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评审标准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我院取得二级优秀医院四年之际,今天我们有幸迎来了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组领导和专家来我院检查和指导工作。
我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对来我院检查评审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我院工作的指导和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院位于美丽的澴河河畔,原为孝感市第二人民医院,1993年孝昌建县后更名为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于2003年12月整体搬迁,新址位于孝昌县站前一路107国道旁。
新医院占地面积60余亩,绿化面积达50%。
业务用房面积220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九千万元,医疗设备总值四千万元,编制床位220张,开放床位300张。
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体检、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优秀医院,肩负着全县及邻近辖区近70余万人的医疗重任及基层的转诊任务。
医院现有在岗职工551人,专业技术人员463人。
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192人,各级医师计180人、各级护士185人、医技科室主管技师30人、主管药师20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84%。
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感染疾病科、康复科、急诊科、体检中心等13个临床一级科室,下设有普外科、骨外科、脑胸泌外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呼吸、消化内科、产科、妇科、血液净化室、ICU等11个二级科室。
医技科室有:药剂科、检验科、输血科、放射科、病理室、手术室、超声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内镜室、消毒供应室等11个必设科室,各科室具备开展正常工作的条件和设备。
医院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购置了GE双排螺旋CT机及后处理工作站、西门子数字化摄影DR机和CR机、GE 全自动化乳腺钼靶摄影机、500MA电视透视机、GE800MA数字化胃肠机、C臂X光机;东芝120及东芝40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XT1800全自动血球五分类计数仪;GE730、GES5型、日立550彩超,长程心电工作站、心电监护系统、脑血管多普勒(TCD);血气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药敏检测仪、尿沉渣分析仪;电子胃镜、结肠镜、电子阴道镜、纤支镜、蔡司眼科显微镜、蔡司手术显微镜;史赛克及XTORZ腹腔镜、蛇牌膝关节镜、强生全自动超声手术刀、MTT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科伊人钬激光机、欧美达麻醉机等60余台大中型设备。
2010年门(急)诊202153人次,住院20424人次,急诊抢救13203人次,手术8526台次,全年业务收入10400万元,圆满完成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指标。
今年以来,我院对照《湖北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全方位地开展了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预计今年门诊量达到215200人次,住院21450人次,手术台次突破万人大关,全年总业务收入超过1.2亿元,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达到98%,病床使用率达到95.12%,甲级病历率达到92%,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度达到95%,无任何一项否决指标情况,准入指标全部通过,现将我院开展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情况汇报如下:一、巩固“创优成果”,开展创建“二甲”,领导重视,稳步推进。
2007年我院被评为二级优秀医院,是经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开展创建活动所取得的。
这一成绩的取得极大地提升了我院的综合院力。
为使我院进入同级医院的先进行列,院党总支号召全院干部职工要再接再励,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巩固二优成果,开展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今年将我院申报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列入县人民政府、县卫生局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确保我院申报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顺利进行,我院具体落实了三项措施。
一是成立了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创二甲医院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各科室主任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二是制定了创二级甲等医院实施方案,将创建“二甲”主题、内容、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实施步骤进行细化,明确分工,任务到科、到人,并绘制出创建“二甲”职责图发到科室,使之一目了然各自的职责。
三是召开全院干部职工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广泛宣传,采取院刊、横幅、黑板报、电视台、电子显示屏、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做到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人人知晓,提高每个职工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全院上下积极参与创二甲活动的热烈氛围。
为确保创二甲活动稳步推进,院委会及各科室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讨论创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分解标准,对照标准组织自查,找出差距,提出整改措施,限期要求整改,不断完善达标。
二、健全各项制度,完善考核标准,创先观念,制度管人。
针对我院与二级甲等医院标准有差距的现状,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法。
拟制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为契机,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严字当头,严格执业资格,严格规范财务管理,严格规范药品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坚持院务公开制度,坚持医院总值班制度。
修订了常见病诊疗常规及操作规程和质量考核标准,如医务科、护理部分别制定了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技质量、病历质量、医疗护理日常工作管理、中间终末质控、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等10余项考核标准。
强力推行院科两级管理规章制度,重大问题由院办公会讨论、院委会与职代会讨论决定。
各职能科室根据工作职责认真履行职能督导检查,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人人有职责、工作有考核、考核有标准、奖惩有措施的管理体系。
