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六堡茶产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_于英杰

2014年六堡茶产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_于英杰

一、黑茶产业概况黑茶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茶类,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在新疆、西藏、内蒙等边疆地区,素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其饮食习惯和地域文化使黑茶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的日常必需品。

黑茶主要产于湖南、四川、湖北、广西和云南等省(区),产品类型丰富,微生物参与的后发酵过程缔造了其独特的品质风味与保健养生功效。

近年来,黑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迅速,湖南华莱生物、泾渭茯茶、湖北羊楼洞茶业、云南大益、柏联茶业、广西茂圣茶业等企业均建立起现代化茶叶加工生产线,将传统茶叶制作精髓与现代工艺有机结合,突破了黑茶产业的技术发展瓶颈。

湖南怡清源茶业推行“化整为零”的产品创新,其“黑玫瑰”、“原叶茯茶”等产品得到了图1 2009-2013年全国黑茶产量概况16TEA WORLD2014/11茶世界大批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人们对黑茶有益健康的认识与实践不断深入,黑茶产品的收藏价值大幅提高,驱动市场消费。

2013年,全国黑茶总产量9.19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4.78%,同比增长15.16%,国内销量大幅增长,连同过去年间贮藏的黑茶,其总销量达18.2万吨,涨幅居六大茶类之六堡茶发源于广西梧州辖区的桂江两岸,其产制历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早在清嘉庆年间前后,六堡茶就已作为粤桂等地人祛湿、驱痢和调理肠胃的生活饮品,以其独特的槟榔香味而入选中国名茶之列,并通过六堡茶易锡等贸易方式享誉海内外,涌现出一批六堡茶老字号。

清同治版《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

《广西通志》记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是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近、现代“两广商埠”、“水上门户”,农林资源丰富,多元文化交汇。

现今,梧州市的六堡镇及周边地域是六堡茶的最佳种植地区,该区域植被茂盛而水质洁净,气候温暖湿润,酸性红壤,有机质丰富,生态条件十分优越。

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所出产的六堡茶外形条索壮重,色泽黑褐油润,内质香气陈纯,具有独特槟榔香味,汤色红浓,滋味醇厚爽口,耐于久藏,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

梧州市作为六堡茶的主要生产、加工和集散地,具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生产的六堡茶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其年产量六堡茶全产区茶叶总产量的95%以上。

首,成为消费热点。

六堡茶产于广西梧州,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社会资源造就了六堡茶独特的品质特征,在黑茶产业中稳占一席。

2013年,六堡茶共生产0.98万吨,占全国黑茶产量的10.7%,发展基础扎实,前景广阔。

1.产销情况(1)梧州六堡茶生产情况2013年,国内外黑茶的热销带动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梧州市作为六堡茶的主产区,茶园面积于2013年达6.58万亩,同比增长2600亩,增幅4.11%,此外,在广西自治区内其他地区仍有小量六堡茶原料种植区域及适制茶叶品种,部分新增17TEA WORLD2014/11茶世界茶园已陆续进入投产期,茶园单产及亩产值均有所提高。

六堡茶产量依然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3年产量增至9800吨,同比增长1100吨,增幅12.64%,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比值维持在0.5%左右。

近3年,六堡茶产值持续增长。

2011年,六堡茶产值为8.5亿元,2012年,产值增长到9.1亿元,2013年产值已达9.8亿元,同比增长7.69%,占全国茶叶总产值近1%,其单价高于全国茶叶平均价格近1倍,低产量高产值的产业特性折射出六堡茶表1 2009-2013年全国及梧州六堡茶生产概况优异的市场环境和价格优势,发展前景良好。

(2)梧州六堡茶的销售情况近年来,六堡茶因其独特的品质风味和保健功能被人们所认识,国内外销量持续上涨,发展态势良好。

自2007年起,六堡茶逐渐建立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及相关渠道,改进营销策略,培育市场需求。

现如今,除了广西、广东、香港等国内传统销区外,六堡茶已在北京、上海、河南、黑龙江等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建立了消费市场并稳步扩张。

据不完全统计,除去出口及贮存的茶叶量,2013年六堡茶全国内销量近8000吨,同图2 2009-2013年梧州六堡茶产业情况图3 2011-2013年梧州六堡茶产值情况18TEA WORLD 2014/11茶世界表2 2009-2013年六堡茶出口情况比增长11.58%,销售总额达8.5亿,增幅3.48%,市场潜力巨大。

梧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之一,是西南地区最早对外通关的城市。

梧州六堡茶自古便是西江流域的“船帮茶”,通过西江水道船运外销,出口到世界各地。

21世纪以来,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一直是六堡茶的主要出口地区。

据统计,2013年六堡茶出口量共计266.9吨,同比增长5.74%,出口金额达到122.3万美元,同比上涨31.9万美元,增幅35.29%,平均单价涨至4582.24美元/吨,同比增长27.94%,发展势头强劲,前景良好。

