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实验学院0936007班李镇明学号:6093320714 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
摘要:庄子的思想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只有虚无和消极避世。
庄子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对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意义。
作为一个文学家,庄子对后世的审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的理念中有很多的为人、处事的学问,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和心态调节都有启示;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的自然本位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环保意识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思想;意义;文学;处事;现实
正文:庄子的思想历来都有很多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庄子思想是避世的、消极的,不愿直面现实的。
另一种立场是庄子是很强悍的思想,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方法,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
庄子把人的思维调整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来审视宇宙万物和世界上的各种纷争,庄子的这种境界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1.对后世审美标准的影响
庄子的文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审美观,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道”,即自然规律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
所以庄子的文学思想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他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
他提出音乐应该如“天籁”、“天乐”,绘画应该如“解衣般礡”,文学应该“言不尽意”。
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么可以说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而这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远眺古代,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受其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
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
最初的源头就是庄子的思想。
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
时至近代,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
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喜,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出之,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
”在他看来,作文亦如做人,不能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定,听凭内心的自然之声,依托自我“性灵”,书写自然本真的情感。
而在当今,庄子的这种审美观依然对我们产生着影响。
纵然人们追求个性鲜明,追求另类,追求独一无二,但大众的审美观依然受着庄子审美观的影响。
最优美的音乐依然是那种褪去了浮华造作的纯真的音乐,最逼真的图画依然是那种
最能展示自然美的图画,最富有感情的文字依然是那种最朴实无华但融入了真情实干的文字。
庄子的思想,穿越时空,发挥着他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2.对后世处事原则的影响
庄子的处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重要。
庄子的出世思想被很多人认为是消极避世的。
但事实上,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的。
庄子看开一切功名利禄。
这在当今物欲横流满是功名利禄的社会很具有警醒意义。
庄子所教导于人类的,并不是什么出世,而是要真实地活着,活得像个真正的人。
庄子所呼唤的是人之野性,亦即人的本真之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抛弃那些功利的目的和行为,人才能够摆脱各种人为枷锁的束缚,人的本真之性才能够得以恢复与解放,人才能够真正进入自由逍遥的境界。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医生都很贫穷,在濮河钓鱼也不单单那是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也是为了生活之需。
楚王许他以相位,只要庄子答应,就是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哪里需要自己钓鱼来糊口呢?但庄子明白,一旦为官,就会牢狱官场的勾心斗角,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虚假的活着,而庄子追求的正好是真实的活着,他要彻底摆脱功名利禄那些虚假的东西。
同时,在官场为官,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枷锁,受制于人,不能随性而为,人的本性就不能得到彰显,人就不能进入自由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金钱,为地位所束缚,在商场中尔虞我诈,在官场上勾心斗角,活的心力交瘁。
更有甚者不堪于各种各样的压力而自杀。
活着的活得异常辛苦,死去的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
他们都忘记了作为一个人最原始的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庄子看淡一切,追求自然,追求人之本性的处事原则意义更为重要,值得人们学习与借鉴。
3.对当代环保意识的影响
正如老师课上所讲,庄子的思想有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而相反孔子的儒家思想却不利于对自然环境的维持。
究其本质,在于庄子道法自然,以自然为本的理念。
庄子的观点,可以说是以自然为主体,以大自然为本位,人作为浩大的宇宙中,与广大无比变幻莫测的自然界相比,微不足道,人应该尊重道,尊重大自然。
这种思想对于人类的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有它消极避世、屈从环境的一方面,但是对于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则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
因为当今人类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力量已达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地球已经在人类的掠夺与摧残下变得满目疮痍。
很多人开始蔑视自然,把自然界当成人的统治的对象, 甚至把人看成是万物的主宰。
而现实是,这些不遵从道家思想的人并没有得到好果子。
海啸、台风,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警告。
人类对大自然的压力不断增大,大自然就势必增大对人类的压力,如此下去必然激化大的矛盾。
所以人类如果不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去面对自然,不以庄子的观点认识自然,必将尝到大自然给予的苦果。
所以,庄子的思想对于匡正当代人认识自然的态度、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改进
他们开发、利用自然的方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着弥足重要的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庄子的思想对于后人的审美观、对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对于当代弥足重要的环保意识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品读古人的著作,探究古人的思想不能只留于学习和了解,而应发现其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所在,去粗取精,让他们的思想为现代人服务。
庄子,作为一代思想大家,必定成为推动当今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科学与近代世界》 [英]怀特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
2.《庄子浅注》曹础基中华书局 1982年版
3.《庄子直解》姚汉荣、孙小力、林建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4.《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刘笑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5.《庄学研究》崔大华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6.《庄子哲学》陈鼓应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7.《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崔宜明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
版
8.《庄子哲学》王博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9.《十家论庄》胡道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