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六堡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全国六堡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全国六堡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2016年全国六堡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梧州市六堡茶协会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其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

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就以“红、浓、陈、醇”四绝及独具槟榔香味而位列全国24名茶之一。

长期以来,六堡茶一直作为中国传统出口茶品远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成为著名的“侨销茶”,但内销市场拓展有限,“墙内开花墙外香”。

自2004年以来,随着国内外黑茶的热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茶文化内涵的不断追求,六堡茶以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受到人们的热捧,从而为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作为梧州特色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梧州乃至于广西茶叶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在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六堡茶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目前已得到了极大提升。

2013年以来,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更加纷纭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因此,夯实六堡茶产业基础、确保六堡茶质量安全、提升六堡茶品牌知名度、扩大六堡茶市场影响力,已经成为当前六堡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以此为契机,为形成共识,正确引导今后六堡茶生产、流通与消费走向,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梧州市六堡茶协会认真分析当前的局势,形成以下分析报告。

1 六堡茶产销现状1.1生产方面2014年全国茶园面积达4110万亩,比2013年的3703.5万亩增加406.5万亩,增幅为10.98%;广西全区茶园面积达112万亩,比2013年的110万亩增加2万亩,增幅为1.82%;梧州市茶园面积7.23万亩,比2013年的6.58万亩增加了0.65万亩,增幅为9.88%;全国茶叶产量为209万吨,同比增加16.6万吨,增幅为8.63%;广西全区茶叶总产量为5.6万吨,同比增加0.21万吨,增幅为 3.89%;六堡茶产量为1.05万吨,增幅为9.38%。

表1: 2007-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园总面积和梧州市茶园面积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全国(万亩)广西(万亩)2419.570.352579.470.202772.873.002955.378.003168.8102.603417.0105.003703.51104110112梧州市(万亩) 2.67 3.47 4.28 5.26 5.58 6.32 6.58 7.23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西农业厅、梧州市农业局。

表2: 2007-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产量和六堡茶产量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全国茶产量(万吨)广西茶产量(万吨)116.63125.72.25135.93147.53.66162.34.44179.04.65192.45.392095.6六堡茶产量(万吨)0.46 0.66 0.73 0.84 0.85 0.87 0.96 1.05 六堡茶占桂茶比(%)15.33 29.33 24.33 22.95 19.14 18.71 17.81 18.75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西农业厅、梧州市农业局。

自2007年以来,梧州市茶园面积每年增幅都保持3000亩左右,且大多数年增幅超5000亩,其中2010年新增茶园近10000亩。

近几年,新增的标准化茶园陆续进入投产期,使茶园单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由于国内外黑茶的热销带动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梧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

六堡茶开始了从侨销到内销的转型,六堡茶的品牌知名度得到极大提升,加之伴随2007年普洱茶的非理性激增,部分消费者选择进入六堡茶市场,六堡茶的产量从2007年的4600吨持续增加到2015年的11200吨,增幅达143.48%。

2007年,六堡茶加工总量只占到广西茶产量的15.33%,但是随后的2008、2009年,随着六堡茶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广西茶叶的减产,六堡茶占比攀升到29.33%、24.33%。

目前,受梧州市六堡茶企业产能所限及部分企业尚未落实新厂用地等因素影响,年产量增速放缓。

1.2 加工方面2010年之前,由于六堡茶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资金大量涌入六堡茶产业,六堡茶企业的加工能力不断提升。

六堡茶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是广西梧州市现辖行政区域,在梧州市辖区外都不能生产六堡茶,且六堡茶对生产条件要求较高,新建企业暂时投产量不大,产能提升相对缓慢。

尽管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是目前梧州市只有45家六堡茶生产企业通过QS或SC认证, 六堡茶产能仅为1万多吨,年加工能力在2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仅8家,2015年实际加工量为11200吨,六堡茶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近年来,六堡茶龙头企业在提升六堡茶加工水平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生产环境、卫生条件、机械化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研制了一批先进的清洁化、连续化生产线,采用发酵罐、发酵箱等进行发酵以代替原来的地面渥堆发酵。

六堡茶采用广西区域内的苍梧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出来的品种、品系的鲜叶经初制加工出来的毛茶作为原料,故六堡茶的原料基地并未限于梧州市辖区,使得六堡茶的初制加工比较分散,加工方式相对落后,六堡茶加工整体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3 市场方面近年来,随着市场追捧黑茶热潮的兴起,同属黑茶类的六堡茶也受到众多爱茶人士所推崇,其独有的品质风味和保健功能逐渐被人们所重新认识。

