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事二甲汇报材料》

《药事二甲汇报材料》

《药事二甲汇报材料》(1)医院贯彻落实了《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医院成立了药事管理委员会,有明确的职责和制度,定期召开了药事委员会会议并有工作记录。

药剂科和全院临床用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及精神药品管理制度》、《处方制定》、《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办法》、《特殊药品管理制度》、《临床合理用药评分细则》、《处方权审批制度与程序》等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处方点评、临床合理用药检查、病案合理用药评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度了严格的奖惩及改进措施。

药剂科主要负责人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药房工作人员具有执业资格。

执业医师在药房均备有处方权签字留样。

(2)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部分开展了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制定、落实了药事质量管理规范、考核办法并有持续改进。

制定了药剂科管理、岗位及人员职责、药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规定和标准操作规程。

有落实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建立了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负责的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定期考核,公示结果,指导医师用药,有药品效期、淘汰、变质的管理制度与程序和发(用)药差错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开展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3)普通药品和特殊药品管理符合国家相关要求,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有专门机构,并指定了专职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和执行了相关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严格执行库区双人双锁保险柜存放、发药部门专人负责专柜加锁。

建立了专用帐册进行逐笔记录。

按照规定对本机构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给予其处方权。

医院门(急)诊癌症疼痛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时有符合法规要求的相关措施,有门诊病历记录和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空安瓿回收销毁、处方销毁、剩余药品回收、过期或损坏药品销毁及交接班等均相关记录。

(4)有临床药师工作制度及工作职责,制订了临床药师工作所需的医疗文书,药学部门与临床科室建立了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

(5)建立了投诉处理程序,并有效实施。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接近90%。

第二篇:中医院二甲评审药事管理整改措施二甲评审药事管理整改措施10月14、15日,二甲评审团专家组对药剂科及医院药事管理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指导、评审,肯定了我们的成绩,评审了六个亮点,这六点是医院领导坚强有力指挥的结果,是对我们医院晋二甲工作组成部分的确认,也是今后巩固成果,整治不足的方向。

通过评审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意见:1、中药调剂室面积不足,没有达到《评审细则》要求。

同时也严重制约科室及医院的整体发展。

由于面积狭小,工作人员调配时无法施展,造成处方积压,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中药房周转库的设立,应和中药房紧密相连,便于药房人员随时取药装斗。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现在使用的药柜也应该更换,以防止药物串格。

2、煎药室应在生活区更衣后再进入工作区。

3、库房、药房设施应有空调机、除湿机,保证药品干燥。

4、抗菌药物问题,应深入学习抗菌药物管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对医生、药学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及‘xx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5、应建立每月医护质量检查及检查情况通报,这样就有了发布结果的平台。

6、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规范医生的处方书写。

第三篇。

二甲汇报我是xx年到是县医院工作的。

也许是缘分吧,xx年县文联和县医院共同编辑出版《茉莉文学》医院专辑,我有幸成为作者之一。

县医院作为全县卫生系统的龙头医院,肩负着全县急救,教学为一体,在县城的南街上,以救死扶伤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开阳卫生的60余个春秋。

xx年,高克武是院长,任国俊是党支部书记,尚兴荣,李景恒任副院长。

那次我采写了内科,外科,五官科,采访了当时的外科主任周光昭,内科主任余昭锐,内科医生王金菊,南丁格尔称号获得者田茂苹,通过采访,不但认识了许多医护人员,也对县医院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我在县医院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宣传,也就是对内负责标识标牌的设计制作和清查,对外就将医院的大小事,新风尚,新技术新业务通过文字和图片传播出去。

我每天提着一个单反相机在全院转,拍了不少的图片。

xx年副院长张宁兵主持全院工作。

除了抓好医院内部管理外,她狠抓门诊住院综合楼的建设。

县医院门诊住院综后楼干xx年项“走进开医”专版创建方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改结合、注重内涵”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医院发展新局面。

力拔头筹开新篇——开阳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纪实六十年坎坷风雨路,展望今春硕果满枝。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阳县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踏着新医改的强劲步伐,开阳县人民医院这一牵系着全县城乡百姓健康的综合医院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xx年3月,随着该院门诊住院综合楼落成并相继全面投入使用以来,开创了县人民医院发展史上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

