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版五年级美术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哆来咪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巧妙地将音高、色彩、形体的渐次推移融合在一起,借助音乐旋律感受、体验到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中由于形和色渐次变化所产生的一种韵律、节奏的美感。

教学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二、分组制作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

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表演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2课彩云衣教学目标:1、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2、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3、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4、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

教学重点:能设计出有漂亮纹样的衣服并且用彩纸制作出来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寻色彩规律的途径,认识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

.教学准备:彩纸,剪刀,胶水,课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一3种颜色涂画。

(提出游戏要求,激发学习欲望。

)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

(学生尝试作业,时间为3分钟。

) CAI课件呈现游戏的规则、内容、方式、时间。

剪纸游戏二、趣味伸入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

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心。

(将方形纸对折剪缺成背心。

) 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色彩)和剪刀。

三、作业评析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深浅变化。

(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柔和对比。

(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强烈对比。

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

四、观赏教材小组讨论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训练。

2.小组讨论。

3.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色彩的对比知识。

五、学生作业教师指导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教材中任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

2.学生作业、播放音乐。

六、评析交流1.学生作业互评。

2.请“小设计师”谈自己的作品。

3.请“小设计师”针对自己今天身上穿的服装谈感受,也可请同学点评。

学生作业七、欣赏服装1.听故事,了解服装的起源。

2.欣赏服装,了解服装随着社会生活而发生的一系列演变。

第3课布艺温馨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2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3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准备: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针线,剪刀,课件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教学过程:一、看一看,试一试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

(1)你看到了什么?(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二.学生试做1.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

2.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

3.课件展示课题。

三、玩一玩,做一做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 “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 “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 “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四.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五.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六.学生作业观赏交流。

(1)展示作品。

(2)自评、互评。

七.学习引申:(1)课件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

(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

第4课搭架子教学目标:1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准备:棍、筷子、绳、502胶等,课件教学重点: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教学难点: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

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

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二、课件l:“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课件2:展览会大门徐徐打开,出现了一个个小展厅的门,点击门进入各个展厅(书架厅、古董架厅、铁艺花架厅、CD架厅等)。

配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各种架子。

分析方法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教师小结: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

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

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

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

(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

)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呢? 课件展示教材上的架子图片。

教师示范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

(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

) 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自主制作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

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

布臵展示台 (博览会展厅)评价交流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

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学生作业第5 课周末日记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以及绘画中人物的动态的表现要点,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一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周末的生活。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以及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绘画中人物动态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人物的动态及人物动态的组合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前布臵学生带上自己在周末活动里的一些照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一周里你们最喜欢的是哪几天呢?为什么?2.平时,你们的周末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在周末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学生漫谈自己在周末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最喜欢开展的活动:如郊游、学骑车、体育锻炼、学特长等等。

二、交流欣赏自己带来的在周末里的照片。

三、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喜欢度周末,因为周末的生活轻松惬意,我们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好好休息,轻松娱乐或学习锻炼……周末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充电站,合理安排、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我们周末生活的美好时光,好吗?四、讨论解决人物的动态表现问题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静止状态的简笔画人物。

2.问题:怎样画才能使静止的人物动起来?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物品,如足球、羽毛球拍、扫帚等)思考1:人体的结构思考2:人体的动态变化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的?师生评价、讨论、总结。

1.统计每组表现的人物动态的数量,对学生的参与、表现予以评价、肯定。

2.发现学生尝试作业中的问题,如弯腰、下蹲等动态的表现。

3.师生共同解决尝试作业中的问题,结合教师示范,讲解人物动态表现的合理性。

如跑的动态是身体前倾,两臂前后分开,双腿迈开,双腿迈开的弧度越大则速度越快……小结:人体的结构可理解为头部、胸部和髋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

人体的各种动态变化都是由身体各关节的变化而产生的,如颈部、腰部、手肘部、膝盖等。

掌握了人物动态变化的要点,能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现生活中的人或事物。

演示五、粉笔演示六、交流感受、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周末里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或人物呢?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七、作业要求: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在周末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人物。

八、交流评价九、课后拓展1.自评。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3.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在周末里新奇有趣、印象深刻的事。

第6课勤俭小管家教学目标:1. 学会识别和绘制立体几何图形的平面图,并进行立体造型储钱罐的制作。

2. 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体会立体图形特征,提高空间想像力。

3. 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培养学生储蓄、合理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行立体造型储钱罐的制作。

教学难点:学会识别和绘制立体几何图形的平面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