在管理方面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各项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医疗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关注质量,确保安全。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内容,多年来,医院紧扣质量这一主题,优化服务流程,瞄准重点部门,把关重要环节,立足质量考核与监督,注重奖惩结合,促进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 建立健全院科二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我院成立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各科室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质控小组,科主任作为科室第一责任人,使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协作机制健全。
医务科、护理部分别制定相关质量考核标准。
成立了质量考核小组,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督导职能,每季度开展1-2次医疗、护理质量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进行反馈、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责任科室限期整改到位,并与绩效工资挂钩。
2. 加强基础质量管理,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为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各临床科室建有医疗质量质控本,会诊、疑难病例讨论、业务培训学习、交接班、医疗缺陷等几个必备记录本,及时作好相关的登记或活动记录。
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设备是基础质量的根本,为此每年医院组织学术讲座10余次,各科室每月开展业务学习1--2次。
通过培训学习使卫生技术人会员医疗技术不断提高。
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重点是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
制定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科主任查房,着眼查房内容:病人诊断、诊断依据、治疗原则、诊断和治疗措施、知情同意;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关注医疗安全、护理质量、病人对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意见等。
规范医疗文书:重点是病历和处方的书写要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注重质量的评定,即诊断、诊疗计划是否适宜、及时有效,病程记录能否及时反映病人病情变化及上级医师查房情况。
医院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制度编印成册,临床每位医务人员人手一册,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尤其是新上岗的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做到人人知晓、落实到位,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效性。
3. 全面推行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推行患者安全目标管理是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今年我院各临床科室全面实施了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并纳入医疗质量、安全考核指标,纳入了责任追究,与科室及个人绩效工资挂钩。
医务科制定20余项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与流程下发到各科室,并有考核评分标准。
各临床科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
手术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建有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与伤情认定制度程序,有防范制度与防范措施。
近两年来我院未发生一起患者坠床与跌倒事件。
未发生一例手术部位识别错误。
4. 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依法执业。
为了做到依法执业、依法行医,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建立了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有手术分级目录。
每级医师只能作相应级别的手术。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严把申请、论证关,逐级审批后方可开展。
5、加强重点科室的监督与管理,规范重点科室建设。
急诊科独立设置,急诊科医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今年更进一步充实了急诊医师和护士,制定了规范化的急诊科管理方案,使急诊科人员相对固定,急救药品、急救设备基本到位,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较好的满足急诊工作需要。
建立了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孕产妇急诊“绿色通道”,急诊服务能及时、安全、便捷、有效,开展了“三基三严”、急诊知识培训、院内急诊演练,值班医生能胜任急诊抢救工作。
2010年急诊13203人次,急诊抢救成功率96%。
手术科室管理得到重视。
手术科室是医疗安全的重点科室,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手术资格准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得到较好落实。
手术科室住院患者有合理的诊疗计划、诊断及时准确,检查合理适宜、治疗规范恰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安全;手术指征明确、手术方式正确,手术安全有效,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到位,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手术、麻醉、有创检查均向患者告知,让患者知情同意。
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单病种质量控制。
建立了较为规范的ICU、血透室。
我院于2007年底成立了血透室,2008年5月建立了ICU病房。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管理规范》的要求,我院2010年对血液透析室进行了整改,2010年省卫生厅开展“血液透析质量安全专项督导检查”,血透室通过验收达标。
这两个科室设置符合效益原则,布局合理,人力资源配备专业化,医务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设备设施配备齐全,服务功能能较好的保证临床工作的需要,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程,执行患者入、出标准,院感措施到位。
2010年血透室有透析机10台,收治血透患者56人;ICU 收治患者200人。
加强输血管理,规范临床用血。
医院设有单独的输血科,有专人从事输血工作。
为规范临床用血的管理,保证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输血安全,我院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操作,防止临床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