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工程化学第三章 (一) 电化学基础
大学工程化学第三章 (一) 电化学基础
E E () E (-) E (H / H2 ) E (Zn2/Zn) 0.762
E (H / H2) 0
E (Zn2/Zn) -0.762
19
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一、能斯特方程 a氧化态+ ne- ⇌ b还原态
电对中离子 在某一浓度 的电极电势
摩尔气 体常数
纯固体或纯液体物质不写入 例 Zn2+ + 2e- ⇌ Zn
21
气体物质用分压(Pa)表示并除以 pӨ(105Pa) 溶液中的物质用浓度(molL-1)表示并除以cӨ(1molL-1)
例
Cl2(g) + 2e- ⇌ 2Cl-
例: 写出下面半反应的Nernst方程式 MnO4- + 8H+ + 5e ⇌ Mn2+ + 4H2O
其组成为:是将惰性导电 材料放在一种溶液中,这 种溶液含有同一元素不同 氧化数的两种离子。
•10
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以原电池符号表示 (原电池的图式)
2Fe2+(1.0mol·L-1) + Cl2(101325Pa) 2Fe3+(0.1mol·L-1) + 2Cl- (2.0mol·L-1)
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1
学习本章的目的及要求
熟悉原电池及电极电势,一次电池及二次电池。 掌握Nernst方程式、电极电势的应用、电解原理、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知道燃料电池、绿色电池和电化学腐蚀、金属防腐技术。 了解工业上电解食盐水及电化学技术。
2
第一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一、原电池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3
(1) 原电池的半反应式 55 负极 (电子流出): Zn(s) - 2e ⇌ Zn2+(aq) 氧化反应 正极 (电子流入):Cu2+(aq) + 2e ⇌ Cu(s) 还原反应 电池总反应 Zn(s) + Cu2+(aq) ⇌ Cu(s) + Zn2+(aq)
氧化型 + ne ⇌ 还原型
7
书写原电池符号的规则:
(1)标准氢电极
将铂片表面镀上一层多孔铂黑,放入H+浓度为标准浓度( 1mol·L-1)的酸溶液中(如HCl),不断通入压力为100kPa的氢气 流,使铂电极上吸附的氢气达到饱和。
电极反应: 2H+(1mol·L-1) + 2e- ⇌ H2(100kPa) EӨ(H+/H2) = 0.000V
H2←
K2Cr 2O7溶液能氧化Br -、I-,而 不能氧化Cl-; Fe2(SO4)3溶液只能氧化I-成I2, 而不能氧化Br -、Cl应选用Fe2(SO4)3作氧化剂。
•33
(四)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E
Eθ
0.0592 n
lg
c(氧化态)a c(还原态)b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可用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来衡量。
2Fe2++Cu2+
Cu-2eFe3++e-
Cu2+ Fe2+
Eθ=0.337V Eθ=0.770V
电对Fe3+/Fe2+,作电池的正极; 电对Cu2+/Cu,作电池的负极。
Eθ=Eθ(+)-Eθ (-) =0.770-0.337>0, 反应向右自发进行。
所以三氯化铁溶液可以溶解铜板。
•30
(三)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电极符号
极。
Zn (s) ∣ Zn2+ (aq)
气体-离子电极 这
类电极的构成需要 电极反应
一个固体导电体, 且它对所接触的气
2H+ (aq)+ 2e- → H2(g)
体和 溶液都不起作 电极符号
用,但能催化气体 Pt ∣ H2(g) ∣ H+ (aq) 电极反应的进行,
如石墨、Pt。
•10
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
4
(二)工作状态的化学电池同时发生三个过程
两个电极表面分别发生氧化 反应( 负极)和还原反应(正极) 电子流过外电路 离子流过电解质溶液
也就是说:原电池放电是由于发 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u2+ (aq)+Zn(s) Zn2+(aq)+Cu(s)
和Zn置换Cu2+的化学反应是一样的 。
•5
(三) 原电池的半反应式和图式
-0.763 < 0.144 < 0.154
还原能力:Zn > H2S > SnCl2
•32
例 现有含Cl-、Br-、I-三种离子的混合溶液,欲使I-氧化为I2 ,而不使Cl-、Br-氧化,在常用的氧化剂KMnO4、K2Cr2O7 和Fe2(SO4)3中选用哪一种能合乎要求?
