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46+406.000,车站起点里程为K46+289.100,终点里程为K46+514.550,有效站台中心处车站顶板覆土约 5.48m,顶板标高43.88m,底板底面标高29.90m,底板埋深约20.00m。
标准段总宽25.30 m,车站主体总长225.45m。
附属结构包括4个出入口通道(1号出入口为预留出入口)、2个风道、一座冷却塔。
拟建金融街站~平安里站区间为矿山法区间,左右线间距17.2m,为马蹄形,断面尺6.48×6.80m,采用上下导洞法施工。
拟建平安里站外挂厅位于车站东南角,邻近既有6号线平安里站结构。
外挂厅结构采用盖挖法施工,基坑为不规则多边形基坑,宽度约60.2m,长度约67.6m,深度约20.64m,外挂厅基坑临近地铁6号线结构,距离6号线平安里站水平净距4.2米,距离6号线矿山区间水平距离7.4m。
图2-1 新建19号线平安里站、金平区间与既有6号线平安里站及车平区间平面位置2、既有地铁6线平安里站及车公庄站~平安里站区间工程概况既有地铁6号线平安里站位于平安里西大街北侧,在赵登禹路以东,新街口南大街以西,平安里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结构形式为三层矩形框架,车站总长313.3m,主体宽22.3m (局部宽12.8m)。
车站中心里程为K8+379.725,顶板覆土厚度约5.32~6.44m。
图2-2 既有6号线平安里站平面图临近新建工程段既有地铁1-1横断面图如下所示,车站为单跨三层结构,宽度12.8m,高度22.5m,埋深约28m。
图2-3 既有6号线平安里站1-1横断图6号线车公庄站~平安里站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为标准断面区间隧道,埋深18.6~21.2mm。
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卵石层,局部穿越粉质粘土层、细砂层。
车公庄站~平安里站区间平剖面图如下所示。
图2-4 既有6号线车平区间平面图图2-5 既有6号线车平区间剖面图3、新建车站与既有6号线位置关系3.1 新建竖井横通道及车站与既有6号线关系新建19号线平安里主体结构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地下两层车站,顶板覆土6.8m,底板埋深20.70m,车站主体结构端头距地铁6号线区间间距为3.8m~7.3m,车站底板位于既有6号线区间顶板下0.3m。
2号竖井邻近既有6号线车公庄站~平安里站区间,水平净距9.42米,竖井井底低于区间拱顶4.6m。
新建19号线2号竖井与既有6号线平安里站水平距离15.43m,2号竖井深24.88m,既有6号线平安里站结构深29.7m。
邻近部位结构平剖面图如下所示。
图2-6新建19号线2号竖井横通道及车站端头邻近既有车平区间平面图图2-7新建19号线2号竖井横通道邻近既有车平区间剖面图图2-8新建19号线平安里站邻近既有车平区间剖面图3.2新建金平区间与既有6号线关系新建19号线金融街站~平安里站区间密贴上跨既有6号线车公庄站~平安里站区间,区间上跨过程平剖面图如下图所示。
图2-9新建19号线金平区间上跨既有6号线车平区间平面图图2-10新建19号线金平区间上跨既有6号线车平区间剖面图3.3 新建平安里站外挂厅与既有6号线关系新建19号线平安里站外挂厅邻近既有6号线平安里站结构。
既有6号线平安里站为三层双跨平顶直墙结构。
采用围护桩+内支撑的围护结构,覆土厚5.8m,底板埋深29.65m。
新建19号线平安里站外挂厅结构采用盖挖法施工,基坑为不规则多边形基坑,宽度约60.2m,长度约67.6m,深度约20.64m,外挂厅基坑临近地铁6号线结构,距离6号线平安里站水平净距4.2米,距离6号线矿山区间水平距离7.4m。
新建19号线外挂厅采用ϕ1000@1500围护桩,外挂厅与6号线平安里站主体间土体采用注浆加固。
外挂厅与既有6号线平安里站及车平区间位置关系平剖面图如下所示:图2-11新建19号线车站主体结构外挂厅邻近既有6号线平安里站及车平区间位置关系图2-12新建19号线平安里站外挂厅与6号线车站结构位置关系剖面图图2-13 新建19号线平安里站外挂厅与6号线车平区间位置关系剖面图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4.1 工程地质概况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66.0m,根据钻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沿线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全新世沉积层、第四纪晚更新世沉积层与第三纪基岩层四大层。
有关各土层的分布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描述如下:(1)人工堆积层(Q ml):1)粉土填土①层褐黄色~黄褐色,湿,中密,含少量砖渣、灰渣;含云母,氧化铁;2)杂填土①1层褐灰色~杂色,湿,松散-稍密,以路基土、回填卵石为主,含砖块、灰渣、白灰水泥块、碎石和腐殖物等,局部夹粉土填土薄层,表层为沥青路面。
该层埋深约2.0~6.0m,层底标高约41.38~44.45m。
(2)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lal+pl):1)黏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褐黄色,稍湿-湿,密实,中高-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夹粉质黏土或细砂薄层,连续分布;2)粉质黏土③1层褐黄色,可塑,湿-很湿,中高-中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局部夹薄层粉土、粘性土,连续分布;3)粉细砂③3层褐黄色,湿,中密,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夹粉质黏土、粉土薄层,局部分布;该层埋深约10.0~12.5m,层底标高约36.38~38.91m。
(3)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1)卵石⑤层杂色,湿,密实,低压缩性,以亚圆形为主,级配一般~良好,钻孔中揭露最大粒径不小于180mm,一般粒径30~60mm,中粗砂充填约占40%,局部含中粗砂、粉细砂透镜体,连续分布;中粗砂⑤1层:褐黄色,湿,密实,低压缩性,含石英、长石、云母、氧化铁,含少量碎石,卵石,局部夹黏质粉土夹层,局部分布;该层埋深约17.0~18.5m,层底标高约30.82~32.33m。
2)粉质黏土⑥层褐黄色,湿,可塑,局部硬塑,中-中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少量姜石,局部夹粉细砂、粉土薄层,连续分布;该层埋深约17.6~20.8m,层底标高约28.50~31.60m。
