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了解、观察和亲自体验,我相信你们对我们美丽的家乡东丽区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请你们把自己的活动成果展示出来吧!有请主持人:背景音乐《故乡的云》(课件)主持人甲: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桂花余香还飘荡在四野,金秋十月又带来硕果累累,我们满怀故乡人收获的喜悦,深情的看一看我们历史悠久、美丽富饶的家乡。
这就是本次活动的主题:美丽的东丽区。
主持人乙:为了这次活动,我们同学花了很大精力,只待今天跃跃一试。
东丽区风光秀丽、历史悠久、繁荣昌盛,有请相关小组展示成果。
沈柳红: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我叫沈柳红,我的特长是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在组内担任组长一职。
通过这次活动的锻炼,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了。
我们调查的是东丽区的历史文化,这是我组的分工情况,很高兴我能代表我组来展示,请同学们看这张地图(课件),在地图上找出家乡东丽区的地理位置。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说,作为东丽区来说这九河中就有两条大河,海河、金钟河南北夹境而过。
东丽区古为退海之地,约在3800年前到2000年前后成陆。
春秋战国时期,东丽区为燕国辖地——1955年5月,更名为东郊区——1992年3月,更名为东丽区。
据考古发掘证实,在区政府驻地张贵庄附近曾出土战国古墓,在务本二、三村,大郑庄等地也陆续出土过许多文物,证实早在汉、晋时代当地已有人在从事制陶、煮盐等劳动。
这些村落大都是沿海河沿线而建,因此上说海河流域——东丽段是东丽区原始文化的发祥地,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先民们应当是东丽区最早的原始土著。
而这一发祥地的核心就是在历史上曾一度创造过辉煌的——军粮城。
下面请我们组的付金铎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军粮城地名的由来。
付金铎:军粮城是天津著名的古镇,位于东丽区东南部。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为了抵御奚、契丹等游牧民族的入侵,以保证幽蓟地区军需物资供应,就在此地筑城设防。
后此地成为储藏、中转军粮的基地,遂名“军粮城”,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沈柳红:东丽区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两条河流的孕育下,呈现出粗犷而细腻,野性而儒雅对立共存的局面。
下面就请袁宏宇为大家讲述:袁宏宇:我的家在老袁村庄,距离海河北岸200米,旧称海神庙,庙内供奉海神娘娘,是出海渔民祭祀神明的场所。
为明代道教建筑。
曾两次重修。
2006年12月被天津市政府批准为“天津市风貌建筑”。
关于老姆庙还有个传说,请张旭同学给大家讲一讲:张旭:老姆庙的由来:老姆庙坐落于东丽区无瑕街老袁庄村。
据传说在明末清初之际,福建省有一位叫刘老敏的商人,曾雇佣几条大船来天津贩运货物。
海上忽然刮起巨风,几条大船随时都有船毁人亡的危险。
危急关头的刘老敏惊恐万状,忽然想起了经常救人于危难的老姆娘娘,于是刘老敏率领着全船人跪倒船头向天祈求:“如果老姆娘娘能保佑这一船的人、货平安脱险,便在船泊停靠的第一锚地修一座庙,来感谢老姆娘娘。
”说也奇怪,不久海上便风平浪静了,最后大船平安地驶进了海河。
可行不多远因为天已全黑了,于是刘老敏喊船员们全都上岸休息。
有船员提醒他,你可是曾许愿在下锚的第一锚地建一座老姆庙,刘老敏这才想起当初的誓言。
这个地方便是现在的东丽区无瑕街老袁庄,这样刘老敏上岸后找到老袁庄的乡绅,把在海上遇难得救的经过一说,恳请乡绅在海河岸边给他一块土地造庙。
乡绅们看到刘老敏一片虔诚的样子,于是就给了他一块土地,修建了老姆庙。
陈晓洁:与海运文化相应,代表东丽区北部的金钟河文化实是渔樵、农耕文化,也可以说是后入文化。
东丽区北部形成的诸村落大都是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后逐步建立的。
这一地区的核心村落便是赤土村。
生活在这一流域的先民身上有着拓荒者的实干,更有不畏困难的血性。
