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内科-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路径

血液内科-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路径

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ICD-10:C90.0 M9732/3)
二、定义:
1、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
2、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克隆性增殖,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分泌单株免疫球蛋白,常伴有贫血,
肾衰竭和骨髓瘤细胞髓外侵润所致的各种损害。

三、诊断依据:
1、病史;
2、体格检查:贫血貌,肋骨可以看到串珠样改变,椎体有压痛;
3、肝功能提示有球蛋白的升高,血清蛋白电泳可见M蛋白;
4、X光片提示有骨质破坏;
5、骨穿检查。

四、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1、病史;
2、体格检查:贫血貌,肋骨可以看到串珠样改变,椎体有压痛;
3、球蛋白升高,血清蛋白电泳可见M蛋白;
4、骨穿检查;
5、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选择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

五、初始治疗方案的选择:
1、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输血、止血,必要时输血小板(血小板<20x109/L或有内脏出血);
2、一般患者可以选用VAD(长春地辛1mgd1-4+表阿霉素10mgd1-4+地塞米松10mgd1-4)方案治疗,同
时要保护胃粘膜、止吐、补液等对症处理;
3、经济允许的患者可以使用含楷莱或万珂的治疗方案;
4、针对骨疼的治疗可以选用二膦酸盐类药。

六、常用药物:
1、万珂:1.3mg/m2,d1.d4.d8.d11使用,21天一个疗程;
2、反应停:常用剂量为100mg QN,病人没有特殊不适,可以增加至150-200mg QN;
3、楷莱:代替VAD方案中的表阿霉素,每个疗程使用40-60 mg。

七、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平均10 天
七、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多发性骨髓瘤(ICD-10:C90.0 M9732/3)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
流程实施时,可以进人路径;
3、性别年龄不限。

八、入院后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B CA+PAT、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
2、住院生化常规、血型鉴定(组合)、免疫常规;
3、E SR、血β2糜球蛋白、尿β2糜球蛋白、免疫功能+κ、λ轻链;
4、胸部正侧位+头颅、胸肋骨、胸腰椎、骨盆正侧位X线平片、心电图、肝胆脾胰B超;
5、骨髓活检(骨髓病理);
6、流式细胞术多发性骨髓瘤检测。

九、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BCA、根据病情复查:肝功能、肾功能。

十、出院标准:
1、自觉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
2、B CA提示HGB≥60g/L,PLT≥30×109/L,肝功能基本正常。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可能出现严重感染,导致延长治疗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
2、骨质破坏明显,有手术指征入科一行锥体形成术者;
3、合并有肾功能不全,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者。

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ICD-10:C90.0 M9732/3)
患者姓名:___________性别:__ __年龄:___ _门诊号:___ _____住院号:__ _ _____ 住院日期:____ __年_ _月_ _日出院日期:______年_ _月_ _日标准住院日 10 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