如何加快医院的发展,紧跟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全县老百姓的现实摆在了医院领导班子的面前。

新医改的春风吹来,发展的机遇展现在面前。

xx年4月,根据卫生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xx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开阳县人民医院被列入贵州省新一轮参加等级评审的县级医院。

在良好的机遇面前,开阳县人民医院坚定地把“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以下简称“二甲”创建工作)作为xx至xx年度工作的核心和重心。

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开阳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1956年更名为开阳县人民医院。

是县域内唯一一所公益性、福利性的全民事业单位。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历届院领导班子的努力下,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成本县辖区内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技术指导中心。

是国家卫生部授予的“爱婴医院”,是开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交通事故救治、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的定点医院。

先后分别被省总工会、省卫生厅评为院务公开先进单位,被市卫生局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同时也是贵州省中医药学院、贵阳护理职业技术学院、黔南护理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合江分校教学实习基地。

医院肩负着全县辖区43余万人口的医疗救治重任和基层医院的转诊任务。

医院占地面积达17411㎡,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9160.7平方米,编制床位350张,人员编制525人。

现有在职职工322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79人;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7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9.7%,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1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8.2%。

具有大学本科、专科以上学历214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76.7%。

医院拥有固定资产40208139.72元,年总诊疗量12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9000余人次。

医院开设有23个临床一级科室和医技科室。

xx年至xx年,县医院始终坚持搞好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强化监管,重视环节管理,外树形象,美化就医环境。

提供便民利民措施,优化服务流程。

注重人才培养,推进学科建设。

更新医疗设备,提升服务能力。

通过不断加大内涵建设,医院管理水平有了长足发展,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整体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xx年度连续三年荣获县卫生主管局目标考核一等奖。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创建成功获悉我省即将启动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后,县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积极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了《贵州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深刻领会到本轮评审的重点和要点,充分认识到创建二级甲等医院是医院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医院管理上水平、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技术不断创新、医疗安全不断加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手段;是医院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机遇;更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为强调内涵建设,突出医疗质量和安全。

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注重内涵”的精神指导下,通过两年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人员培训、物资准备等工作,医院管理水平、业务技术、医疗服务质量、教学科研、精神文明建设及后勤保障、医院设备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自xx年4月至今,我院为期两年的“二甲”创建工作,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xx年4月至xx年9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宣传动员和组织机构建立。

医院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习了《标准》,深入分析各项指标的内涵和意义,制定了《开阳县人民医院“二甲”创建活动方案》,同时在医院职工中广泛宣传动员,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市一医等多家上级医院参观学习。

xx 年6月,医院成立了“二甲”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下设医院管理组、医教组、医技组、护理组、总务设备组、财会组等6个创建小组。

“二甲办”的成立,正式拉开了该院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的序幕。

第二阶段。

xx年10月至xx年9月,通过前期的准备和梳理,按照医院二甲创建方案逐步实施。

其主要工作一是加快门诊住院综合楼的建设,xx年3月我院住院综合楼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开放床位及业务用房达标。

二是完善科室的设臵,先后成立了儿科、骨科、重症科、病理科、输血科。

三是解决人力资源配臵。

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7名和聘用了2名有执业资格的医师,在院内公开招考聘用了39名护士。

四是完善和修订医院制度,狠抓医疗质量,逐步规范管理。

组织修订了《开阳县人民医院职责制度汇编》、《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医院应急预案汇编》,完善了质量检查体系的各项制度并用于指导日常工作,认真学习和落实xx版《病历书写规范》,通过努力医疗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五是加强各项培训工作。

包括卫生法律法规、院感、输血管理、三基训练等。

六是加强后勤和设备管理,完善污水处理、储备用水等工作。

总务后勤保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独立设臵了设备科,设备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第三阶段。

xx年10月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自查整改。

xx年10月,县医院迎来了市卫生局组织的专家组对“二甲”创建工作的第一次督导检查。

通过专家组现场督导查看,对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查出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针对上级专家查出的问题,我院立即进行整改和落实。

一是在县委和县政府以及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分管县长、卫生主管局领导多次就该院“二甲”创建工作亲临指导,协同县编办重新对我院科室设臵、人员、床位等进行了核编,完成了行政职能科室、医技科室的整合分科建设工作,独立设臵了人事监察纠风科、审计物价科、医保信息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