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以原罪意识评析《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摘要】影片《全民目击》是一部庭审片,主要是讲述“富二代”林萌萌酒后开车撞死其父林泰的未婚妻——“绯闻”不断的女歌星林丹,在之后的一系列缠身查阅分析了豆瓣上许多较好影评,总体上还是一致认为影片主题是关于父爱与救赎的主题。
而我在看这些影评的时候每次盯着“救赎”就有一种“圣经”般的神圣感,仔细分析了该影片的人物形象,林萌萌和其父林泰出场便带着“罪”,律师周莉和童涛也在一次次较量中扮演着半朝圣者和半帮凶的角色。
【关键字】原罪恶魔的舞蹈赛跑与真情的狮子
《圣经》讲:人有两种罪——原罪1和本罪。
自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善恶果以后,原罪就像人的基因一样遗传,人生下来就带着罪性,人不是因为做坏事才犯罪,乃是因骨子里就带着罪性。
原罪是人思想与行为上犯罪的根源,会把人引向罪恶的根源,又使人难以自拔。
而我将“原罪”应用与《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评析所采用并非原罪本义,而是借鉴曹禺《雷雨》原罪意识的评论,乃是所有人物在电影中一出现,本身就带着“原罪”,在救赎与自我救赎中,不断净化灵魂,带来人生思考。
罗拉奔跑式的自由镜头
看过电影《罗拉快跑》的人对该电影的叙事结构有一定的印象,罗拉每一次奔跑,都会有一个不同结局,三次奔跑,三个结果。
而《全民目击》没有《罗拉快跑》那么明显的转换与张弛,但却在叙事结果和镜头转场上较为相似,比较自由。
镜头仿佛一个探测器,带着观众分别探测此案件大众视角、童涛视角、周莉视角,然后一层一层剥开事情的真相。
庭审画面和庭审背后调查交相出现,镜头也是很能读懂观众的心,适时的解释悬念和疑惑同时制造新的悬念,直到和盘托出“龙背墙”的故事,故事的扑朔迷离才转变为柳暗花明。
从其叙事结构来说,分为两条线。
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庭审凶手的波动:林萌萌--孙伟--林泰;而背后的暗线都是林泰安排的“局”:设计了“夺妻之恨”将凶手由林萌萌转移到孙伟,拍摄了“仿真”视频将凶手由孙伟转移到自己。
一明一暗,多重叙事视角,层层推动故事发展。
肖申克式的救赎主题
之所以从这个庭审片想到《肖申克的救赎》源于林萌萌出狱后赤脚站在大雨里,张开双臂的洗礼,像极了洗礼肖申克的那场雨。
而影片自始至终,也是在展示林萌萌的救赎,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只是这个救赎者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父亲。
身体上,将她戴罪之身救出于囹圄,灵魂上,他那一声“我会死在龙背墙
【1】原罪:来自百度百科。
圣经中并没有明确原罪释义,据称是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神学家图尔德良最先提出,并被圣·奥古斯丁加以发挥和充实。
后”,足以让这个20岁的少女就此悔恨,并带着父亲的希冀很好地走下去。
“龙背墙”是一个关于父爱与救赎的故事,有的人认为这是“律政壳,亲情核”,亵渎了法律的神圣性,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将法律和关于爱的传说很好的融入在一起,将法律平易近人化,深化了亲情与救赎的主题。
影片最后在检察官童涛坐在车里打电话:“案情有了新的变化,立刻申请重审”,影片却没有继续上演第四场庭审,而是在林萌萌雨中洗礼处戛然而止,留给观众的思考却是清晰的。
林萌萌最终以自首的方式救赎了自己的灵魂,虽然付出的代价是小于等于十五年的监狱生涯以及可能波及到的父亲、律师周莉作伪证受到牵连,但是比起一辈子的心里不踏实,良知与灵魂的救赎是新的重生,重生后的她勇于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去承担,去成长。
原罪意识下的人物形象
其实不光是评析电影中的人物,生活中也无法简单用评判一个人的好坏也无法简单用一个“好”字或者一个“坏”来一带而过。
(一)恶魔的舞蹈--林泰
林泰是原罪的集中体现者。
他一出现就是一位精明狡诈的富豪商人,本身带着数不清的罪性。
检察官童涛兢兢业业调查了15年,也未能将其扳倒,皆因证据不足或者原告突然撤诉。
而在这几场庭审的较量中,检察官童涛与律师周莉都被其“执牛耳2”。
在第一场庭审中,林泰设计好的由司机孙伟老婆打秘密电话给周莉,将凶手矛头由林萌萌转移到孙伟,原因是所谓的“夺妻之恨”;第二场庭审中,林泰深知孙伟成为嫌疑人没有人会信服,又走一招棋将火引导自己身上,给周莉秘密身份发邮件,周莉看后愤怒将其发给童涛,至此,凶手由孙伟转到林泰;第三场庭审中,林泰为了使自己女儿早日出狱,没有耍花样,认真“招”了一切。
导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关键是林泰的眼神。
第一次庭审后,周莉没有在其眼神中找到惊喜,于是推动故事继续往找真凶发展。