3)卵石⑦层杂色,饱和,密实,以亚圆形为主,级配良好,一般粒径40~80mm,钻孔中揭露最大粒径不小于150mm,粒径大于20mm的含量大于60%,中粗砂充填约占40%,局部含中粗砂、粉细砂透镜体,连续分布;①中粗砂⑦1层:褐黄色,饱和,密实,低压缩性,含石英、长石、云母、氧化铁,含少量卵石,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透镜体分布;②粉细砂⑦2层:黄褐色,饱和,密实,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透镜体分布;③粉质黏土⑦4层:褐黄色,湿-很湿,可塑,中-中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夹粉土或细砂薄层,透镜体分布。
该层埋深约27.5~30.4m,层底标高约18.62~21.80m。
4)粉质黏土⑧层褐黄色,很湿,可塑,局部硬塑,中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少量姜石,局部分布;①粉细砂⑧3层:黄褐色~褐黄色,饱和,密实,低压缩性,含石英、长石、云母,透镜体分布。
②中粗砂⑧4层:褐黄色,饱和,密实,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透镜体分布。
5)卵石⑨层杂色,湿,饱和,密实,低压缩性,亚圆形为主,级配较好,一般粒径40~80mm,最大粒径不小于180mm,中粗砂充填约占33%,连续分布;6)粉质黏土⑩层褐黄色,稍湿,硬塑,低压缩性土,含云母、氧化铁,个别夹卵石;中粗砂⑩4层:褐黄色,饱和,密实,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透镜体分布。
7)卵石○11层杂色,饱和,密实,低压缩性,以亚圆形为主,级配较好,一般粒径80~120mm,最大粒径不小于240mm,中粗砂充填约占30%,连续分布;(4)第三纪基岩层:1)泥岩○14层棕红色~褐红色,湿,密实,低压缩性,强风化局部中风化,混少量砾岩,局部夹砂岩;砾岩○141层:杂色,湿,密实,低压缩性,局部全风化成砂状,夹砂砾及块状,局部裂隙发育。
关各层土层分布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如下图2-14所示。
图2-14工程地质剖面图4.2 水文地质概况本次勘察钻孔最大深度66.0m,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场地赋存二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分别为上层滞水(一)、层间水(三)。
地下水详细情况见下表所示。
注:表中水位埋深及标高为现场实测;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及我院已有水文地质资料,不考虑上层滞水情况下,本场地历年最高水位及抗浮水位建议值见表1.6-2所示。
本场地抗浮水位值是根据本段历年最高水位和现状地下水位,同时考虑大气降水的补给量大小、地下水的年变化情况、周边场地地表排水的通畅情况、影响及工程的重要性(安全系数)等因素综合给出。
本次勘察共取水样1组,利用初勘1组,共计2组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附录G,本勘察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地下水为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A),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相关条款,对地下水腐蚀性进行判定:层间水(三):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弱腐蚀性由于上层滞水(一)层水量较小,钻孔中未能取出水样,待补勘时再进行补充。
根据收集附近资料显示,上层滞水(一)层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微腐蚀性。
二、监理工作依据2.1《北京地铁19号线平安里站初步设计文件》(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10月)2.2《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平安里站车站结构施工竖井及横通道 1、2号施工竖井施工图》(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04月)2.3《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平安里站车站结构施工竖井及横通道 1、2号施工横通道施工图》(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08月);2.4《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平安里站车站结构施工竖井及横通道 1、2号施工竖井施工图(变更A版)》(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08月);2.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修订版);2.6《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2.7《地铁暗挖隧道注浆施工技术规程》(DBJ01-96-2004);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2.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2.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2.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2.13《北京轨道交通车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订版》(JQB-049-2015);2.14《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2.15《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CJJ/T20-2013)2.16《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一期及19号线一期工程勘察07合同段平安里站主体部分(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5勘察079-2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12月);2.17《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2013年6 月);2.18《19号线一期平安里站临近6号线平安里站施工评估咨询报告》(2016年10月)三、监理工作流程3.1监理工作总流程3.2 分项、分部工程签认基本流程3.3施工过程质量验收流程3.4施工前准备工作的监理内容(1)审核施工设计图及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安全施工方案,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