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区域地理复习荒漠化的治理练习
一、单选题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
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沙丘1-2米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
C.坡中>坡脚>坡顶D.坡脚>坡中>坡顶
3.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6.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
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B.偏南风
C.偏西风D.偏北风
8.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B.植被多
C.坡度缓D.降水多
9.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如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肚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该沙丘位于中国西北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1.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B.种草C.裁灌木D.自然演化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
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
光伏产业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13.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最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14.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15.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自然地理环境东西差异显著,东部多阴雨,植被覆盖率较高;西部多晴天,降水相对较少,局部地区形成了稀树草原环境。
地表土地沙化严重,土地沙化严重影响着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交通和经济的发展。
下图为海南岛西部沿岸土地沙化分布示意图。
(1)说明海南岛西部沿岸地表沙物质的主要来源。
(2)分析海南岛西部沿岸土地沙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3)针对海南岛西部沿岸土地沙化问题,请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莱州湾沿岸浅层地下卤水(高盐分地下水)资源丰富,盐碱地多(图甲)。
山东省寿光市近年利用滨海盐碱荒地种植盐生植物海篷子,并尝试对海篷子进行产业化项目开发(图乙)。
(1)简析莱州湾沿岸盐碱地形成的自然原因。
(2)比较该盐碱地春、夏季含盐量高低并说明理由。
(3)海篷子等盐生植物的种植能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试分析原因。
(4)简述该地海篷子产业开发模式的优点。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土沟位于甘肃敦煌阳关镇西南,其上游沟道均发育于阿尔金山北麓,流域相对高差达4349m。
以往当地一年中发生十几次洪水泥石流,全年1/3的时间刮着风沙,严重影响阳关地区生产生活。
从2001年起,当地开始在西土沟流域实施“沙漠都江堰”工程。
该工程集洪水利用—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循环经济于一体。
其最为核心的治沙原
理是粘土固沙法,即利用洪水带来的泥浆与沙漠中的盐分凝固在一起,在沙子表面形成厚实坚硬的泥壳。
利用这种泥壳固定沙丘,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并对沙漠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下图1为西土沟流域和附近水系及其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
下图2为西土沟流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图。
(1)试分析西土沟每年夏季都会发生泥石流的原因。
(2)说明“沙漠都江堰”工程是如何实现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泥浆和盐壳形成的坚硬泥壳为什么能起到固定沙丘。
参考答案
1.A2.D3.B4.C5.A6.B7.C8.B9.C10.C11.D12.A13.C14.C15.D 16.(1)地质时期地层中埋藏的古残留沙;河流从中上游挟带来的泥沙;近岸海水上涌潮带来的泥沙;地表岩石风化成沙。
(2)毁林开荒(砍伐海防林);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开采矿产。
(3)加快沿海防护林建设恢复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功能;加大交通线两侧植树造林的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实施退耕还林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经济果林;加强对矿区覆土复耕和植树的监督,保护矿区生态环。
(答出三点即可)
17.(1)滨海地带,海水入侵及浸渍土壤;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卤水分布,地下水含盐度高;蒸发旺盛,盐分随地下水上升,并在地表积累。
(任答3点)(2)春季高,夏季低。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蒸发强烈,盐分聚积;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可溶性盐被淋洗带走,盐分降低。
(3)盐生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盐分,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盐碱地的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分蒸发,减少盐分在地表积累;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根系生长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微生物量。
(4)不占用田地、少消耗淡水(利用盐碱地和海水生产),原料成本低;产品多元化,经济效益高;带动加工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资源重复利用,废弃物排放少,环境负担小。
18.(1)①夏季,山地降水及周围高山冰川积雪融化,带来充沛的水源;②当地有多条河流汇集,集水面积大;③流域内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④流域内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沙化严重,一遇暴雨,洪水携带着大量泥沙奔泻而下,形成泥石流。
(2)①该工程将洪水拦蓄、分流到沙漠,减轻洪水泥石流对阳关镇的影响;②分流后饱含泥浆的洪水能在沙漠形成泥壳,固定沙丘,利于防沙治沙。
③分流后的洪水渗入沙漠地下含水层,增加沙漠地下水量;④经砂层过滤后的洪水,在下游低洼区溢出出,成为清洁可利用的水源;⑤充足干净的水源利于当地进行生态修复和发展循环经济。
(任答4点)
(3)①泥壳覆盖了下面的流沙,限制和减缓了流沙的移动;②泥壳能降低了沙漠地下水的蒸发,提高了地下水的水位,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③泥壳为沙生植物提供了附着物,减少了大风对固沙植物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