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糊玻璃钢常见缺陷及防止办法

手糊玻璃钢常见缺陷及防止办法

手糊玻璃钢常见缺陷及防止方法
1. 1:制品表面发粘
2. 在玻璃钢制品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制品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或鼓风机,电风扇等排风设备,直吹制品的表面,造成苯乙烯挥发过多,最终层内无含蜡的树脂,引起制品表面发粘的现象。

3. 处理方法:
4. 避免制品低温或潮湿条件下制作。

5. 在树脂中加入0.02%石蜡,防止空气中氧气的阻聚作用。

6. 控制通风方向,避免过堂风,减少交联剂的挥发。

7.
8.
9. 2:起皱
10.
12.
13.
15.

:
24.
;或模具的表面不干燥。

25.2. 擦去多余的敷层;
25.3. 制品充分固化后,才开始脱模
25.4. 模具表面要保持干燥
25.5. 5,胶衣层剥落
25.6. 由于制品固化太快,胶衣层发脆;或脱模时装制品背面用力过猛,造成胶衣层的剥落;或铺
层的胶衣层没有压实:或模具表面有杂物污染等,均将造成表面胶衣饰剥落现象。

25.7. 处理方法;适当降低固化剂,促进剂的用量,掌握好胶衣层的固化程度;
25.8. 要认真清除模具表面的污染物;
25.9. 进行铺层时,要用浸渍辊滚压密实。

25.10. 6,制品内部出现干斑
25.11. 玻璃钢制品内部出现干斑的主要原因是;树脂未浸透。

25.12. 处理方法;
25.13. 降低树脂的粘度,适当增加苯乙烯的用量;
25.14. 减少促进剂的用量,调整树脂的凝胶时间,使铺层能充分压实。

25.15. 7,分层现象
25.16. 制品产生分层的主要原因,或树脂用量不足,铺层未压密实;或由于空气潮湿玻璃钢纤维
毡有水分;或使用了非增强型浸润剂处理的玻纤布;
25.17. 或石蜡处理的原丝未经蜡处理:或在成型操作中第一层完全固化后,才能进行第二层的糊
制等,都会产生制品的分层现象。

25.18. 处理方法:
25.19. 玻纤维织物,应尽量选用增强型浸润剂处理过多原丝,如含蜡的需经脱蜡处理,玻璃钢纤
维织物中如含有水分,必须经过烘干处理:
25.20.
25.21.
25.22. 8,颜色不均
26. 造成制品颜色不均的主要原因,或是颜料分散不均,
28.
30.
32.
34.
35.
37. 或是经长期老化
39. 可增加表面层的树脂含量;
40. 在胶衣层或树脂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

41. 11,表面起泡
42. 玻璃钢制品的表面起泡,有明泡和暗泡两种。

常发生在脱模后的短时间内,后固化时间内,或脱模后的几个月内。

这种表面起泡现象,主要是由于空气或溶剂,夹杂着胶衣层内铺层料之间;或邻苯型胶衣树脂糊制度制品,在水中浸泡后;或玻璃钢纤维潮湿等,都将可能会引起制品的起泡现
象。

43. 处理方法;
44. 制作时应充分压实,使纤维和树脂之间充分浸润;
45. 对于在水中使用的船艇制品,最好选用新戊二醇一间苯型胶衣;
46. 纤维必须干燥,固化剂和促进剂必须分散均匀。

47. 12,开分裂或龟裂
48. 玻璃钢制品的开裂或龟裂,常发生在制品固化后的几个月内,表面为表面树脂出现细裂纹,光
泽变暗等。

其主要原因是;胶衣树脂层太薄;树脂选择或催化剂用量不当;苯乙烯过量;49. 树脂固化不完全;或加入过量的填料;产品设计不合理等。

另外,当层板受强烈冲击后,制品
也会出现星状龟裂现象。

49.1. 处理方法;
49.2. 胶衣层的厚度,应控制在0.3~0.5mm以内;
49.3. 脱模时采用木制锤敲击,或橡胶锤敲击。

49.4. 选用弹性胶衣树脂,且苯乙烯在胶衣中的用量不宜过大;
49.5. 制品要固化完全,以保证产品有足够的刚度。

49.6. 13,凹痕
49.7.
49.8. 处理方法:
49.9.
49.10. 14,白化和黄化
51.1.
51.3.
产生的原因往往
或表面未采用表面毡增强,产生的收缩应力太大;或放置方法不当:或模具产生变形。

处理方法
52. 制品脱模前,应控制树脂达到充分的固化;
53. 改进产品设计,抵消制弯曲应力;
54. 树脂层应增加表面毡,以起到必要的增强作用;
55. 经常检查模具的变形情况,产品脱模后,用挡架支掌产品:
56. 产品的面积太大,需要埋入加强筋,并且要求产品应固化完全后才开始脱模。

56.1. 16,局部收缩
56.2. 制品局部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局部的树脂用量太多,或制品局部的厚度太大。

56.3. 处理方法;
56.4. 不让拐角,凹槽处的树脂积滞过多;
56.5. 等产品充分固化后再加筋。

56.6. 17,产品烧焦
56.7. 制品烧焦的主要原因,是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用量过多,散热环境较差,或制品糊得太厚。

56.8. 处理方法;
56.9. 严格控制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用量;
56.10. 采取分层固化的方法施工。

56.11. 18,制品硬度和刚度不足
57. 制品硬度和刚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选材不当,或固化不完全。

58. 处理方法;
控制固化剂与促进剂的用量,适当提高其用量的比例
室内环境温度应在18℃
检查增强材料的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