随着六堡茶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的日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目光开始聚集在六堡茶上。

2010年,梧州六堡茶成功进驻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六堡茶风华再现,马来西亚、台湾等地的海外媒体高度关注六堡茶,纷纷以大篇幅报道六堡茶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多家六堡茶生产企业积极参加香港、马来西亚、日本静冈等地的国际茶博会,不断提高六堡茶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带动了六堡茶产业发展,拓宽了六堡茶出口市场。

梧州是中国“水上丝绸之路”的起始之一,是西南地区最早对外通关的城市。

梧州六堡茶自古便是西江流域的“船帮茶”,通过西江水道船运外销,出口到世界各地。

图4 2011-2013年梧州六堡茶销售情况图5 2009-2013年梧州六堡茶出口情况19TEA WORLD2014/11茶世界2.茶叶加工及标准化建设近年来,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六堡茶产业相关部门及企业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共同探讨六堡茶生产技艺的改进措施,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现已研制了一批先进的清洁化、连续化、标准化生产线,采用发酵罐、发酵箱等发酵设备以代替原来的地面渥堆发酵,使企业生产环境、卫生条件、机械化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保持传统加工工艺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六堡茶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六堡茶已有《G X-CIQ88-2003六堡茶》、《DB45/T435-2007 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DB45/ T479-2008 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DB45/T581- 2009六堡茶》4个行业或地方标准,业已逐步推广应用,且有多家六堡茶生产企业获得产品质量QS认证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13年8月,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梧州成立,该委员会由六堡茶行业生产、加工、审评、质量检验、科研等领域的专家组成,旨在全方位的开展六堡茶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提高六堡茶行业的标准化水平。

3.品牌建设近年来,梧州市地方政府分别从茶园管理、品质监控、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文化展示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在六堡茶的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现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广西著名商标”等多个知名品牌。

(见表3)(1)原产地认证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特有微生物种群的不可复制性和不可移植性,以及独特2013年8月,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梧州成立,该委员会由六堡茶行业生产、加工、审评、质量检验、科研等领域的专家组成,旨在全方位的开展六堡茶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提高六堡茶行业的标准化水平。

202014/11茶世界的生产工艺,形成了梧州六堡茶独特的地理品性。

2009年,“六堡茶”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1年3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查,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作为18个获得参展的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成功参加美国地理标志产品展,进一步增强了六堡茶的产品质量特色,对于挖掘其品牌经济和文化价值、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建立其品牌优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品牌茶事活动自2012年国家实施节俭新政起,全国范围内多数茶叶在价格和销量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六堡茶作为梧州乃至整个广西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当地政府及茶叶企业积极思考应对措施,以品牌培育作为茶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核心,建立品牌规划、管理和维护方案,增强品牌的抗风险能力。

近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名茶专业委员会与梧州市六堡茶协会共同主办,针对我国六堡茶企业开展“中国六堡茶推荐品牌”推选活动。

活动以六堡茶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质量安全控制水平、销售渠道建设水平、品牌建设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为评选标准,由评选委员会对参评企业的品牌综合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估和民主评议。

最终,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的三鹤牌六堡茶、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的中茶牌六堡茶以及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的茂圣牌六堡茶当选2014年中国六堡茶推荐品牌。

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六堡茶社会认知度和品牌企业知名度,激励六堡茶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促进六堡茶企业以及产销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引导行业健康、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繁荣进步。

4. 政策环境近年来,梧州市政府利用政策工具引导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环境,在市区内建成两个功能齐全的六堡茶专业批发市场,以及两个六堡茶产业化集中加工区,完善六堡茶的加工、交易和流通平台。

梧州市政府从2007年起将六堡茶产业列为全市十大农业优势产业之一,从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农产品流通等关键环节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得到快速恢复发展。

2009年,市政府制定《梧州市2009-2015年六堡茶产业发展规划》,并出台《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及相关实施细则,从行业发展思路、目标、政策、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对六堡茶产业制订全方位的规划、引导和扶持政策。

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六堡茶”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梧州市政府随即出台《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规范六堡茶21TEA WORLD2014/11茶世界1.需求持续增强,供销稳步上涨随着六堡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六堡茶高品质和功能性的需求愈加强烈,保健养生成为六堡茶消费的核心驱动力。

经研究证实,六堡茶具有显著的降脂减肥功效,并可有效降低血糖、抵御酒精引起的肝损伤、抗辐射、平衡肠道菌群、调理肠胃。

六堡茶有着与众不同的槟榔香,加上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其消费群体相对独立,其他茶类品种较难对其构成竞争。

随着多元而完善的销售渠道逐步建立,六堡茶的销售半径将不断扩大,电商、微信、微博等新型营销方式的引入无疑会进一步促进消费。

此外,黑茶“越陈越好”的产品特征也将会进一步带动六堡茶产品的收藏热潮,伴随着国际金融环境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六堡茶产品均价也将持续上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