随着六堡茶产量逐年增长,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及六堡茶品牌知名度的显著提升,品六堡茶、谈六堡茶、藏六堡茶已成为饮茶爱好者追逐的新风尚。

目前,梧州市六堡茶企业已经改进营销策略,除部分六堡茶销往东南亚等传统销区外,大部分在国内销售。

自2005年起,各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在广西、广东、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南、云南、陕西、甘肃、山东、山西、黑龙江等省(区、直辖市)积极开设新型专卖店及发展经销商,并展开终端跨界营销,培育市场需求,夯实了六堡茶的市场基础,使六堡茶市场稳步扩大。

国内销售从2003年以前的几乎空白拓展到2015年的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区,销售量也迅速增长到近万吨。

目前,广东、广西和香港等六堡茶的传统销区仍保持稳定增长,北京、上海及东北、华北、西北等新兴市场扩张较快,六堡茶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在外销市场上,六堡茶在港、台、东南亚地区及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有着较好的消费基础和广泛的市场。

居六堡茶出口前三位的国家或地区是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

2005年前,日本也是六堡茶的主要出口国,后因该国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对进口茶叶的检测项目多达300多项,检测费用急剧上升,因此导致出口企业被迫放弃日本市场。

目前,主要的六堡茶出口企业是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广西口岸外贸有限公司,出口包装材质包括竹箩、塑料编织袋、纸箱、环保袋、纸盒、铁盒等。

六堡茶的出口量在2005年达到1250吨,随后的2006、2007年也保持在850吨以上,这是由于2007年上半年以前正处于普洱茶热炒时期,海外商人需要大量价格低廉的六堡茶,因此导致需求量大增。

2007年以后,随着国内品饮六堡茶热潮的兴起,国内六堡茶的价格远高于出口价格,利润可观,而出口价格却相对稳定,利润下降,造成出口量锐减。

其原因:一是国内茶原料价格急速上升,而出口价格没有相应的上升;二是人民币大幅升值,导致出口利润下降或亏损;三是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需求量减少。

表3 :2003-2014年六堡茶主要输往国家或地区年份六堡茶主要输往国家或地区2003 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日本2004 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2005 马来西亚、新加坡2006 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2007 马来西亚、新加坡2008 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2009 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2010 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2011 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2012 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2013 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2014 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2015 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印尼注:资料来源于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表4: 2003-2014年六堡茶出口统计年份出口量(吨)出口额(美元)平均单价(美元/吨)出口量同比(%)出口额同比(%)单价同比(%)2003 552.362 905172 1638.73 / / /2004 438.491 591684 1349.36 -20.62 -34.63 -17.66 2005 1250.932 187**** ****.32 185.28 216.98 11.11 2006 885.313 1616016 1825.36 -29.23 -13.84 21.75 2007 870.320 2084522 2395.12 -1.69 28.99 31.21 2008 449.645 1436248 3194.18 -48.34 -31.10 33.36 2009 195.958 458030 2337.39 -56.42 -68.11 -26.82 2010 325.954 953750 2926.03 66.34 108.23 25.18 2011 275.727 981455 3559.52 -15.41 2.91 21.65 2012 252.400 904000 3581.62 -8.46 7.89 0.62 2013 266.88 1226159 4594.42 5.74 35.64 28.28 2014 138.666 691389 4986.00 -48.04 -43.61 8.52 2015 129.757 536585 4135.31 -6.42 -22.39 -17.06 注:数据来源于《CIQ2000-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V.39)》的统计。

1.4 产品方面为适应市场品饮的需求,六堡茶产品已开始从传统单一形态向多样化转变,除了传统的大竹篓包装的六堡茶畅销外,散茶、砖茶、饼茶、沱等多种产品形态六堡茶,袋泡茶、茶膏、茶精、速溶产品等六堡茶深加工产品,小竹篓、纸罐、藤篓、纸绳篓等生态包装以及坭兴陶罐、锡罐、青花瓷等礼品包装的六堡茶同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六堡茶是梧州市传统的出口产品,2009年以来,列入《广西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实施方案》的监控对象。

根据监控方案要求,每年从加工厂、出口货柜分别抽样代表性样品,送到国家指定的认可实验室检测,检测农药残留项目22-25项、重金属2-5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