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小题。

与陌生人交流铁凝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

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③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

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

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A)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

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

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④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

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

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粟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⑤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

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

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

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⑥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那家小吃店了。

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

记的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

(B)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

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

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

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

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⑦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

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⑧“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

”我说。

⑨“现在没有。

”她漠然地告诉我。

⑩“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

”我说。

⑾“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

”她打断我。

⑿“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⒀“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⒁“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⒂“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

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

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

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

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⒃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

(C)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

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

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

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

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

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⒄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1 . 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对“炸油条姑娘”的三次不同印象,请分别概括出。

第一次:_________第二次: _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____2 . 品析。

(1)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

(2)文中A、B、C三处都对“油锅”进行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 对话,不仅是言语的应答,更应是思想和心灵的互动。

仔细阅读⑧- ⒁段,“我”和“她”之间是否实现了真正的对话?为什么?4 . 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这句话有哪些含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胖要怪基因吗?现代社会,肥胖症已经成为威胁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

但人们大多还没有认识到,基因对我们体重的的重大影响,强大的生物遗传因素对吃东西的影响不容小觑。

在体重升降这件事上,基因相当于背后的操手,它调空机体组织分泌出激素,影响人的食物摄入量。

激素作为信号,通过血液循环去往大脑,让大脑知道身体的营养状况。

一般来说,这些激素信号有两种来源。

第一种是来自脂肪分泌的激素,脂肪是身体内长期的能量储存库,脂肪产生的激素信号来到大脑后,大脑就能得知身体能量还有多少存货。

这是非常关键的信息,因为我们有多少脂肪,基本上代表着如果没有食物,我们还能活多久。

第二种是胃和肠道分泌的激素,这些激素信号都是短期信号,它们让大脑知道我们刚刚吃过些什么。

大脑将这些长期和短期的信号集合起来,并影响我们下一顿饭该吃多少。

科学家认为,人体如果在各方面运作良好的话,重量就会保持相对平衡,不会过于肥胖,也不会过于消瘦。

这是因为大脑与脂肪组织之间有一种调节体重的交流,依靠的是瘦素-促黑皮质素这条激素通道。

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它是一种饱食信号,可以告诉大脑,你的身体内储存了多少脂肪。

可是,它却需要在促黑皮质素这个“中介”带领下,才能被大脑感知。

如果大脑发觉瘦素足够多了,也就知道你体内的脂肪够多了,那么大脑将封闭你的饥饿感,通知你少吃些。

这个通道对食物摄入量的控制至关重要,无论是瘦素供应还是促黑皮质素供应被中断,都有可能导致你发胖。

因为当这条通道被破坏的时候,大脑认为你的脂肪比实际拥有的要少,会让你吃得更多,以获得更多的脂肪。

在肥胖人群中,也有因基因异常而使瘦素-促黑皮质素通道中断的人,他们对食物非常着迷。

不过,科学家发现很多人肥胖更可能是因为“瘦素抵抗”,也就是他们体内有某种能使瘦素变得无效的物质,堵塞了瘦素-促黑皮质素通道,这也会使人变得贪吃。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目前已经发现数百个和肥胖有关的基因。

比如,有些基因会使你的大脑对胃和肠道产生的激素的敏感性比别人的略低,这导致你老是会觉得饿,食欲旺盛。

当你不饿的时候,你对吃饭不会太在意。

可是当你一边吃,一边还是觉得饿的时候,你的嘴巴会停下来吗?这似乎很难。

你也许会这么安慰自己:我觉得饿,饿对身体不好,所以我得多吃点。

一旦多吃,身体就会存储多出来的能量,脂肪一点一点积累,裤子越来越紧,站在秤上时,我们看到了“真相”,才惊呼:哎呀!我又胖了!(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6年10期,有删改)5 . 下列有关瘦素的常识说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它可以告诉大脑,你的身体内储存了多少脂肪。

B.大脑发觉瘦素足够多了,也就知道你体内的脂肪够多了,这时大脑将封闭你的饥饿感,通知你少吃些。

C.瘦素有时候需要在促黑皮质素的带领下,才能被大脑感知。

D.很多肥胖者,其体内有某种能使瘦素变得无效的物质,堵塞了瘦素-促黑皮质素通道,使人变得贪吃。

6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体重量能够保持相对平衡主要是因为大脑与脂肪组织之间有一种调节体重的交流,依靠的是瘦素-促黑皮质素这条激素通道。

B.影响进食的激素信号有两种来源:第一种来自脂肪分泌的激素,是短期信号;第二种是胃和肠道分泌的激素,是长期信号。

C.自古以来,暴饮暴食是肥胖“七宗罪”之一,控制食物的摄入则被认为是一个考验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的问题。

D.研究人员目前已经发现数百个和肥胖有关的基因。

7 . 小李同学是“小胖墩”,他为了减肥,经常做运动,比如跑步、打篮球等,也尝试节食,但无法坚持。

因而减肥失败。

请你根据本文具体分析一下小李同学减肥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_______,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8 . 本段文字主要描绘了(景物)的(特点)。

9 . 划线句中的“顶”改成“覆盖”好不好?为什么?二、句子默写10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

(北朝民歌《木兰诗》)②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③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⑤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_________)《泊秦淮》)⑥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⑦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⑧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乙先生春祭扫墓,挈余同游。

墓在东岳,是乡多竹,坟丁掘未出土之毛笋,形如梨而尖,作羹供客。

余甘之,尽其两碗。

先生曰:“噫!是虽味美而克心血,宜多食肉以解之。

”余素不贪屠门之嚼,至是饭量且因笋而减,归途觉烦躁,唇舌几裂。

过石屋洞,不甚可观。

水乐洞峭壁多藤萝,入洞如斗室有泉流甚急其声琅琅。

池广仅三尺,深五寸许,不溢亦不竭。

余俯流就饮,烦躁顿解。

洞外二小亭,坐其中可听泉声。

衲子请观万年缸。

缸在香积厨,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内,听其满溢,年久结苔厚尺许,冬日不冰,故不损也。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11 . 用“/”为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