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23200006
课程名称: 科技考古与文物鉴赏
开课院系: 材料学院
制订(修订)人: 黎晓华
审核人: 汤皎宁
批准人:汤皎宁
2013 年 3 月 15日制(修)订
课程名称: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
英文名称: Primarily authentication and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总学时: 36 其中:实验课 0 学时
学分: 2
先修课程: 中国历史
教材:材料现代材料分析方法王富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文物鉴定基础王琦、林健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教材: 文物鉴赏指南马承源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古陶瓷鉴识杨静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青铜器鉴赏张懋鎔漓江出版社,1993
课程性质:全校公共选修课,选修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文理学生掌握材料现代检测方法,应用于古文物分析鉴定,尤其是针对文物金属材料进行逆向工程对生产工艺进行剖析,还原科技历史,提高学生对材料方面的理论知识认知,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形成知识交叉,并能够掌握现代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考古的最新进展。
课程简介:
《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课程是面向全校非材料专业本科学生,以普及文物材料基础知识为主的科普性的综合选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中国历史中材料发展史;2、文物材料的性能及分类;3、
青铜文物分析鉴赏;4、古钱币分析鉴赏;5、古陶瓷材料分类及鉴定;
6、玉器及珐琅彩材料分析鉴赏等。
本课程面向校内文、理各专业,尽量照顾学生的特点,做到内容由浅入深、丰富,在讲授中让学生对中华古文明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有较全面的了解。
教学内容:
1.绪论
文物与材料分析、文物的作用、文物的价值、文物的定义、文物的分类、文物定级、收藏概论
2. 文物与文化、文化飞地
3. 文物的价值及分级原则、文物的时限、文物分类;
4. 文物鉴定领域现状分析;收藏与鉴定概论;
5. 文物鉴赏与考古学基础知识
6. 不同历史时代青铜器鉴赏
7. 青铜器材料冶金学研究、纹饰文化欣赏。
青铜器辨伪
8. 哥、汝、官、定、钧窑瓷器鉴赏
9. 宋元明清青花瓷鉴赏。
10. 陶瓷材料现代分析检测技术
11. 中国历代铸币、钱币的鉴定与保养
12. 中华玉文化;玉器产地与种类、玉器的仿古、辩伪与鉴定。
学时分配:(请填写下表)
考试与成绩评定方式:学期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学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及及提问等占30%,期末成绩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