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感受诗文的意境。
3、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感受诗文的意境。
教学难点:感悟故事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品一首刚才我们背过的《游园不值》,感受诗人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
二、导学
(一)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2.自由朗读全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3.值的意思是逢、遇到的意思。
不值:没有遇到。
游园不值: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
(二)抓字眼,明诗意
策略:
1.借助词意,和同桌说说诗句的意思。
2.把学习成果和大家分享,大家认真倾听,可补充,也可提出自
己的疑惑。
交流:
1.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1)生汇报:
应:应该。
怜:爱惜。
屐齿:古人喜欢穿的一种皮面木底鞋,底下有二齿支撑,即两头突出部分。
印:本意指痕迹,本诗作动词用,踏坏。
苍苔:绿色的苔藓,丛生于人迹罕到的潮湿处。
小扣:轻轻地敲,缓缓地敲。
柴扉:柴门。
诗句意思: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要让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青苔。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可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
(2)师补充:
A.屐齿:古人喜欢穿的皮面木底鞋叫木屐,是中国汉服的一种,后来传入日本。
见过吗?底下有二齿支撑,叫屐齿。
(出示图)雨天便于在泥上行走,以防滑倒。
潮湿阴雨的南方,把木屐当雨鞋穿。
明末清初,成为生活中的便鞋。
叶绍翁穿着这样的鞋来游园,说明很悠闲呀!
B.苍苔:绿色的苔藓。
(出示图)空气潮湿的时候会长出来,春雨过后也会贴着地面长出来。
如背着太阳的台阶上,茂密的树丛中,潮湿的小河边,是一种生命力很旺盛的小植物。
C.柴扉:(出示图)用柴和木棍编成的门,很简陋,古人管这样
的门叫“光棍”。
D.诗句意思: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可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
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这两句诗的意思,还可以怎样说呢?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
大概是因为园主人爱惜这里的景物,不想让我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青苔吧!
2.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生汇报:
诗句意思: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伸出墙外来。
(2)诗补充:
红杏:早春二月就开,是一种很美丽的花,想看看吗?(出示图)每到早春二月,学生要进京赶考。
孔子就在杏树下给学生讲学,抬头看那红红的杏花,就是给他们的希望啊!所以,红杏也是一种给人带来希望的花。
唐朝王涯禁不住赞叹: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春游曲》叶绍翁好友陆游也爱杏花,他也这样夸赞: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叶绍翁也情不自禁地吟诵: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古诗的意思。
4.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来游园没有遇到园主人,却遇到什么?(青苔和红杏)带着这份意外的喜悦读读全诗。
(三)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所见的景物都很普通,却给你怎样的感觉?(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这种情感也正是诗人对所见景物的特别的感情。
策略:
1.默读全诗,品品诗中的哪些字眼包含了诗人这种特别的情感。
2.在小组内交流,每组侧重交流一处。
时间为5分钟。
3.组内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其他组认真倾听,及时补充。
交流:
1.怜。
A.怜:爱惜。
怜在今天的意思是可怜,表示同情。
唐代白居易在《暮江吟》中这样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在这里,“怜”是可爱的意思,两个“怜”,有异曲同工之妙!
B.你知道吗?叶绍翁在最初用的是“怜”,那这句话的意思就变了,而实际上是:主人爱惜,我也爱惜。
过渡:诗中有这样一个词能说明我也爱惜吗?
2.印
A.本意是痕迹,在诗中作动词用,踏坏的意思。
为什么不用“踏”?
请问,叶绍翁为什么要穿木屐鞋子来游园呢?仅仅是悠闲,舒适吗?
B.带着这样的理解试着读读这两句,看看有何不一样的感觉?
指名读,评价(读出对苍苔的那种怜)齐读。
3.扣
换成敲有何不妥?怎么扣就怎么读。
诗人满怀喜悦去花园赏景,却没有遇到园主人,此时心情难免有些失望,带着这样的心情读。
4.关
叶绍翁好友陆游也用了一首诗来形容红杏的出,(出示)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你知道吗?陆游的诗作流传千古,但这句却不如叶绍翁。
一个用“遮”一个用“关”,叶绍翁的却成了千古名句,为什么呢?两个原因:
(1)由“一枝红杏”让我想到了“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你还能想到哪些词?啊,园子里景色真美,假如推开了柴门,满园会是怎样的春色呢?你能借助这些词,再结合图画和诗人一同想象吗?
边想象画面边读。
(评:读出美丽,读出生机。
)
诗人用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这是原因之一。
(2)“关”可以表示关的紧,要出来,需要时间和力量。
引申开来,一枝红杏仅代表它本身吗?
大家看大屏幕一起读: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的。
这两句诗不仅景中含情、景中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呢,这是原因之二。
这个道理也被广泛的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景中寓理,景中寓理,这是叶绍翁的这两句诗能成为千古名句,
流传至今的原因。
多美的意境,多深刻的哲理,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一起吟诵。
师领:《游园不值》
三、导结:
叶绍翁由这“一枝红杏”已经知道了“春色满园”,所以有必要进园子吗?让我们再读课题《游园不值》。
游园虽不值,但看到这“一枝红杏”,诗人觉得已经很值。
古诗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只有通过品味这如“红杏”般的古诗,我们才能感受到古诗的“满园春色”,在音乐中诵读关于“春”的这些古诗,选择其中的一首去细细品味。
课件出示: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