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本课程《弟子规》解读

校本课程《弟子规》解读


“事虽小
亲心伤 ”
(3)心理的却导------以正其心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二 教材特点
1、先总后分的结构体系 2、三字成句的韵文形式 A 三字为句,两句成韵 12字表达
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B节奏明快,音韵流畅-------朗朗上口, 便于吟诵
一、教学建议(中年级如何落实《弟子规》的学习) 1、学习《弟子规》的目标定位:
2、中年级怎么教《弟子规》 当然,小学各年段学生年龄特点不一样,选择的 策略也不一样。我想,中年级诵读弟子规要落实 好四个字:读、解、背、讲。 (1)读——多形式诵读:唱诵、打节奏诵读、拍 手诵读、接龙诵读、对读等形式开展 (2)解——抓重点字词解释:诵读《弟子规》是 为了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如果纯粹让孩子背诵就 不能起到导行的作用。《弟子规》有的地方通俗 易懂,但有的地方较难理解,但只要抓住重点字 词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教材解读
贺存鑫
《弟子规》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
一、《弟子规》的教育思想
(一)以儒家思想为根源
(1)以儒家“礼治、德治、人治”为 立人思想
(2)编写体例以《论语》“学而篇” 为总纲
(3)《弟子规》的行为准则是《论语》 的思想载体
(二)《弟子规》的教育价值
(1)开蒙养正的立人导向
全文360句 共90行,1080字
“勿”字反复出现41次-------行为的却阻,心里的
却导,心灵的却勉
“人”字反复出现31次-------事父母以孝,待兄弟
以悌,敬长辈以尊,处他人以宽,于自己以严,与
《论语》中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也是“克己复
礼,天下为仁”的儒家教育观。
(2)行为的却阻-------以约其行
谢谢大家!
(3)循序渐进背诵:我们可以让孩子一周背一课, 不能一天布置背诵一课,这样孩子肯定会怕《弟子 规》、烦《弟子规》。
4)讲——趣味故事:我们可以针对孩子现阶段所 存在的问题,背诵、理解相关的内容,再讲一些 古人的故事。可以去购买一本钱文忠解读《弟子 规》,钱文忠在解读相关内容时穿插了许多古人 传说故事,故事性强、趣味性强。我想,老师们 在和学生诵读的同时,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故事。
的弟子钱文忠在《百家讲坛》讲《弟子规》中讲到:学 习《弟子规》,文化落地为文明。可想而知,我们学习 《弟子规》的目的就在于将文化落地为文明,提升孩子 的道德素养。诵读《弟子规》我们不期待孩子的道德素 养立马得到提升,而是让他们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教 育。而且这里讲的诵读是一种理解基础上的诵读。这样 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是怎么做的。
现在孩子的教育,尤其是独生子女的教育正面临着 严峻的道德问题:自私、固执、霸道……当我们面对孩子 在文明礼仪、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的种种问题无计可 施、束手无策,或者说市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时,那么, 我们只能按照我们人类的共同经验:当我们找不到一个 更好的办法或一条更好的路径时,我们就要回过头去, 回到先民的智慧中去,回到我们的传统中去。就是看看 我们的老祖宗,他们是怎么做的。国学大师 季羡林先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