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控精品PPT课件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控精品PPT课件
Bp↑
心率↑ 心律失常
头痛头晕 烦躁瞻望
抽搐昏迷
三、 自主神经系统的中枢调节 (一) 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脊休克时
脊髓水平的内脏-躯体反
各种反射消失与血压下 射和躯体-内脏反射:
降等变化; 脊休克过去后,血压可 恢复到原有水平,一些 躯体和内脏反射也有所 恢复(血管张力反射、发 汗反射、排尿反射、排 便反射等);
2.生理机制:
有机磷农药中毒 胆碱脂酶活性↓
胆碱能受体持续兴奋
解磷定、氯磷定 阿托品
M 受体
N 受体
平滑肌和腺体兴奋性↑ N2受体
N1受体
消化道 呼吸道 腺 体 括约肌 骨骼肌+ 交感节后纤维释放NE ↑
恶心 呕吐 腹泻
呼困 咳痰 肺水肿
流汗 流泪 流涎 流涕
缩瞳 尿失禁
心传导系 血管缩 中枢
面、舌肌 四肢肌 痉挛颤动 呼吸肌麻痹
阻 断
阿托品
剂
箭毒(N2) 六烃季胺(N1)
酚妥拉明(α1α2) 心得安(β1β2)
育亨宾(α2)
氨酰心安(β1) 丁氧胺(β2)
附: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会出现哪些症状?为什么?
1.症状: 慢性中毒:多见于生产过程中长期接触所致。 一般症状较轻,主要有: 神经衰弱, 腹胀,胸闷,多汗, 偶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 急性中毒: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的吸收所致。 主要有:三流(流泪、流汗、流涎) 症状, 抽搐痉挛,烦躁瞻望,心肺脑功能↓。
第三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第三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与电活动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内脏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
结构:延髓头端腹外侧
区、延髓尾端腹外侧区
呼吸运动:孤束核、中
缝核,后疑核、疑核、
旁疑核,面神经后核,
臂旁内侧核
吞咽呕吐:延髓网状结
构
(三)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
*交感节后的 布 胆碱能纤维
N接2头: N后-M膜
α2:突触前膜
β2:平滑肌
效应器
心跳↓
作
逼尿肌缩 支气管平滑肌缩 消化腺汗腺分泌
骨骼肌缩 节后N元兴奋
以兴奋为主: 血管,子宫, 扩瞳肌收缩
用
瞳孔括约肌缩 骨骼肌血管舒
(小肠平滑肌舒)
以抑制为主: 血管,子宫, 小肠,支气管 平滑肌舒张 (心脏兴奋)
3. 紧张性支配,潜伏期长,作用持久 4. 分别形成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参加应激
反应(能量动员),形成迷走——胰岛素系统 参与机体的休整与恢复(能量储备) 5. 两者活动平衡是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基 础和保证
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循环
心跳加强加快β1
血管收缩α或舒张β2
皮肤
怀孕子宫缩α,未孕子宫舒β2 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瞳孔缩小,睫状肌缩, 促进泪腺分泌
代谢 促进糖元分解, 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
促进胰岛素分泌
(二)肠道神经系统对胃肠活动的调节特征
1、组成 局部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 2、功能
胆囊收缩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三磷酸 腺苷、血管活性肠肽、脑啡肽、强啡肽、P物质、NO
盆腔内脏器
脊神经
心脏 冠状血管 支气管 外周血管
膈神经
•胰腺 •肾上腺 •心包肝脏 的被膜
3、中枢传导通路 大脑皮层岛叶
IX X
丘脑腹后内侧核 下丘脑外侧区
脑
脑干孤束核
内脏 运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脏
神
神经
感
经
受
脊髓灰质
器
脊
背角\中间带
神
躯体 运动 躯体
经 脑干网状结构
神经
中央后回\大脑外侧裂上部
三、自主神经系统的外周受体
•胃肠壁张力 •内环境中的化
学成分
局部反射 肌间神经丛 粘膜下神经丛
形成突触
•局部血流量 •粘膜上皮层的
物质转运 •平滑肌的蠕动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二、内脏感受器的传入特征
1、感受器 不同形状的游离神经末梢
2、传入通路 迷走神经通路
脑神经通路 脑干孤束核 舌咽神经通路
迷走神经下神经节 (结状神经节)
──────────────────────────────── ──
分
胆碱能受体
肾 上 腺 素能 受 体
类─────M─────N──(─N──1、─N──2)────α(──α─1、─α─2─)─ β(β1、β2)
*副交感节后 分 纤维效应器
N突1触:N后节膜内
α1:效交应感器节后
β1传:心导脏系统
肌肉血管可收缩α或舒张Ach.β2
心跳减弱减慢 软脑膜、外生殖器
血管舒
呼吸
支气管平滑肌舒β2
支气管平滑肌缩,粘液分泌
消化 分泌黏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
抑制胆囊收缩,促进括约肌收缩
泌尿 逼尿肌舒,括约肌缩,
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肠运动 促进胆囊收缩,使括约肌舒张 促进胃液及胰液分泌
逼尿肌缩,括约肌舒
生殖 眼
①胃炎和胆囊炎→上腹 部肌紧张和同节段的皮 肤发红; ②皮肤加温→抑制小肠 运动; ③骚爬骶部皮肤→反射
再破坏离断脊髓的下方, 性引起膀胱收缩而发生
血压又明显下降。
排尿。
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初级中枢。
(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基本生命中枢
●脑干的自主性神经
内脏感觉核、运动核、
脑干网状结构
心血管反应:延髓网状
1.交感神经系统 2.副交感神经系统 3.肠道神经系统
一、调节内脏活动的外周神经特征
(一)交感、副交感调节内脏活动特征
1、支配特征
Ⅲ Ⅶ
Ⅸ
Ⅹ
脑
神
经
核
T1~L3 灰质侧角
脊髓 骶段 2~4 节侧 角
递质共
存现象
脊 1:10 fEPSP
髓
灰 中间神经元为
质 多巴胺sIPSP
侧
角
1:3 sEPSP
前 角
毒蕈碱型(M)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
•没有突触小体 •末梢有曲张体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几乎所有脏器)
皮肤和肌肉的 血管、汗腺、 竖毛肌、肾上 腺髓质,只有 交感神经支配
2、功能特征
1. 除皮肤和肌肉的血管、汗腺、竖毛肌、肾 上腺髓质,只有交感神经支配外,其他均 为双重支配
2. 功能上往往相互拮抗,有相同趋势表现为 生理效应不同
•心脏大血管壁感受器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气管\肺泡间组织 •消化道(咽到结肠脾曲)
舌咽神经下神 经节
•舌扁桃体咽感受器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脊神经 脊髓灰质背角
脊神经背根神经节 (骶段S2-S4 下胸上腰段 胸腰段T1-L3
胸段)
盆腔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丛 交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