解:
KMnO4溶液能将I-、Br -、Cl氧化成I2、Br2、Cl2;
E < 0 ,即E(+) < E(-) 反应非自发进行。 对于标准态下的反应:
Eθ > 0 ,即Eθ (+) > Eθ (-)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Eθ < 0 ,即Eθ (+) < Eθ (-) 反应非自发进行。
•27
•29
例:试解释在标准状态下,三氯化铁溶液为什么可以溶解铜板?
解: 2Fe3++Cu
E(Ag+/ Ag)= EӨ(Ag+/ Ag)+0.0592lgc(Ag+) =0.7396+0.0592 lg0.001=0.7396-0.1776 =0.5620(V)
E=E(+)-E(-)=0.6516-0.5620=0.0896(V)
•26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 △G<0 由W=QE,Q=nF得W=nFE 60 △G=-W则 △G= –nFE 故: E > 0 ,即E(+) > E(-)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其组成为:将金属表面涂
电极反应
以该金属的难溶物(或氧
AgCl(s)+ e-→ Ag(s)+ Cl- (aq) 化物),然后将它浸在与
电极符号
该盐具有相同阴离子的溶
Ag-AgCl ( s ) ∣ Cl- (aq)
液中。
氧化还原电极
电极反应 Fe 3+ (aq)+ e-→ Fe 2+ (aq) 电极符号 Pt∣Fe 3+ (aq, c1), Fe 2+ (aq, c2)
标准电极电势 数值EӨ越小, 其还原型的还 原性越强,氧 化型的氧化性 越弱,反之亦 然。
d-x
•30
电对 EӨ/V
MnO4-/Mn2+
Cl2/Cl-
Fe3+/Fe2+
1.51
> 1.3583 > 0.771
氧化能力:KMnO4 > Cl2 > FeCl3
电对 E Ө/V
Zn2+/Zn
S/H2S
Sn4+/Sn2+
rGӨm = -2.303RTlgKӨ(由范特霍夫方程式推导得出)
D-X
H2(100kpa) →
•16
(2) 标准电极电势的确定 待测电极处于标准态
物质皆为纯净物 有关物质的浓度为1mol·L-1 涉及到的气体分压为100kPa 所得电极电势即为标准电极电势。
•17
例如:测锌的标准电极电势
(一)Zn | Zn2 (1.0mol L1) || H (1.0mol L1) | H2 (100kPa) | Pt()
不参与电极反应)作电极,如Pt、石墨; ⑤ 参与电极反应的其他物质也应写入电极符号中。
(三)电极
任何一个氧化还原电对,原则上都可以组成电极。
电极
金属导体,如 Cu、Zn 惰性导体,如 Pt、石墨棒
(四)电极类型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电极反应
是金属置于含有 同一金属离子的 盐 溶液中所构成 的电
Zn2+ +2e-→ Zn
解 :由所给的原电池符号可知: 正极:Fe3++e-→Fe2+ 还原反应 负极:Ag -e- →Ag+ 氧化反应 由已知条件得EӨ(Fe3+/ Fe2+ )= 0.770V, EӨ(Ag+/ Ag) = 0.7396V
E(Fe3+/ Fe2+ )= EӨ(Fe3+/ Fe2+ )+0.0592lgc(Fe3+)/c(Fe2+ ) =0.770+0.0592×lg0.02/2.0=0.770-0.1184 =0.6516(V)
热力学 温度
E
Eθ
RT nF
ln
c(氧化态)a c(还原态)b
氧化型还原型一 侧各物种相对浓
度幂的乘积
电极的标准 电极电势
电极反应中转 移的电子数
法拉第常 数
T=298.15K时
E
Eθ
0.0592 n
lg
c(氧化态)a c(还原态)b
•19
电极反应中电对以外物质也应写入,但溶剂不写入;氧化 态和还原态包括参加电极反应的所有物质 例 Cr2O72- + 6e- +14 H+ ⇌ 2Cr3+ + 7H2O
解: 首先将反应分解成正极反应和负极反应: 正极: Cl2(g) + 2e ⇌ 2Cl-(aq) (还原反应) 负极:Fe2+(aq) – e ⇌ Fe3+(aq) (氧化反应)
(-) Pt | Fe2+(1.0mol·L-1),Fe3+(0.1mol·L-1) ‖ Cl-(2.0mol·L-1)|Cl2(101325Pa) | Pt (+)