因此上这里曾建立了东丽区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抗日堡垒——赤土。
赤土原名赤碱滩,据传这里曾是辽宋征战的古战场,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杨七郎在此地驻军、征战的动人故事。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里又成了中日厮杀对垒的战场,以“跑爷”魏以才、孤胆英雄魏国亮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金钟儿女们又一次上演了血战沙场、英勇抗倭的感人故事。
主持人甲:刚刚这个小组给我们介绍了家乡的历史文化,不知下一个小组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我们拭目以待。
高天:欢迎大家跟着我一起走进东丽区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变化。
这是我组分工情况。
我们组通过去图书馆、上网、摄像、拍照走访、实地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而进一步体会东丽区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提起东丽,外区人会羡慕地说,行驶在整修后的津塘公路,绿植鲜花齐簇拥;提起东丽,外地人会羡慕地说,来到风景宜人的东丽湖,休闲度假好轻松;提起东丽,外国人会羡慕地说,欣赏世界城市最佳实践区,农民生活乐无穷。
首先请我们组的刘喜龙介绍一下居住环境的变化--典型代表是华明示范镇:刘喜龙: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机场出口旁,天津滨海新区空港物流区的对面,有一座现代化新城镇在绿树掩映中展现着生机与活力。
这个在天津版图上新增添的小城镇,就是东丽区华明示范小城镇。
华明镇的巨变也是东丽新农村社会生活发展的缩影。
(课件)破旧的平房、狭窄的马路,让人回想起以前艰苦的居住条件。
旧农村与新城镇的鲜明对比,展示出华明镇的成功发展。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华明镇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城市最佳实践区项目,向全世界展示建设成果。
我们组本打算拍一些华明的录像,可是拍出来的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我们上网下载了一段录像,在电教郭老师的帮助下截取了相关情节,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录像(课件)高天:不仅我们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我们的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请宋瑶轲介绍:回想我们刚上学那会历历在目(课件)如今我们的校园环境(录像:茂林修竹、花团锦簇、玉桥碧水、蝶飞鱼跃、堪称文化气息浓郁的花园式校园)东丽区还在交通、医疗卫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谈起东丽的变化,老百姓最有话语权,他们把自己的感受编成了顺口溜。
有请我们组的刘仕龙和梁俊凯为大家表演快板《大变样》:从土坯房搬进小洋楼,厨卫装修样样有,买菜不用出小区,来回能坐电瓶车;儿子不用再种地,免费培训学手艺,毕业直接有工作,农民有了新角色;村集体改制成公司,农民摇身变股民,财产保值又增值,当个农民真不错;都说养儿能防老,在咱东丽用不着,安居乐业有保障,富民乐民好上好。
主持人甲:我们的家乡是一个极具浓厚乡土气息的地方,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等待你去发掘、研究、欣赏。
不知下一组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了,我们洗耳恭听:孟令婷:大家好,我叫孟令婷,我的特长是组织能力比较强,在组内担任组长一职。
我们组的研究方面的内容是传统手艺及饮食文化。
这是我们组的分工情况。
首先给大家看一些我们的作品:(贴黑板)这些作品都是我们在采访大郑村村民学习剪纸之后自己的作品。
下面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大郑剪纸这个民间传统艺术(录像)刚才大家欣赏了我区精湛的剪纸手艺,下面再来说说我们的饮食文化。
