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3)这些工具对我们这么有用,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发明制作的,小朋友以后想发明什么呢?
板块三
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教后反思:
学生尝试猜测。
学生摸一摸不同材质的物体 ,描述感受。
生;手摸一摸
生:塑料草皮粗糙、木质地面光滑
生:脚
生:交流
三、了解动物的感觉器官
学生观看视频并交流
板块一
1.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这里有一张图片,请同学们睁大眼睛找一找,有几种小动物隐藏在图片中。不急,给你们一点时间,仔细看。
刚才我们通过用眼睛看(板书),观察到不同的小动物的颜色、形状、还有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都不同(板书:颜色、形状、大小...)
(3)小组交流点燃的蜡烛有什么特点?
三、阅读拓展
1.学生观看挑西瓜的视频。
2.学生集体交流汇报
四、总结本课
学生汇报收获。
板块一
1.谈话:小朋友在家里喝过茶吗?下面来一场不一样的品茶会。
(1)观察花茶、绿茶、红茶三种茶水。观察其茶叶和茶水的颜色、形状、气味等。
(2)组织学生戴上眼罩品尝其中一杯茶。
(3)组织汇报
(5)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
二、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观察没有点燃的蜡烛,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1)学生集体交流。
(2)分组观察、讨论,并做好记录,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
(3)小组交流没有点燃的蜡烛有什么特点?
2.观察点燃的蜡烛,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1)学生猜想
(2)学生分组观察,并做记录,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备一套:盒子+棒子、草皮、板书
小刀3、胶带2、A4 20、录音、视频
学生器材:盒子16(蒙纸、开口)、放食物
草皮(1+15)
预习设计
板块三
1、喜欢吃西瓜吗,你知道怎样才能挑选到一个甜甜的西瓜呢?(播放挑西瓜的视频)
2.组织交流。
3.总结。
板块四
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教后反思: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学案设计
施教日期: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 用感官观察
6.借助工具观察
共几课时
1
课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观察就是要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利用工具搜集自然事物的信息,主要是观察事物的外部形态
2.了解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季注意事项
3.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观察工具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了解指纹的种类,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和听诊器的使用。
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
学生准备:纸、笔、科学书、科学活动手册
预习设计
学 程 设 计
课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等活动,说出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2.在做品茶活动和与同伴观察蜡烛的活动中,尝试发现并交流事物更多的特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教学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教学资源
学生分组材料:菊花茶、绿茶、红茶少量,玻璃水杯或塑料水杯三只、热水一大杯、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师:其实,皮肤不仅能感受不同材质物体的粗糙程度、软硬,还能感受到冷和热。
(板书:皮肤 摸 粗糙程度、软硬、冷热程度...)
比如,你想知道老师这杯水烫不烫,我们一般不会直接去喝,而是。。用皮肤靠近感受一下,或者直接摸一摸。所以,皮肤不仅可以通过触摸来感受冷热,还可以通过接近某些物体来感受。
三、板块三
其实,有很多小动物的某些感官比人类还要灵敏,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
教师的材料:西瓜或挑西瓜的视频。
预习设计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 整 反 思
一、导入新课
1.品茶活动
(1)学生观察花茶、绿茶、红茶三种茶水。观察其茶叶和茶水的颜色、形状、气味等。
(2)学生戴上眼罩品尝其中一杯茶,说说你品尝的是哪一种茶?
(3)学生汇报,描述和记忆。
(4)探究:捏住鼻子再喝一口,判断是否还是刚才那杯茶。
2.2.学会使用工具 (听)
(1)听诊器的使用
(2)运用工具可以放大心跳声
(3)交流同桌之间怎么合作
3.认识各种观察工具
(1)了解书本上的工具作用
(2)跳出书本,你还知道哪些工具
(3)哪些工具不够好,你想要制作更好的工具。
三、总结本课
学生汇报收获。
板块一
谈话: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有哪些感官?
师:生活中,你都闻到过什么样的气味?
