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课《猫和老鼠》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首有趣的儿歌。
写的是小朋友最熟悉的“猫捉老鼠”的故事。
儿歌中巧妙地包含了“咪、眯、迷、谜”这几个形声字。
课文插图形象,富有童趣。
课后练习旨在引导学生朗读、组词说话,让学生在采摘词语中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设计理念:本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创设情境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在认识生字中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生字的构字规律,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儿歌的内容。
2.认识“鼠、咪、慢、胡、须、眯、迷、糊、刚、抓、谜”这11个生字,会写“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字。
学习两个偏旁“犭”“饣”。
3.初步懂得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鼠、咪、慢、眯、胡、须、迷、糊、刚、抓、谜”这11个生字,会写“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生字。
难点:初步懂得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教具准备:1、课文有关插图。
2、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吗?今天,老师把它们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出示猫、鼠图,配乐)这是两只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呀,在它们之间呀,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71页,听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读给你们听一听,好吗?(师范读)二、自主认读,读准字音1.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
(1)让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三、再读儿歌,整体感知1.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认为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完后再互相评一评。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再自由读儿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四、做游戏,记生字按顺序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让学生一看到这个字,就能把带有这个字的一句儿歌念出来。
例如:出示“鼠”,学生立即能说出“小小老鼠,出洞偷米。
”五、引导发现,认识生字构字规律1.出示“咪、眯、迷、谜”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说说在“咪、眯、迷、谜”这些生字中发现了什么。
2.老师小结:这几个字都是由“米”字加部首组成的。
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
这些字的部首跟它们的意义有关,其另外一部分跟读音有关。
我们以后还会学到许多这一类字。
3.你还发现以上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加上的部首与表示的意义有关。
例如:我发现小花猫用嘴咪咪叫,所以“咪”字是“米”字加上“口”;眯着眼睛跟眼睛有关,所以“眯”字是“目”字旁。
)4.学生齐读儿歌。
六、组词说句,发展语言1.根据出示的字练习组词和说话。
2.出示课后习题2,读一读。
3.出示选词填空题,学生完成填空。
4.出示练习题:加部首成新字再组词。
七、指导书写,学会生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生字,让学生看看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说说要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6个字中认为难写的字。
老师随机教学生认识新部首“犭”和“饣”。
3.教师范写“欢、咪、洞”这三个字,提醒学生注意本课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写得左窄右宽,“迷”这个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和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4.学生描红、写字。
5.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评,在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本上贴上红花。
6.认记词语,积累词汇八、齐读儿歌,总结全文。
《猫和老鼠》教学反思《猫和老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儿歌的形式讲述猫和老鼠的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教学中我围绕识字这个重点,把“识字”同“学词”“学句”等综合起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着力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兴趣教学法。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而兴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在教学中,通过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儿童化语言;通过多种游戏、猜字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使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实现本课识字教学的目标。
2.情境教学法。
这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科整合这两方面去考虑的。
在教学中我通过学生熟悉的动画图片形式,将韵文展示出来,通过引导性语言描述情境,通过文本和课件互为直观感知,通过生动形象的板书重现知识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在创设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识字,学词和读文,达到识字和学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
让学生在兴趣中识字,学习“洞、猫、饱、迷、咪、欢”这六个汉字。
本课教学中通过游戏让学生在乐中积累了语言文字,也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使学生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加强词语积累的训练,利用组词、说句子等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注重字的笔顺训练,在学生自学生字跟随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范写和学生的书空、描红、仿写等,帮助学生掌握字的笔顺规则。
让学生学会在合作探究中学。
合作探究学习更加关注知识中的能力部分,它更强调的是教会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教学本课中,请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找出生字、词语;在自学的基础上合作解决字、词读音,互相探究记字方法,让学生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课《猫和老鼠》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首有趣的儿歌。
写的是小朋友最熟悉的“猫捉老鼠”的故事。
儿歌中巧妙地包含了“咪、眯、迷、谜”这几个形声字。
课文插图形象,富有童趣。
课后练习旨在引导学生朗读、组词说话,让学生在采摘词语中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设计理念:本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创设情境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在认识生字中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生字的构字规律,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儿歌的内容。
2、认识“鼠、咪、慢、胡、须、眯、迷、糊、刚、抓、谜”这11个生字,会写“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字。
学习两个偏旁“犭”“饣”。
3、初步懂得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鼠、咪、慢、眯、胡、须、迷、糊、刚、抓、谜”这11个生字,会写“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生字。
难点:初步懂得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教具准备:1、课文有关插图。
2、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吗?今天,老师把它们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出示猫、鼠图,配乐)这是两只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呀,在它们之间呀,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71页,听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读给你们听一听,好吗?(师范读)二、自主认读,读准字音1、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
(1)让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三、再读儿歌,整体感知1、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认为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完后再互相评一评。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再自由读儿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四、做游戏,记生字按顺序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让学生一看到这个字,就能把带有这个字的一句儿歌念出来。
例如:出示“鼠”,学生立即能说出“小小老鼠,出洞偷米。
”五、引导发现,认识生字构字规律1、出示“咪、眯、迷、谜”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说说在“咪、眯、迷、谜”这些生字中发现了什么。
2、老师小结:这几个字都是由“米”字加部首组成的。
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
这些字的部首跟它们的意义有关,其另外一部分跟读音有关。
我们以后还会学到许多这一类字。
3、你还发现以上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加上的部首与表示的意义有关。
例如:我发现小花猫用嘴咪咪叫,所以“咪”字是“米”字加上“口”;眯着眼睛跟眼睛有关,所以“眯”字是“目”字旁。
)4、学生齐读儿歌。
六、组词说句,发展语言1、根据出示的字练习组词和说话。
2、出示课后习题2,读一读。
3、出示选词填空题,学生完成填空。
4、出示练习题:加部首成新字再组词。
七、指导书写,学会生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生字,让学生看看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说说要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6个字中认为难写的字。
老师随机教学生认识新部首“犭”和“饣”。
3、教师范写“欢、咪、洞”这三个字,提醒学生注意本课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写得左窄右宽,“迷”这个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和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4、学生描红、写字。
5、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评,在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本上贴上红花。
6、认记词语,积累词汇九、齐读儿歌,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