有请于小飞向我们介绍(课件)东丽区的赤土扣肉:于小飞:赤土扣肉原是御膳房一道菜,据说慈禧很喜欢吃,后流传民间经过改良从此流传至今,18道工序一样不能省。
如今东丽区赤土扣肉成功入选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闫贵文:素有“东丽吐鲁番”之称的胡张庄,千亩葡萄一望无际,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之乡”。
“胡张庄葡萄”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今天我带来一些当地的葡萄,活动结束后请大家品尝。
主持人乙:家乡特色不胜枚举下面有请最后一组来为大家展示他们的成果:李茜影:我叫李茜影,是我们组的组长。
因为我们几个都喜欢旅游,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我们组先确定了我们的研究重点。
然后我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走近我区典型的娱乐休闲场所。
(课件)下面请我们的小摄影家郑慧婷同学向大家展示他拍摄的“东丽湖-水上欢乐谷”。
郑慧婷:东丽湖地区生态良好、资源丰富、区位突出,是天津市八大旅游景区和七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水上温泉欢乐谷是东丽湖以地热资源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游的代表性景点(该项目是天津市唯一室内以水上运动、娱乐、休闲为主的超大型休闲娱乐项目,内设有亚洲最大的室内养生温泉,也是国内最大的地中海风格的生态园林式温泉主题乐园,内含水疗SPA、特色理疗、中药浴池等温泉理疗,同时开发超大规模的海上乐园,模拟东南亚热带雨林、海边山林作为水上活动的自然环境背景,设有冲浪、漂流等水上娱乐项目,还配有各式风味餐厅。
)(课件)李茜影:下面跟随我们的小记者孙然去东丽广场看一看:孙然:(课件)东丽广场于2003年10月建成,总面积5万平方米,南依东丽区政府,以栖霞道相隔,东邻跃进路,北至津塘公路,地理位置处于东丽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带。
东丽广场取意于“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主轴线上的大型喷泉组群润化着周围的空气,主广场以近4米高叠水平台为主景,叠台前方为浮雕《东乘丽风》,叠台上设平台,人们可凭栏远眺或近观叠水涌泉,或坐于台阶上,三两交谈。
平台中心是“东起鹏程”的雕塑,雕塑以门、船、帆的抽象造型组成,意在表现东丽区作为天津东大门的重要地理位置和以水文化为主题的深厚历史及在新形势下强劲的发展势头。
东丽广场作为东丽区的一大亮点,美化了整个东丽区的环境发展,提升了全区的整体面貌。
李茜影:我们组在看完孙然小记者的介绍,小诗人李湘云还作了一首诗:《赞广场》东丽广场好壮观,五彩喷泉带音响,喷泉高过大楼房,荷花开放满池塘,一天到晚人不断,银色大帆擎天柱,邀来朋友逛广场,都夸东丽大变样。
主持人甲:道不尽咱家乡美。
主持人乙:说不完咱家乡富。
主持人甲:画卷已展开,千里江陵画中走。
主持人乙:彩笔方执手,更美的蓝图犹待后来人。
主持人甲:我们梦里的家乡,我们愿作梦里家乡的梦中人。
现在我们就来听听同学们对未来家乡的展望——尚欣茹:未来的的家乡的街道上干干净净的,到处都看的见花草树木,空气清新甜润,河水清澈见底,森林郁郁葱葱,天空湛蓝深远。
李为康:我希望未来的家乡像我画的那样:小溪边有音乐,树身披绿衣,小鸟在风儿的抚摸中边唱歌边跳,花儿在白云下展开歌喉。
王晓宇:我们的家乡在渤海之滨,这里湖连海,为何不是一个海底校园?让我们与鱼虾为友,与螃蟹为伴,在海洋世界中尽快遨游。
主持人甲:面对如此美丽的东丽区,面对拥有灿烂文化的家乡,面对地灵人杰的她,我为能成为她的一名儿女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每个小组的内容用一句话总结:刘康:我爱家乡因为家乡历史文化悠久李牧:我爱家乡因为家乡人民勤劳朴实吴志伟:我爱家长以为内家乡物产丰富刘媛媛:我爱家乡因为家乡是我生长的地方。
主持人齐:是啊,我们爱家乡,无论走到哪里它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中!主持人乙:我们爱家乡,我们祝福她永远美丽!我们用一句话表达对家乡的祝福:王可欣:我祝愿家乡明天更辉煌!郜晶晶:我祝愿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
刘艳慧:我愿家乡景美、人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