师:除了鼻子,还有其他感官吗?
2.师:你的意思是嘴巴里的小舌头,舌头可以帮助我们来尝味道。(板书:舌头 尝 味道)你品尝过什么样的味道?
3.师:看来大家的经验很丰富,接下来,我们就考验一下你们的小鼻子、小舌头灵不灵。老师这里有 个神秘的盒子,每个盒子中都装有一种食物。你们可以用鼻子闻、舌头尝的方法进行观察,看看能不能辨认出盒子中的食物。
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动物依靠敏锐的感官观察外面的世界,更好的在大自然中生存。而人类也常常利用这些感官,来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比如缉毒、查爆等等。感官的世界很有意思,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下课!
教后反思: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学案设计
施教日期: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
5.感官总动员
共几课时
1
板块二
1.自主学习,观察没有点燃的蜡烛,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1)谈话:这位新朋友是谁呢?(出示蜡烛)认识吗?
下面我们动用多种感官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2)组织学生观察没有点燃的蜡烛,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及时记录,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
(3)组织交流:说说看,你们动用了哪些感官,发现没有点燃的蜡烛有什么特点?
(1)播放心跳声,让孩子们猜猜是什么声音,出自那里
(2)听听同桌的心跳声
(3)播放医生使用听诊器的画面,并提问,听诊器的作用
(4)引导孩子使用听诊器听同桌心跳
(5)交流耳朵和借用听诊器听心跳的区别。
(6)交流同桌之间怎么合作。
3.认识各种观察工具
(1)出示图片结合书本,分别展示 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后视镜、显微镜、盲杖、助听器,并让学生说说,这些工具的作用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看来耳朵和眼睛一样,都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外面的世界。在科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器官,叫做感觉器官,简称感官,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认识感官(板书:认识感官)
二、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皮肤感受
1.师:想一想,除了眼睛、耳朵,还有哪些感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
师:鼻子可以怎样帮助我们观察?
师:注意,鼻子可以帮助我们闻物体散发到空气中的气味。(板书:鼻子 闻 气味)
(4)探究:捏住鼻子再喝一口,判断是否还是刚才那杯茶。
(5)讨论:为什么捏住鼻子喝茶和不捏鼻子喝茶不一样?
(6)小结:吃东西时,舌头和鼻子总是一起工作。
2.谈话:小朋友,刚才我们在品茶活动中动用了哪些感官?除了这些,我们还有哪些感官?(师适时板书)
下面,我们把所有的感官都动用起来,来一个感官总动员,全面认识一位新朋友。(板书课题)
导 航 策 略
调 整 反 思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了解科学是什么。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通过眼睛和借助一些工具,发现自己手指头的纹路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分类。
(3)学会使用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
(4)知道两种工具的使用注意点,比如,放大镜不能对准太阳?
(5)记录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 整 反 思
一、导入新课
1.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2.学生汇报。
1.学生仔细倾听。
2.学生汇报
3.小组编故事
4.学生讲故事
二、用其他感官观察物体并描述
(生:鼻子)
生1:香味、臭味
生2:酸味(师:你在哪里闻到酸味?哦,是橘子一拨开,散发到空气里的气味)
生:嘴巴
生:酸甜苦辣咸....
2.用耳朵听
师:刚才通过眼睛观察了树林中的小动物,树林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认真聆听。
刚才是谁帮助我们听到这么多有趣的声音的?(生:耳朵)
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板书:耳朵 听 声音)
师:看来你们的小耳朵都很灵,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这一次,加大一些难度,请你边听,边想象声音所描绘的画面,把这些画面串联起来,编成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树林里可能发生了什么。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学案设计
施教日期: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
4.认识感官
共几课时
1
课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认识感觉器官
2.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器官很灵敏。
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4)小结
2. 观察点燃的蜡烛,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1)谈话:如果老师把这支蜡烛点燃,会有什么特点呢?
(2)老师帮学生点燃蜡烛,学生分组观察,及时记录,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