第二次庭审后,林泰的言辞激烈“我会死在你手里”让女儿欲言又止,让童涛、周莉信以为真。
第三次庭审后,童涛从林泰眼神里读到心安理得,虽然一心想扳倒林泰,可是童涛仍然怀疑这一次凶手不是林泰,于是进入最后的升华与揭秘,一切源于父爱,一切为了救赎。
而对于林泰奇人的好坏,谁也无法做一个明确的定义。
一方面,如果他是好人,做什么事都能像想着自己女儿那样认真,那么童涛的同学之父就不会因诈骗而亡,童涛也不会苦苦调查他15年;另一方面,如果他是十恶不赦的坏人,那么他的司机孙伟和孙伟的老婆,他的管家就不会想着要誓死为林泰效劳:孙伟甘愿顶替他的女儿坐牢,他的管家没有毁掉红星机械厂也是希望有一天童涛可以找到那里,发现真相。
在林泰留给女儿的短片中,也可以窥见到林泰作为父亲是一个很有爱很负责任的人,否则他也不会一口回绝孙伟夫妇顶罪的请求,也不会再
【2】执牛耳:指冠军、第一。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有主盟国代表拿着盛牛耳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
这里用的泛指意:某方面居于领导之位。
拍一个凶手是自己的视频,这不仅仅是为了救女儿,也是让孙伟没有名誉损失。
影片由于剪辑手法特别,总是先告诉我们结果,再一步一步充实过程,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局中局”,第一局虚晃一招,第二局再虚晃一招,将真凶林萌萌洗脱得一干二净。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开,林萌萌杀人,司机顶罪,林泰拍仿真视频,庭审,故事将变得索然无味,反而是一个父亲包庇女儿犯罪的反面教材。
(二)无辜的幼狼--林萌萌
林萌萌这个角色严格说起来挺令人同情的,同样,她出场也是带着罪性的。
首先,她是爱父亲的,听说父亲的未婚妻传出绯闻,有辱父亲的名声,强出风头找死者杨丹算账,却酒后失手将其撞死。
其次,林萌萌才20岁,花季少女,至少被判刑15年将使她人生所有的美好都葬送在监狱里。
最后,人总有犯错的时候,林萌萌在老师同学心中一直都是一个乖巧的懂事的好女孩,却因这“一失足”成为“千古恨”,只是她犯的错误足以将自己逼到绝路,她又何尝不后悔呢?这是她看起来很无辜的地方。
我把她称为“无辜的幼狼”,在于我认为故事还有其值得社会思考的一方面。
这部影片是根据“李天一”事件改编的,林萌萌就是电影版的李天一---一位做了不法之事却依靠其富豪父亲来摆平的的富二代,这是幼狼,处于任性、无知阶段的“袭击”而这类“幼狼”如果没有一次血的教训或者灵魂的救赎,难免会成为社会的蛀虫,富二代的娇纵肆意乃是因为富一代的溺爱3。
(三)赛跑和真情的狮子--童涛、周莉
这个比喻适合同时用来形容检察官童涛与律师周莉。
童涛调查林泰15年,一心想要报当年同学之父的仇,和林泰有关案子他都会想当然认为凶手是林泰,可是据影片中第一场庭审交代,杨丹整个死亡过程与林泰无关,于是童涛出场带有朝圣者走向罪恶的意识。
而周莉,在与林泰的交谈中可知她大概知道凶手是林萌萌,她能做的就是想办法为林萌萌减刑,而当有一点“风吹草动”的时候,她立马会意“接招”,将矛头转向孙伟,于是她的出场变为罪恶的帮凶。
从第一场庭审开始后,童涛和周莉就开始了赛跑:搜集孙伟不是凶手的证据,针锋相对,合力将林泰辩为凶手,又先后找到林泰不是凶手的证据。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像是两头狮子,目光凌厉,心思和目光细腻得惊人。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切都是林泰在背后设“局”,他们犹如困兽,抓住一点希望就企图反攻,于是在赛跑过程中,无意识成为林泰制造伪证的帮凶。
而同样的他们又有真情的一面。
当周莉误以为是林泰杀死女友企图让女儿坐牢的时候,她的愤怒与失控,对着同伴大喊:“他根本不配做任何人的父亲!”,而当她发现两个视频的误差后,她开了一夜的车找到那个与地下停车场一模一样的“现场”当她撞开大门的那一瞬间,她震惊了,甚至去监狱看林泰,要免费帮他作辩护。
童涛,一心想要将林泰绳之于法,却在看到林泰为女儿搭建的“龙背墙后”泣不成声,这是铁血检察官的真情眼泪。
【3】“富二代的娇纵肆意乃是因为富一代的溺爱”:此观点引用自豆瓣影评。
认真的分析完整体结构,又发现整个片子带有《嫌疑犯X的献身》的意味。
同样是起点就揭晓真正的凶手,但是一系列“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的把戏下来,让观众都以为真凶已经不是林萌萌了,很值得推敲。
平心而论,影片存在部分漏洞,如给孙伟的“收买钱”是案发前四天到账的4,但是对于国产悬疑片来说,导演非行初涉法律题材,做到这个水准,其实已经相当不错。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吕志士译《圣经故事选(旧约):英汉对照》,学苑出版社,2002。
[3] 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5。
【4】“给孙伟的“收买钱”是案发前四天到账的”:自己确实没发现,借鉴自豆瓣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